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記者 喬文姝 余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8日聲稱,這次峯會反映了美國與太平洋島國之間“深刻而持久”的夥伴關係。然而事實上,美國大張旗鼓操辦的這次峯會,反而暴露了美國與一些國家之間的矛盾。
新西蘭Stuff網站29日報道説,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帕努埃洛告訴記者,美國為峯會準備的“願景聲明”本週遇到麻煩,一個原因是美國國務院要求刪除有關華盛頓處理馬紹爾羣島核遺留問題的措辭。路透社獲悉的一份未簽署的聲明草案稱,美國仍然致力於解決馬紹爾羣島的環境和健康問題,但沒有特別提到美國20世紀40年代至50年代在那裏進行核試驗遺留問題。
華東師範大學亞太研究中心教授陳弘29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二戰結束之後,美國將南太地區當作核試驗場,在馬紹爾羣島就進行了67次核爆,從美國內華達州沙漠運來的核廢料直接填埋在南太島國,導致相關國家民眾的白血病、癌症發病率很高。
“美國之音”稱,本月早些時候,馬紹爾羣島暫停了與美方就延長兩國戰略伙伴關係的談判,該國抗議説,美國未能解決其在該地區進行核試驗所造成的經濟、環境和健康問題。美國和平研究所東南亞事務高級專家布萊恩·哈丁稱,核遺留問題重要且棘手。
美國“政治新聞網”報道稱,拜登政府的官員28日否認和馬紹爾羣島的矛盾,稱該國暫停與美方談判的報道是“不準確的”。在所羅門羣島拒絕簽署聯合聲明的外交照會泄露後,美國官員也迅速表示,已與各國達成一致。也許拜登政府搞定了峯會前出現的摩擦,但馬紹爾羣島和所羅門羣島的態度給美國加深在該地區影響力的努力蒙上陰影。《華盛頓郵報》説,上週在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發言時,所羅門羣島總理索加瓦雷表示,該國因為與中國的正常關係遭到“不公平的攻擊”和“詆譭”。
陳弘2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從歷史上來看,太平洋島國確實和西方國家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但問題是近年來,它們越來越感覺到美西方在打着援助的幌子,干涉甚至想控制這些國家的內政。現在,通過這次峯會,美國又想將遏制中國的戰略枷鎖套在太平洋島國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