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
背下來,受用一生...
唐代著名詩人施肩吾在《西山羣仙會真記》中寫到: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短短几句,寫盡人生道理。
包容、謙虛、平和、潛心、鎮定,這五種心態,正是一種心清眼明的處世之態。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俗話説:“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寬容是接納他人三觀的胸懷,是包容他人錯誤的氣度,是審視自己的膽量。
人生而不同,當人與人之間,因差異而矛盾衝突時,能夠求同存異,就是一個人心有容量的體現。
唐太宗李世民與臣子魏徵常常在朝堂之上為政事爭得面紅耳赤。
有次唐太宗爭輸了,十分生氣,但礙於自己“虛心納諫”的明君形象,還是忍住了沒發脾氣。
下朝之後,唐太宗向長孫皇后訴苦説:“我遲早殺了這個妄言之徒!”
出人意料的是,長孫皇后並未立刻出言勸阻,而是回到卧室,穿上華服後向唐太宗行跪拜之禮。
唐太宗驚詫不已,忙問為何,長孫皇后回答:“我聽説君主賢明,臣子才會正直,魏徵這麼正直,正是由於陛下賢明啊!”
李世民恍然大悟,轉怒為喜,重賞了魏徵。
李世民沒有因為君臣之間意見的不合,對魏徵予以否定甚至懲罰,而是能聽進他人的意見,反思自己的行為,這正是他身為君王寬宏大量,虛心納諫的體現。
也正是如此,才有大唐盛世的貞觀之治。
《淮南子》中有言:“大足以容眾,德足以懷遠。”
寬者容仁,不以差異而驅之,不以意左而怒之。
寬廣的胸懷有海納百川的魄力,有求同存異的追求,有合作共贏的智慧。
虛其心,受天下之善
魯迅曾説過:“謙以待人,虛以接物。”
魯迅的意思是説,用恭敬禮讓的態度對待眾人,用博大無為的境界對待世間萬物。
處世上,一個人如果能謙恭禮讓,便能夠得到許多人的青睞和幫助。
學習上,一個人只有保持謙虛,才能夠學到萬事萬物的本質。
戰國時,燕昭王向郭隗請教如何使國家強盛。
郭隗説:“三皇五帝將大臣當做老師一樣看待,有德的君主將臣子當做朋友一般交往,強大的盟主對待大臣如同賓客,只有亡國之君才會將臣下視同罪囚。聽憑大王選擇。”
燕昭王説:“寡人願意學習,卻沒有好老師。”
郭隗説:“大王真要有志於國家富強的話,我願意為天下的讀書人開路。”
於是燕昭王為郭隗建築宮室,待之以師禮。不到三年,很多賢士紛紛前來效命。燕昭王重用蘇秦、樂毅等賢能大臣,上下一心,韜光養晦,造就了燕國一時盛世。
滿招損,謙受益。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楊時“程門立雪”求教,徐悲鴻聽從老農意見改畫鴨子……從古至今,謙虛一直是被世人奉行的處世準則。
正所謂,“虛心七竅通”。虛心的人一向大有人緣,能學習各家之所長,迅速壯大自己。
唯有虛心學習,謙以待人,方能容納天下一切善處。
平其心,論天下之事
作家林清玄曾説: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
這世上沒有完全如意的人生,只有平和的心境。
一個人只有學會讓心平靜下來,才能更好地總結過去,看清未來,認識世界。
陶淵明就是一個擁有平和心境,一生追求自由和愜意的人。
從古到今,唐朝的李白、杜甫、孟浩然,宋朝的蘇軾、朱熹、歐陽修,近代的魯迅、梁啓超、林語堂,都對他極其推崇。他寫的《桃花源記》,是中國人夢想的“世外桃源”。
他“不為五斗米折腰”,放棄高官厚祿,遠離喧囂的塵世,隱居鄉野,過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為什麼他能做到這樣?只要心態平和寧靜,自然就會覺得所處的地方僻靜了。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平靜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能力。
社會越是浮躁不安,越需要一顆平靜淡定的心,去找回自我。
習慣於平靜,安於平靜,是一個人趨於成熟的標誌。
平靜,決不是懦弱,也不是向生活低頭,只是以一種從容自如的態度過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潛其心,觀天下之理
“潛其心”,就是沉得下心。
俗話説,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事物萬象總是以表面示人。想要探尋事物的本質、天下之至理,必須要沉得下心,靜心學習,認真研究,才有可能成功。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學僧問禪師:“師父,以我的資質,開悟需要多久?”禪師説:“十年。”
學僧又問:“如果我加倍苦修呢?”禪師説:“二十年。”
學僧很疑惑,又問:“如果我夜以繼日,不休不眠呢?”禪師説:“那樣你永無開悟之日。”
學僧很驚訝,問及原因。禪師説:“當你只看見結果,就無法靜下心來,也就永遠得不到結果。”
圍棋需要慢慢下,生活也要細細品。所謂厚積薄發,就是這樣的道理。
人生,就像一株沙漠中的樹,沉得住氣,潛得下心,將根深深扎進土地裏,才能後續發力,抽條長枝。
潛其心,是冷靜,是積累,也是沉澱。沉下心來才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北宋文學家蘇洵在《心術》中寫到:
“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大意是説,作為將領,必須心志堅定,才能領兵禦敵。
不止是帶兵打仗需要堅定的心志,面對生活的動盪也一樣如此。
或許就是因為有蘇洵這樣的教導,作為他兒子的蘇軾,才能以輕鬆、豪邁、鎮定地心態應對他動盪不安、波瀾壯闊的一生。
蘇軾一生顛沛流離,年近花甲還被流放到海南,被貶到黃州的時候,連吃飯都成了問題。但他一直以樂觀淡定的心態去應對,還留下了4800多篇文章,2700多首詩,300多首詞。
他在《定風波》中寫下:“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正因為他樂觀豁達,泰然處之,才能留下如此豐富的作品,成就了芳華不歇的一生。
觀其一生,能夠明白:所謂人生,正是從外在的追逐轉向內心的安寧,從物慾橫流的紅塵中洗腳上岸;從物質追求轉向心靈平和,從盲目跟從轉向獨立思考;以淡定從容的心態,應對人生的一切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