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集團董事長翁啓鏡分享他的“創業故事”。張金川攝
中新網漳州3月15日電 (記者 張金川)“我願為來大陸創業的台灣青年提供幫助,讓他們有一個施展才華,實現抱負、成長、成才的空間。”來自澎湖的大有集團董事長翁啓鏡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如是表示。
澎湖人靠海而生,翁啓鏡就從事水產行業,家族的遠洋捕撈船隊時常到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靠泊補給。1991年,他將台灣遠洋捕撈、水產精加工的經驗帶到東山,先後建起四個加工廠。
剛到東山島,翁啓鏡只覺得“這裏風土人情像似澎湖老家”,沒想到竟然會在這裏紮根。至今年,他正好“登陸”滿30年,見證了大陸的快速發展。
“大陸拜關公,台灣也拜關公。”翁啓鏡來到東山,正是機緣巧合,而這份機緣就是關帝文化。
三國時期蜀漢名將關羽戎馬一生,是勇武、忠義的化身,逐漸成為一種民間信仰,香火遍及海峽兩岸。位於東山縣銅陵鎮岵嶁山下的關帝廟,依山臨海,氣派巍然,是台灣眾多關帝廟分靈入台的祖廟。
在東山找到關帝祖廟,翁啓鏡便紮下根來做實業。他説,關帝文化弘揚愛國愛家情懷和忠厚善良的秉性,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民眾安身立命、創業經商之本。
“剛開始很辛苦,前五年都沒有賺錢。”回憶起創業初期困難重重,翁啓鏡頗為感慨。但他深信堅持到底會有好轉之時,因此痛下決心變賣台灣的工廠,再投入東山。
“東山是兩岸融合發展一個很好的起點。”在翁啓鏡看來,歷史上閩南人佔了台灣將近四分之三的人口,其中很大部分就是從東山碼頭過去的;台灣的很多民間信仰,如關帝、媽祖,也是從東山分爐過去的。
東山島與台灣島隔海相望,自古就是大陸與台灣通航通商的重要港口。位於東山銅陵鎮的台輪停泊點,始建於上世紀70年代末,是大陸最早設立的台輪停泊點之一,接待台灣漁民前來避風補給、求醫問藥、探親訪友、旅遊觀光。東山港因台輪停泊而繁榮,逐漸成為福建對台交流的重要口岸,東山的關帝文化也成為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紐帶。
近年來,翁啓鏡致力推動東山和澎湖開通往返兩地的客貨航線,如今兩地的碼頭正在建設中。翁啓鏡期盼東山能早點跟澎湖通航,從澎湖再延伸到台灣本島,這樣兩岸交流就更方便。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大陸明確將完善保障台灣同胞福祉和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促進海峽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對此,翁啓鏡鼓勵台灣青年抓住大陸發展機遇。
他表示,將充分發揮東山與台灣地區及海外聯繫廣泛的優勢,對接澎湖,聯絡台灣各地,把東山“對面嶼”打造成兩岸融合青年創業示範基地。
“歡迎台灣青年到大陸創業,第一站就來東山。”翁啓鏡表示,要創造一個有互動體驗、有情懷美感的空間,使台灣青年喜歡留下來,呆得下來,併成為他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