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越是下大力氣,往往越會事與願違。有些東西不能過早地逼孩子學,灌輸過多不但沒有起到開發智能的作用,反而可能會扼殺娃的天賦。
從“倒背如流”到“一背就哭”,媽媽把“神童”生生逼成平庸娃貝貝不到3歲的時候,有一天媽媽突然聽到貝貝一邊搭積木,一邊嘴裏碎碎念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媽媽大為驚訝,要知道,自己平時工作忙,可從來沒有教過孩子三字經啊!而且貝貝還沒有上幼兒園,就能背下來挺長一大段,這是從哪兒學的呢?
媽媽問貝貝,貝貝説跟會説話的玩具熊學的。
媽媽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欣喜,心想“我不會生了個神童吧?”
從那以後,媽媽每天都教貝貝背唐詩宋詞,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很快都被提上了課程表,硬性要求,每天必須背會2首詩,背不會不準玩。
一開始貝貝還比較配合,沒到兩個月,只要媽媽説“過來背詩”貝貝就開始大哭,到後來還發脾氣,把之前倒背如流的三字經也全忘光了。
媽媽只好放棄了對貝貝這個特長的培養。她很疑惑,為什麼孩子明明有“神童”的天資,最後卻成了平平庸庸的娃呢?
媽媽諮詢了身為幼兒園老師的閨蜜,閨蜜説:“你這純粹是拔苗助長!孩子一開始接觸國學,是出於興趣,在玩中學,你現在每天把這麼重的負擔強加在娃身上,形成了‘超限效應’壓迫,娃就漸漸從喜歡變成排斥了。”
心理學理論:父母觸犯“超限效應”=扼殺孩子天賦美國著名幽默作家馬克·吐温,有一次到教堂裏參加募捐。
活動開始前,牧師先發表演講。剛開始,他覺得牧師出口成章,很有感染力,決定多捐點錢。
過了10分鐘,牧師不停地重複差不多的內容,馬克·吐温開始不耐煩了,決定只捐點零錢,意思一下趕緊走。
又過了10分鐘,牧師仍然在滔滔不絕,馬克·吐温決定一分錢也不捐了。
又10分鐘過去,牧師終於收住了絮絮叨叨的長篇大論,募捐活動才正式開始,馬克·吐温很生氣,不僅沒捐一分錢,還從盤子裏拿走了兩枚硬幣。
這個故事在心理學上很有名,這種現象被稱為“超限效應”,就是指在過多、過強的刺激下,或過長時間作用下,人會對原本不反感的事情產生逆反心理。
就是不注意把握分寸火候,把事情做過了頭,引起對方不適,加重對方厭煩。
對任何人都一樣,尤其是在孩子身上表現最明顯。
比如孩子本來挺喜歡彈琴,父母覺得娃有藝術細胞,就逼孩子每天練琴2個小時,孩子最後寧可用刀子劃破手指也不練,最後父母只得放棄。
郎朗談到自己的童年時説,我小時候就是被我爸逼着天天練琴,那種嚴苛我永遠也忘不了,雖然我現在成了鋼琴家,但我得向大家説明,我的這種成功模式很難複製,沒有幾個孩子能堅持下來,大家輕易不要嘗試。
除了學特長,英語、數學、語文、閲讀、繪畫,包括體育運動,都是如此,不可用力過猛,否則會把孩子好不容易露出的天分苗頭,扼殺在搖籃裏。
玩即是學,學即是玩,孩子最初的成長方式,是最理想的狀態《圓桌派》中竇文濤説,對孩子過於苛刻,如果將來孩子成功了,他會感激父母,但如果將來孩子不成功,他會一輩子怨恨父母。
于丹談到自己的童年説過,父親從不強迫她學習,比如今天背詩,不想背,一溜煙跑了,跑了也就跑了,下次再説,從來沒有追回來必須背的情況,反而是父親自己喜歡研究古典文學,引發于丹的興趣,這興趣陪伴了她整個人生。
回溯孩子嬰兒時期的成長方式,就是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玩和學合為一體,循序漸進,這才是人成長的最理想狀態。
如果你愛孩子,請讓他自己開發潛能,不必逼迫,不必強求,給他營養豐盛的土壤,他會自己開出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