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研究到應用:中國已全面開建國家地震預警工程
中新社北京10月13日電 (記者 孫自法)10月13日是聯合國設立的國際減災日。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在今年國際減災日到來之際,組織地震專家科普解讀可有效服務減災的地震預警技術時透露,歷經從研究到應用的發展,中國在技術研發和系統試驗上已形成並打通了地震預警全鏈條,具備全面鋪開的軟硬件條件,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已全面開展建設。
爭分奪秒與破壞性地震波“賽跑”
中國地震局廈門海洋地震研究所金星研究員、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馬強研究員介紹説,地震預警是在地震發生後,依託地震監測等基礎設施,依靠現代地震學與信息技術,爭分奪秒與破壞性地震波“賽跑”並跑在它的前面將警報信息傳至用户的技術。
當前,用於儘早捕捉地震信號實現地震預警的一張實時地震監測大網正在全國加緊鋪開,位於北京的國家台網處理中心和各省級處理中心正有序建設,地震預警信息發佈終端迅速增多,通過手機、電視、廣播、新媒體等多種方式和渠道的發佈機制正積極推進。
兩位專家表示,中國的地震預警技術系統正逐步投入使用,可以預期,它將在減輕地震災害、服務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形成並打通地震預警全鏈條
金星和馬強指出,在前期研究基礎上,國家科技支撐攻關計劃“地震預警與烈度速報系統的研究與示範應用”2009年12月立項,標誌着中國的地震預警應用進入系統化研究和示範性應用階段。
目前已相繼在首都圈、福建沿海、甘肅蘭州、粵東、川滇交界等地區開展一系列試驗和示範,並進一步試驗測震儀、強震動儀和地震烈度儀等多觀測資源融合預警方案,研發信息發佈平台和信息接收終端,形成並打通了監測站點、數據傳輸、數據處理、信息發佈、信息接收和應急處置的地震預警全鏈條,具備全面鋪開的軟硬件條件。
此外,地震預警信息對重大工程的服務也在有序開展,例如,高速鐵路已建設覆蓋鐵路線路總長度約1.3萬千米的地震監測站點,整體覆蓋率已近40%。
國家地震預警工程全面開建
兩位專家表示,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於2018年正式啓動實施,擬利用5年左右時間在華北、南北地震帶、東南沿海、新疆天山中段及西藏拉薩等重點區建設由基準站、基本站和一般站構成,台站間距在10-15千米左右,總枱站數超過1.5萬台的高密度綜合地震觀測網絡,建設台站觀測系統、通信網絡系統、數據處理系統、緊急地震信息服務系統及技術支持與保障系統。根據破壞性大震發生的不同情況,在重點區震後5-10秒,具備原地報警、災害性地震預警、警戒性地震預警和遠震大震預警能力。
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完成後,由地震部門經政府授權發佈預警信息,通過廣播、電視、互聯網、移動通信、專用接收終端等方式向政府部門、社會公眾和專業用户等提供不同類型的地震預警信息服務。按照“邊建設邊服務”的原則,四川、雲南等先行先試省份,部分地區已具備提供地震預警信息服務的能力。2019年至2020年7月,四川省內共發生5級以上地震10次,地震預警系統均實現有效處理。
地震預警需全社會共同參與
金星和馬強認為,在地震預警技術問題逐步得到解決的前提下,其社會屬性越來越突出,減災效果的充分發揮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地震預警作為國家和社會公共安全的重要信息,具有高度的社會敏感性和極短的應急時效性。地震預警信息一旦發佈,留給人們的反應和應對時間只有幾秒到幾十秒,這將使民眾和社會自行轉入應急狀態,如果處理不當,則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他們強調,因此,必須通過建立健全相關的技術標準和法律制度,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權威信息發佈機制,統籌利用廣電媒體、互聯網、應急廣播和專用終端等各種手段提高信息發佈的時效性和覆蓋面,並通過加強科普宣傳和應急演練,積極引導社會和民眾正確應用地震預警信息,建立地震緊急處置體制,掌握科學避險技能,以最大限度發揮減災效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