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推進“四大建設”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發佈2020年度省級新區、產業集聚區綜合評價結果,南太湖新區在此次評價中獲評優秀單位,位列全省第二,取得歷史性突破。
消息傳來,新區上下一片歡騰。這份歡欣鼓舞,離不開全區上下兩年多來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南太湖新區累計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63個、總投資1547.36億元;入選省重大產業項目20個、省重點建設項目17個、大好高項目71個。
“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我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全面啓動之年。着眼長遠、幹好當前,南太湖新區緊緊扭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紮實開展聚力“三服務”、“五戰”開新局、項目大突破活動,聚焦聚力年度75項重點工作,奮戰每一天,攻堅每一項,用年輕、奮進的姿態,開啓共同富裕新徵程。
產業發展根基牢固
萬丈高樓平地起,產業發展是地基。
這是一座年輕的新城,從2019年6月成立到現在僅僅兩年多時間。儘管底子薄,但是成立後,南太湖新區高起點、高標準編制了《南太湖新區發展規劃》和“十四五”規劃,明確在產業發展上堅定不移走差異化、集聚化、特色化競爭的路子,全面構建“3+1+N”綠色產業體系,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生命健康和休閒旅遊“3+1”主導產業,培育壯大綠色金融、現代物流、新材料、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沿着這一路徑,今年上半年,南太湖新區工業經濟取得階段性爆發式增長。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南太湖新區地區生產總值13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5.7%,增速居全市第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9.1億元,位居全市第一,其中工業投資19.4億元,增長105.3%;服務業增加值實現78.1億元,排全市第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5.8%,也穩居全市第一。
南太湖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和省內其他新區相比,南太湖新區的體量優勢並不大,同時也面臨着資源要素趨緊、發展瓶頸制約、區縣競爭態勢日益激烈等多種不利因素。“唯有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才能實現彎道超車。”
做大經濟總量,項目是前提。近兩年來,南太湖新區牢牢鎖定主導產業進行精準招商,引進了吉利、天能、蜂巢、超越數控、見聞錄等一大批具有支撐引領作用的大項目。
4月13日,南太湖新區管委會與吉利商用車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吉利商用車湖州基地項目正式落户,實現了南太湖新區整車製造的零突破。經發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得益於該區創新運用經濟、法律、金融等手段持續推進工業土地全域治理“1+3”行動,去年,佔地379畝的“恩馳”低效用地被盤活後,立即根據主導產業開展閒置資產定向招商。據悉,通過向低效企業要產出、向低密度廠房要空間、向低端產業淘汰提升要動能,該區已為10個高精尖項目落户新區提供了優質平台,有力實現了產業的“退低進高”。
在做大招引增量的同時,工業企業培大育強專項行動的開展為現有企業創新創造、做優存量提供了強支撐。7月26日,由南太湖新區本土培育的動力電池企業“微宏動力”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上市後,更加充足的資金將為微宏在產能擴充、產品研發以及國際市場開拓等方面提供支持,進一步提升其國際競爭力。
近兩年來,南太湖新區“培大育強庫”的企業已有221家次,分成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綠色工廠、數字化工廠等21個大類進行梯度培育。培育過程中,一方面,通過常態化聯企服務機制,積極為區內企業申請國家有關榮譽和專項資金支持,着力解決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的問題;另一方面,出台《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意見(2.0版)》,並通過畝均效益評價機制、工業土地全域治理提升行動的倒逼,有效激發企業創造性張力。
產城融合生態宜居
既要保護好生態,又要追求經濟發展,保護與開發如何實現雙贏?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下,南太湖新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產、城、人、文、景深度融合、一體開發,成為推動區域高質量趕超發展的重要引擎。
沿着濱湖大道,南太湖旖旎風光盡收眼底,美得沁人心扉。作為湖州市濱湖旅遊城市建設的主陣地和城市形象展示的主窗口,近年來,為推進南太湖在保護中一體開發,該區對濱湖區域統一規劃建設,加強對空間、生態、產業的管控與引導;同時,“濱湖度假首選地”品牌的全面打響,也有效增強區域承載能力和投資吸引力。
濱湖大道往南200米左右,南太湖未來城(長東區塊)的建設現場塔吊林立。23.3平方公里範圍內,318米的“浙北第一高樓”——南太湖CBD項目東區、西區樁基施工全部完成,已進入地下室施工階段;總投資300億元、總建築面積300萬平方米的40幢產業大樓建設正酣。
作為湖州深度融入長三角、全面提升城市綜合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發展平台,南太湖未來城聚焦“金融服務、科創研發、總部經濟和文化創意”等四大新型業態,加大項目招引力度。南太湖綠色金融中心、哈工大機器人產業園項目、國民水上運動中心、金茂星外灘、金柱總部等一批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綠色產業項目相繼落户,總投資達636億元。
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南太湖未來城在開發建設中,強化留白意識。按照“生態修復優先”原則,充分釋放江南漊港漾塘形成的生態紅利,保證50%的藍綠空間,構建“水岸交匯、城景交融”的濱水景觀系統。近日,作為南太湖畔百公里濱水綠道網重要組成部分的長東綠道正式建成。金山湖城市陽台、長兜港和大錢港景觀、水晶漾生態公園、楊瀆中央公園、五彩都市農園等城市生態景觀項目也即將全面開工建設。未來,“推開窗即見世界級生態景觀”將在南太湖畔成為現實。
跳起摸高再啓征程
高質量發展還離不開人才智力支撐。有了科技驅動的加持,“風景地”不再僅是“度假地”,更是“創新地”。今年4月,浙江大學湖州研究院與中節能(湖州)科技城投資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共建浙江大學湖州數字經濟產業園,雙方將在產業孵化、項目引育、園區運營等方面形成深度合作。
新區發揮自身優勢,搶抓大灣區建設發展機遇,通過搭建高能級平台、培優提質平台能級等方式,發揮科研平台產學研用“源頭活水”作用。特別是去年,浙江大學湖州研究院、電子科技大學長三角研究院(湖州)等重量級平台相繼簽約落地湖州科技城,經過悉心培育,目前科技城裏已集聚各類創業創新平台69個,形成了“以科技創新促進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促進人才引育、以人才引育壘實平台建設”的良性閉環式高能級建設發展模式,為人才、產業、科研的融合互助式發展打造沃壤。
目標決定發展的高度。眼下,新區上下正以“跳起來摘桃子”精神幹事創業,全力以赴、熱火朝天地投入到打造“千億級規模、百億級税收”的高能級戰略平台主戰場。
“到‘十四五’末,地區生產總值等6個主要指標實現翻番;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於全市面上3個百分點,在全市佔比提高3個百分點,成為湖州市經濟發展的主平台、主陣地;在230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綜合排名進入前30名。”新區相關負責人如是説。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今天的項目是明天的產出,今天的保護是為了明天更好的可持續發展,這方225平方公里的熱土上,正努力積蓄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並即將以更優異的成績跑出跨越式發展加速度。
(本版圖片由南太湖新區宣傳中心提供)
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