灶王爺姓甚名誰?知道的請舉手

文 | 張繼平

過去,年味兒是在今天突然濃烈起來的。

臘月二十三,濟南俗稱“小年兒”。俗信認為,這一天各家的“一家之主”灶王爺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彙報這家人一年中的善惡情況。這天傍晚,人們要將廚房的灶台、廚具等都收拾得乾乾淨淨,把在鍋台上龕台裏貼了一年的灶王像“請”下來,放在桌案正中,擺上香爐和供品,供品裏當然少不了麥芽做的糖瓜。旁邊還要放一匹用秫秸扎制的“馬”,“馬”前備一碟“草料”,以備灶王啓程時騎乘。這時,家中所有男性依次跪拜,祈禱灶王能“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祭拜完後,遂將灶王像、“馬”及草料一起焚化,整個辭灶儀式即結束。

灶王爺姓甚名誰?知道的請舉手

灶王爺,大家都知道,可灶王爺姓甚名誰,估計知道的人就不會很多了。過去,濟南有首民謠唱道:“灶王爺,本姓張,騎着馬,挎着筐,秫秸草料備停當,恭送你老迴天上。人間好事要多説,三十下界降吉祥。”在國內其他地方也都有類似的歌謠,開頭也基本上都是這句“灶王爺,本姓張”。那麼,灶神姓張,有它的傳説依據嗎?有!1200年前唐代濟南籍文學家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十四・諾皋記上,曰“姓張名單,字子郭。夫人字卿忌,有六女,皆名察(一作祭)洽。常以月晦日上天白人罪狀,大者奪紀,紀三百日,小者奪算,算一百日。故為天帝督使。”民間傳説即由此鋪張開來,並賦予了張單濃郁的世俗氣味。據傳,張單本是個窮困潦倒的單身漢,後來娶妻丁香,丁香孝順公婆,家境漸富。後來張單外出經商發了財,移情別戀妓女海棠,回家休了丁香。海棠好吃懶做,失火燒光了家產,丟下張單改嫁了(一説被燒死了)。張單隻好流浪乞討。臘月廿三這天,他到丁香家討飯,被認出後羞愧難當,一頭鑽進火焰熊熊的灶中焚化成煙,穿囱而走。玉皇大帝憐其與自己是本家(都姓張,亦見《酉陽雜俎》“諾皋記上”:“天翁姓張名堅,字刺渴。”),又見他尚有羞愧之心,所以封他做了灶王,下派到家家户户當上了“紀檢幹部”。

灶王爺姓甚名誰?知道的請舉手

濟南有“女不祭灶,男不拜月”一説。所以,辭灶儀式家中女性都應迴避。據傳這是因為婦女平時做飯時難免有灑落散失糧物之事,灶王臨行前看到她們會想起這些事,向玉皇大帝彙報後會降災給她們。這一習俗起源也很早,宋代范成大有一首《祭灶詞》對當時民間祭灶作了極其生動的描寫:“古傳臘月二十四(我國南方地區多在二十四日辭灶),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其中,“男兒酌獻女兒避”,説的就是“女不祭灶”這種習俗。

辭灶時的供品一般用糖瓜和黏黏糕(年糕),最初之意是讓灶王的嘴巴甜甜的,在玉皇面前多説好話。後來,有人將糖瓜烤化,抹在灶王像的嘴上,謂之“塗神口”,把灶王嘴粘住,不讓它説壞話。殊不知,這一來灶王想説好話也張不開嘴了。再後來,糖瓜和年糕成了孩子們的節令食品,所以至今憶起來,過去的年味裏總是充滿了甜蜜蜜的味道。

(來源:別説學堂)

壹點號山東創作中心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94 字。

轉載請註明: 灶王爺姓甚名誰?知道的請舉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