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報聲觸發的“職業病”——走進中國地震台網中心

警報聲觸發的“職業病”

——走進中國地震台網中心

電腦屏幕上,起伏的波形圖驟然出現,幾乎同時,警報聲響了。

地震了!

正在檢查系統的杜廣寶凝了凝神,根據經驗在心裏快速判斷着:P波和S波的距離差不大,這個地震離我們較近;波動幅度大,這個地震不小。

他們需要立刻做出處置。

此時是2月13日大年初二深夜。作為中國地震台網中心(以下簡稱台網中心)預警速報部副主任,杜廣寶正在值班。

地震信息播報機器人已經開始工作,迅速發出了消息:“中國地震台網自動測定:02月13日22時07分在日本本州東岸近海附近(北緯37.65度,東經141.97度)發生7.2級左右地震。”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是我國防震減災事業的重要樞紐,彙集地震監測、地震預報、速報預警、公共服務等各項重要業務。已建成的速報預警平台能夠實時接收全國和全球多個台站的共享數據,實現全國2分鐘內、全球10分鐘內有影響地震的自動速報。

如今,國內自動速報的平均位置偏差已經由20千米減小到目前的10千米,平均震級偏差0.2級。國外地震速報能力不斷提升,震級下限由原來的6.0級下降到5.0級,速報數量增長了超過2倍。

杜廣寶值班的地方叫綜合業務大廳,位於台網中心的地下三層。

一年365天,台網中心都有至少10名值班人員全天24小時在崗。

如果是平時,即使輪完一個24小時的班,第二天也沒有調休,工作人員仍要正常上班。

杜廣寶在地震台網中心已經工作了11年。

今年春節,他值了3個24小時的班——分別是臘月二十九、大年初二和大年初五。

值班員的休息室和綜合業務大廳就隔一堵牆。入夜了,如果暫時沒事,就能去那囫圇睡一覺。

休息室裏放着牀、桌子、除濕機、加濕器和空氣淨化器。這裏是地下,夏天得除濕,冬天要加濕。

就算忽略可能響起的警報聲,你依然能聽到新風系統盡職盡責工作的嗡嗡聲。桌上的電腦,也得是開着的。

如果被納入地震預警速報系統的台站監測到了地震,那急促的、一聲追着一聲的警報,就會迅速敲打着值班員的耳膜,將他們拉回到完全清醒的狀態。

值班時是睡不好覺的。有時候,一旦醒了,就很難重新入睡。杜廣寶説,前幾年做過一個小調查,在他們這個工作崗位上,六七成的員工都有神經衰弱。

他們對跟警報聲類似的聲音會更為敏感。即使在家休息,如果電視上或者誰的手機上出現這種警報聲,杜廣寶就能立刻彈起來。

日本這場地震發生後,杜廣寶在電腦上調出地震的波形,和另一名值班員一道,快速進行地震分析和研判,精準確定其位置、震級和烈度。

15分鐘後,中國地震台網速報微博發出了正式測定消息,這是人工複核、校準後的發佈:02月13日22時07分在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北緯37.70度,東經141.80度)發生7.1級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

同時啓動的還有一系列應急程序。比如專家會商。根據要求,震後30分鐘要形成快速判定意見,震後3小時內要形成會商意見。

大家都在各自崗位上忙碌起來。

杜廣寶和台網中心的同事們,被稱作公眾安全的“守夜人”。

已經當了20多年“守夜人”的綜合業務處處長李傑飛,對這一崗位,也有更深的感悟。

多年前他剛參加工作時,台網中心還只能針對全國五級以上的地震做速報。那時,地震台站建得不夠多,監測能力也還不夠強。

現在,覆蓋全國範圍的上千個測震台站已織成一張緊密的網。

和許多年前相比,很多東西都變了:速報變快了,人工干預也變少了。智能化是台網中心信息化建設的關鍵詞之一。但在現階段,這樣一套龐大而聰明的系統,仍然離不開人。

“人民至上,使命至上,這個是不會變的。”李傑飛説。

責任感,仍然壓在台網中心所有人肩頭。這裏,依然需要有人24小時值守崗位,隨時響應;依然需要有人在公眾看不到也想不到的地方,默默完成手頭的工作。

大年初三的凌晨,日本地震的後續地震警報響了三次。

杜廣寶在一次次翻身下牀中,迎來了又一個假期的清晨。

本報記者 張蓋倫 李 豔

【編輯:房家梁】

<script>window.FWBATH=1;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97 字。

轉載請註明: 警報聲觸發的“職業病”——走進中國地震台網中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