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深改·專家對話|韋樟清:帶量採購和醫保談判是一套組合拳

報價5萬多元一瓶的藥,經過國家醫保局談判代表張勁妮長達1個半小時的“靈魂砍價”,最終降到了每瓶3萬多元,也讓高值罕見病藥納入我國醫保實現了零的突破。

醫保可用藥少、藥價居高不下,曾是無數患者的心頭之痛。2018年,國家醫療保障局成立之後,多方利益主體訴求交集,中國醫藥衞生體制改革邁向深水區。四年時間,帶量採購和醫保談判已經成為我國藥品集中採購制度的關鍵。

十年深改·專家對話|韋樟清:帶量採購和醫保談判是一套組合拳

↑韋樟清

福建師範大學教授、協和學院國際商學系主任韋樟清曾於2012年同張勁妮等人發表了一篇名為《對醫療保險藥品談判機制的系統性思考》的論文,韋樟清與張勁妮等人在文中表示,建立醫保藥品談判機制,是實現新醫改目標的需要,也是完善基本醫療保險的內在要求,更有助於消除當前的藥價虛高。

如今10年過去,韋樟清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我國藥品採購歷經了五個發展階段,現階段從2018年開始,由國家醫保局主導,集中帶量採購,最大亮點是藥品集中採購受到國家層面的高度關注,且帶量採購和醫保談判是醫保部門打出的一套“組合拳”。“藥品集中採購正在制度化、常態化,可以預見,未來集採將以500個品種為中心,快速擴散,輻射到目前臨牀在用的全部品種,做到應採盡採。”

紅星新聞:回溯過往20餘年,藥品集中採購制度經歷了怎樣的歷史變遷?

韋樟清:主要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2000-2006年,採取地市級採購;2007-2014年,採取省級採購;2014年之後,實施區域聯合採購;2015年之後,推行分類採購;2018年開始,由國家醫保局主導設計採購,這一階段最大亮點是藥品集中採購受到國家層面的高度關注。

推進藥品採購,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導向,力求改革的紅利更好更多惠及廣大人民。可以説,縱觀國家藥品採購的“進化史”,從一個側面再次詮釋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治理理念。

紅星新聞: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深改會審議通過《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方案》,在這個方案中,“帶量採購”是一個最大的亮點,這種模式的優勢是什麼呢?

韋樟清:藥品帶量採購有三大優勢:一是量價相銜接。藥品帶量採購中有確定的商品數量要求,買賣雙方可以針對交易細節開展談判。與不帶量的集中採購相比,這種帶量可以給藥品企業明確的銷售承諾和預期,有利於藥品生產企業安排生產和銷售,控制成本,從而可以給出更優惠的價格,讓患者獲得更多收益;二是減少藥品購銷中的灰色空間。藥品帶量的同時意味着該批量藥品供應企業的確定性,並且確保採購結果落實。這可以克服藥品集中採購在招投標階段缺乏明確用量要求的弊端,防止醫院可以“二次議價”,嚴重使中標結果形同虛設。實施帶量採購則意味着通過招投標可以直接簽署購銷合同,實現招採合一,消除灰色空間,因此意義重大;三是推動藥品採購流程的完善。藥品帶量採購可以消除“二次議價”空間,可以反過來規範評標專家的行為,促進評標過程的規範化。

紅星新聞:除了帶量採購,醫保談判也是醫改重要的一部分。2015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國家衞生計生委等16個部門建立了協調機制,組織開展首批國家藥品價格談判試點工作,為什麼説藥品談判機制是必不可少的呢? 

韋樟清:開展藥品價格談判具有三大意義:一是有助於減輕患者用藥負擔。藥品價格談判最直接的效果就是降低專利藥、獨家生產藥品等藥品的價格,進而直接減輕患者的疾病負擔,增強患者用藥的可及性、可負擔性。二是有助於醫藥產業健康發展。藥品價格談判直接對接着藥品的生產方和需求方,削弱了流通環節的主動權,進一步規範了醫藥流通秩序。通過國家藥品價格談判的藥品可以納入醫保目錄,納入談判的藥品直接進入公立醫院採購目錄,這相當於攻克了進入藥品市場的兩大難關。這樣,藥品生產企業可以有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到藥品的研發上,同時也只有生產出“物廉價美”的藥品,才能在談判中獲勝,從而倒逼藥企注重產品研發,促進醫藥產業的健康發展。三是有助於讓有限的醫保基金髮揮更大的效用。通過藥品價格談判,進一步降低了醫保藥品價格,也就意味着減少了醫保基金的支出,提高醫保基金的使用效率,減輕醫保基金的負擔,讓有限的醫保基金惠及更多的患者。

紅星新聞:國家組織集中帶量採購藥品和國家醫保談判藥品政策之間有着怎樣的聯繫? 

韋樟清:國家組織集中帶量採購藥品和國家醫保談判藥品政策,其目的都是為患者解決用藥貴和用藥難癥結所採取的應對政策。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採購政策主要是對競爭充分的且通過一致性評價藥品超過3家的,採取以量換價的策略,降低藥品價格。醫保談判藥品政策主要是對重大疾病、罕見病患者所需藥品難以買到難以報銷的問題,採取的談判降價納入醫保的准入性談判,重點將臨牀價值高、價格合理、能夠滿足基本醫療需求的藥品納入目錄,最大限度的滿足參保患者的切身權利。

可以説,帶量採購和醫保談判是醫保部門打出的一套“組合拳”,目標是緩解患者用藥難、用藥貴問題,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益,提升患者藥品保障水平,治理藥品價格虛高水分,淨化醫藥行業生態環境,促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因此,近年來,談判專家頻繁“靈魂砍價”,體現了對患者高度負責的精神,也感動了億萬網民。

紅星新聞:從2000年正式制定了第一版《國家藥品目錄》,醫保目錄藥品名單在20多年間的調整有怎樣的特點?

韋樟清:縱觀20多年的醫保目錄藥品名單的調整,呈現出以下四大特點:一是申報範圍更加優化。從一般患者的藥品開始向罕見病患者、兒童等特殊人羣所需的藥品傾斜。二是准入方式更加完善。比如對於非獨家藥品准入時同步確定支付標準,解決了非獨家藥品由於個別企業價格較高導致該通用名藥品無法納入目錄問題。具體做法是先由專家測算確定醫保支付意願,然後企業自主報價,只要有一家企業參與且報價低於醫保支付意願,該通用名就可納入目錄,並以最低報價作為該通用名的支付標準(如最低報價低於醫保支付意願的70%,以醫保支付意願的70%作為支付標準)。三是續約規則更加科學。比如將非獨家藥品(無論協議是否到期),以及已經歷過兩個協議期(4年)但支付標準和支付範圍均無變化的獨家藥品納入常規目錄管理;對今年調整醫保支付範圍但對基金影響預算不大(未超1倍)的藥品也可以簡易續約。四是工作流程更加優化。鑑於專家評審環節的工作日趨成熟,申報藥品數據資料更加全面,將評審環節優化整合為綜合組和專業組專家共同聯合評審。同時,還增加了通過形式審查藥品名單的“公告”環節等內容,使工作流程更加優化。

紅星新聞:近些年涉及癌症、罕見病等重大疾病的藥物納入醫保,有人指出罕見病藥物價格過高,年醫藥費通常幾十萬甚至數百萬,而醫保的“蛋糕”有限,這是否有損公平?

韋樟清:我認為,醫保基金建立的初衷就是為了實現“一人為眾,眾為一人”互助共濟功能,也就是通過聚集大家的錢去減輕少數患者的醫療負擔,讓他們更好的渡過難關。隨着醫保制度建設日趨完善,應該讓醫保基金惠及更多的羣體,將罕見病藥品納入醫保目錄就是對醫保初衷的最好詮釋,也是醫保堅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最好詮釋。

紅星新聞:“天價藥”諾西那生納從70萬一針“靈魂砍價”至3萬多,説明我國集採製度正在發揮着怎樣的作用?

韋樟清: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是按照“國家組織、聯盟採購、平台操作”的總體思路,以聯盟地區公立醫院為集中採購主體,採取“帶量採購、量價掛鈎、以量換價”的方式,與藥品生產企業進行談判,達到降低藥品價格的藥品採購模式,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用藥的可及性。

近年來,我國每一次公佈集採藥品中標價格,都引發高度關注。這一方面是因為藥品價格降幅之大,出人意料,許多“天價藥”成為平價藥,能夠實實在在惠及廣大患者。而另一方面是一些“救命藥”通過談判,得以進入醫保藥品目錄,能夠讓急需患者看到生的希望。

紅星新聞記者:目前我國已經開展7批次藥品集中採購,正在推動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開展,我國藥品集中採購制度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

韋樟清:我們可以從2021年以來國務院辦公廳相繼印發的《關於推動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開展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的通知》《關於深入推廣福建省三明市經驗 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重磅文件中足以看出,這些文件不僅將藥品集中採購制度化、常態化,而且要求到2025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和省級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品種達500個以上。可以預見,未來集採將以500個品種為中心,快速擴散,輻射到目前臨牀在用的全部品種,做到應採盡採。

紅星新聞記者 羅丹妮

實習編輯 朱潔英

十年深改·專家對話|韋樟清:帶量採購和醫保談判是一套組合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56 字。

轉載請註明: 十年深改·專家對話|韋樟清:帶量採購和醫保談判是一套組合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