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二手車的各種渠道

    年底了,很多人都要衣錦還鄉,此時怎麼能缺少一部座駕?這是很多人臨逢過年最關心的一個話題。一年過去了,有人風光了一年,有人心酸了一年,還有一部分人平淡了一整年。無論你漂泊異地他鄉,生存也好,夢想也好,背地裏多麼苦逼,面子一定要風光。沒辦法,我們就是一個追求面子的國度,於是乎踏上了選擇一台二手車的奔波之路。


購買二手車的各種渠道

    選擇二手車真的很麻煩,不像新車,選擇好一款車型,無非就是選個配置,挑個顏色而已。而二手車一車一況,車況最重要,需要不停的看車選車,這種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實讓很多人頭疼。耗不起時間和精力。

    選擇二手車無非就是三種場合,一是選擇傳統的市場去車行裏購買,二是選擇這兩年火得不要不要的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各種網絡平台,三是選擇所謂的真正的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個人交易。

    我們來一一解析各種渠道的優點和缺點,給大家一些購買建議,你少走一條彎路,我們就會多一份榮譽,多一份榮譽,我們就會多一份責任,為大家寫更多的乾貨和經驗。

    首先就是二手車市場裏的各種車商,這是最傳統的渠道,也是水坑最深的重災區。如果你單刀赴會,隻身前往的話,結局只有一種,就是橫着進去,豎着出來。當然沒有這麼誇張,畢竟這兩年二手車行業的發展,已經不像前十年的那種如入賊窩的感覺。真正的情況是,你一個人去根本沒人鳥你,因為大家都懂的,買車來的一般都是組團來的,最少兩個人。一個人來的,基本上都是記者,只“採訪”,不購買,只是隨便看看。

    所以購買二手車時,你要找一個關係非常鐵的朋友,對汽車比較懂的,或者做汽修很長時間的朋友一起來。如果你找的是一個二手車行業的朋友,警惕殺熟,因為他們有茶水費,可能會站在車商的角度去完成這筆交易。記得一定要帶着一個懂行的朋友、有經驗的朋友。因為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實力與經驗的PK過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薑還是老的辣,車商所説的每一句話你都的慎重考慮,理性的分析,畢竟多帶一個朋友,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二手車最關鍵的兩點就是車況和價格,只要這兩點你心裏有底了,就算吃虧也不會虧到哪裏,車身骨架、四梁六柱都好檢查,最難的就是發動機艙。一個懂車,搞過維修的朋友能分分鐘教你這車內部有什麼疑點。即使車商把發動機艙洗得乾乾淨淨,來個全身大保健,也是有漏點可查的。朋友會給你很多建設性意見,整個過程就是一個鬥智鬥勇的過程。這一點比不上歐美國家,人家買二手車都不用驗車,直接外觀內飾OK,價格OK,就下訂單了。因為他們國家事故車、水泡車,是不允許流入市場的。

    選擇車商的話,儘量不要選擇路邊沒有店面的攤點,因為如果有糾紛的話,人家可以一夜間人去樓空,而你只能人財兩空在風中凌亂。

    有展廳的商家,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那麼大的生意,不可能因為你的一台10萬的車,賺你1萬塊錢而跑路。

    現在的二手車商家已經不像十年前那樣缺德,他們收車也是不收事故車、泡水車的。再賺錢,也不做沒良心的生意。現在生意不好做,都是靠口碑和信譽積攢起來的,商家也不敢亂來。還有網絡這麼發達,得罪了客户,可能一個抖音就上熱門了,十年生意可能會毀於一旦,就像前段時間的奔馳門事件一樣。

    買二手車儘量選擇大店面,二手車本來就圖一個省心和便宜,兩者必須權衡一下,最主要是省心,貴點都無所謂,但是一定一定不要貪圖便宜,後果很嚴重的。

    第二種選擇就是去平台上購買,因為車源更多,你想選擇的具體車型、具體年份、具體配置,基本上都能找到。為什麼很多人選擇在平台上購買?因為不是每個人身邊都有懂車的人,或者是搞汽修的朋友,沒有這種資源還想入手二手車,只能把希望寄託到平台。平台號稱有250項權威認證,車況一五一十的告知你,還有圖片證明,好像給你吃了一個定心丸,告訴你,平台做保障,這車絕對沒問題。可是事實呢?各大新聞媒體的這種報道也不少,某某某在某某平台購買了某某二手車,結果是泡水車,結果是事故車,結果光維修花了五萬。其實平台承諾的250項權威檢測,只是口頭證明,很多時候不敢給你出具書面的東西,因為後期如果貨不對板是要負法律責任的。如果一旦有糾紛,你會發現什麼叫踢皮球,又是負責人不在,又是需要交到售後部,又是需要移交到總部。反正就是拖死你,讓你一個人杵在那兒,不知道找誰。

    並不是我在黑平台,質量保證是產品的首要地位。質量第一,盈利第二,在平台這裏不合適,只能買不能退。

    再説到盈利,讓我想起了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口號,小夥伴們都驚呆了,其實説這話的人,已經是最大的中間商了。這個世界上我只相信有叫雷鋒的個人,沒有叫雷鋒的企業。

    文字證明是那麼蒼白無力,這裏我們用數字説話。我自己的一台鈴木雨燕車,11款1.3L自動時尚型,當時官方指導價8.48萬,時隔9年,車況一般。我收車價2萬,在平台標價2.5萬。因為肯定會還價,我的底線是2.2萬,賺2000就足夠了,不過分吧!可是平台工作人員一直打電話給我,説有人要看車,其實是同行出價1.9萬到2萬,這生意我肯定沒法做。其實這些都是車販子看車,並不是個人看車,以為我是個人車主。大家知道原因嗎?其實車子收車價大概就是2萬,平台要收買家4%,最低2500的手續費,甚至更高。也就是一台車,我們花大本錢,他們就一個電話,比我賺的還多。如果換作個人買家去平台買車,你會去買嗎?我收車2萬,賺2000,平台要賺2500,下,24500。這車在車行2.2萬拿下,你選擇平台不但質量沒保證,而且價格貴的離譜,這也就是我們車商為什麼在車行標得便宜,在平台標的貴的原因。因為我們要賺夠我們本該賺的錢,而平台在基礎上,再加上手續費,到車主手中,那個貴,真的真是沒法形容。

    平台的車真心不便宜。例如,一台車商收車價10萬的車,車行標價11萬,掛到平台4%,甚至更高的手續費大概4400元,車商一般會在網上標價12萬,貴不貴,只有你懂了才有發言權。二手車平台80%的車都是車商的車,真正懂平台的車主是不會把車賣給平台的。

    第三種選擇就是選擇個人車主,個人交易。本來選二手車,尤其是車況好,非常滿意的車,就夠費時費力了,選擇個人車主讓你分分鐘知道什麼叫更浪費時間。

    我們有過好幾次和個人車主約定好的時間、地點,一般車主都得晚一兩個小時到。

    個人車主賣車價格就是憑自己感覺張口就來,根本不依據市場行情,曾經有要價13萬的車,硬是8萬最終成交。很多時候雙方談好的價格,買方説回去再和老婆商量一下,一商量,沒影了。久而久之車主都煩了,寧願賣給那些開低價的販子省事省心。還有些情況,談好的價格,車主説,我整理下車子,準備好手續,你明天來開車吧。第二天你提着現金,領着老婆,帶着孩子,在約定的地點撥打電話,對方傳來“您撥打的電話已關機”。一家三口在風中凌亂着,垂頭喪氣地回到了家。這種個人對個人,單方毀約的情況太多,因為成本低,不需要負責,可能談好的價格一晚上就變了。乾脆利落、快刀斬亂麻,才是二手車買賣應有的風度。

    個人車主為什麼要賣給個人?不想賣給車販子?因為他們可以張口要價,愛買不買,利潤最大化,而且如果一旦成交的話,後期沒有售後的。你發現的車的各種問題,只能自行處理,沒有一點售後保障。


    所以如何選擇二手車購買渠道?自己權衡利弊,如果你不懂,還想入手,請一定要保持“不差錢”的風格,不要貪圖便宜。因為誰都不想坐在汽車裏哭,坐在自行車上笑。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59 字。

轉載請註明: 購買二手車的各種渠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