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金陽縣甲依鄉拉木覺村,彝族婦人曲麼木土火在田裏清除雜草,以便收穫土豆(9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新華社成都9月23日電(記者吳光於)52歲的彝族婦人曲麼木土火有一支小巧的口弦。少女時代,她喜歡坐在故鄉四川大涼山腹地金陽縣寨子鄉的蕎麥田邊,撥着口弦,看老牛犁地,看羊兒迴圈,看漫天繁星在夜空中眨眼。
解開繞在口弦上的細繩,將簧舌置於兩唇之間,指尖來回撥動口弦的尖端,柔和的旋律便流淌出來,音色空靈悠遠。
但自從20歲嫁人,她就很少撥口弦了。夫家在30公里外的甲依鄉拉木覺村,騎馬要走上半天。每天天一亮,他們就開始勞作,放羊、餵豬、種地。土坯房裏,孩子一個個出生。
地處“三區三州”的涼山州,氣候惡劣、山高坡陡,“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直到今天,拉木覺村仍是涼山州尚未退出貧困序列的最後300個村之一。
“我們這一代吃苦,孩子們不能再像我們一樣。”這些年,他們節衣縮食,把孩子們都送進了學校。
如果説她人生之歌的前半段充滿心酸,那麼易地扶貧搬遷則是這首歌謠上的休止符。2019年,當搬遷的消息傳到村裏,曲麼木土火的丈夫趙早日走了70多公里路,來到正在建設中的馬依足鄉“千户彝寨”,一大片建在半山坡地上的新房與縣城隔江相望,連接兩岸的跨江大橋正在施工。
2020年6月2日,夫妻倆搬家了。曲麼木土火第一次出遠門,坐車暈了一路,可一到新居什麼難受都忘了。140平方米的新居有3個卧室和1個大露台,有燃氣灶、熱水器,縣裏還送來電視機、洗衣機和1000元的傢俱購置補貼。新房自己只出1萬元,加上買傢俱和其他開銷,總共花了2萬元就搬了家。
過去5年,涼山州有35.32萬羣眾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告別“山頭”,昔日的“山民”在城鎮裏開始了新生活。但對他們中的很多人來説,老家的土地仍是安身立命的根。為此,政府保留了他們在原住地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也保留了部分生產用房,方便有意願的人輪流返鄉搞種養。拉木覺村從2019年開始搞起了養殖土雞、鵝、山羊的合作社,鼓勵搬遷羣眾流轉土地入股養殖場,村集體截至目前收入已達15萬元。
入秋後,夫婦倆鎖好新家的門,回到拉木覺村。2000多斤土豆、700多斤蕎麥和一些玉米是今年的全部收成。“明年不種地了,以後就在城裏掙錢。”趙早日説。
在定居點,政府為每户搬遷户提供3000元的產業獎補和2.5萬元的低息貸款,鼓勵他們入股合作社。社區成立了運輸公司、建材公司,優先保障搬遷户就業。社區還成立了8個黨小組,趙早日被大家推選為第五黨小組組長,上任後每個月能拿到1000多元補貼。曲麼木土火也參加了彝繡合作社,繡一雙襪子掙17元錢,一天繡五六雙不成問題。
“將來你掙的錢我倆花,我掙的錢就供孩子們上學。等孩子們都大學畢業了,我們就能享福了。”曲麼木土火點着頭,趙早日的眼裏放着光。
土豆就快挖完了,下山的日子也近了。離開的頭一晚,趙早日説,他高興得不得了。火塘邊,曲麼木土火默默地拿出口弦,在大涼山深邃的夜裏,彈撥一首獻給故土的驪歌,也是一首歌頌未來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