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婆婆和媽媽》,黃聖依和楊子這對明星,意外的“接地氣”啊!
他倆在節目裏關於孩子上興趣班的“爭執”和“討論”,完全就是咱生活裏會説的事兒、也會起的矛盾:
節目這集,黃聖依的7歲大兒子安迪,一回家就有情緒,因為補課班和朋友想找他玩的時間撞了。孩子很氣,哭得都抽抽了,不想上課。
4歲的老二安麟,則是在家學街舞,老師上門1對1,幾個動作下來,他打起了呵欠,不是很在狀態,同時開始亂比劃。
這個動作惹“怒”了爸爸楊子。
他上前糾正安麟的動作,要求他必須認真,“做錯一遍就重來4遍”:
而黃聖依和老人都覺得孩子還小,輪番上來勸,讓孩子喝口水、休息下什麼的,都被楊子拒絕了:
“只要合不上音樂,就不能喝水。”
後來足足上了一小時,課後,黃聖依和楊子對於孩子要不要上興趣班、上多少、怎麼上又起了爭執。一旁的楊子媽媽,都聽哭了,心疼孩子沒時間玩。
怎麼爭起來的呢?
是黃聖依想安慰剛上完街舞的安麟,“你爸爸是不是讓你練得太累了?”
楊子打斷她,説不該把孩子當小孩子,上課是上課,這樣對他,“他將來就一事無成”;
而且他覺得3、4的孩子本就不該學街舞,黃聖依安排了太多課,才搞得雞飛狗跳。
黃聖依解釋,自己並不是在逼孩子,她只是想讓他們“多試、多玩”。
而且她説,現在班上所有的孩子課都這麼多、都很上進,孩子對什麼真正有興趣,不得去試嗎?
但楊子覺得,把孩子時間全部排滿,對每個課上成什麼樣又沒有要求,最終會讓孩子覺得,“萬事皆可糊弄,給培養廢了。”
他認為,要麼就不上,要麼必須達到今天的效果。
怎麼達到呢?先斷舍離,他拿出安迪的課表,和孩子一起商量,重新定了規矩:
除了必學的語文、數學,其他的“興趣類”的,都設置一定的期限,看孩子意願和老師反饋,有天賦有興趣的就繼續,不合適的就拿掉……
兩個人事後也有回應,黃聖依還發了一個長微博,確實,這是兩種不同又常見教育觀的“碰撞”,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
黃聖依希望孩子心理健康,同時有一定的學習能力。
她覺得先廣撒網,找到孩子興趣天賦再去學精,過程中培養的能力(遇到困難仍然堅持、時間觀念、有計劃),成人了也會受用的;
而楊子認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比有幾個特長更重要,孩子的天性應該得到解放……
是不是也像極了咱們會有的糾結,説的都有道理。
我清楚地記得,沒娃的時候,以及娃還比較小的時候,我是一個非常不想孩子陷於各種補課班興趣班的人。
但孩子4歲後,今天嘗試一個、明天加一個,一不小心,把自己家娃也搞成了“興趣班大王”,仔細數數:
鋼琴、舞蹈、輪滑、編程、數學、英語、樂高……阿彌陀佛……
我的心態有點像黃聖依,本來就是嘗試嘛,但學着學着,又不自覺會像樣子,對孩子的學習態度、效果產生一些期待。
怎麼在“多嘗試、不耽誤孩子”和“解放天性、童年是童年”中找平衡?
時至今日,我有了一點點小心得:
一、關於堅持
不認真就會萬事糊弄?是什麼讓孩子堅持?
楊子在安麟學街舞時特意介入,就是因為他看不慣孩子“糊弄”,認為學習就該有學習樣,不然以後習慣了都這樣,可咋整呢?
我們其實很容易陷入這種“災難化”和“以偏概全”的思維:
就是一件事做不好、不堅持、不足夠努力、輕易放棄了,那麼以後做其他事也會如此;
我們也很容易找到“榜樣”的例子,證明“堅持”和“獲得結果”之間的關係:
比如郎朗,沒有從小到大的堅持,他能成為一個鋼琴家嗎?
但其實這種思維很好“證偽”,隨便舉出一個反例,就能推翻,比如:
一直堅持學琴的孩子很多,但郎朗,只有一個,寂寂無名的要遠遠更多,但他們就能去證明,堅持和成功沒關聯嗎?
孩子學某一個課、某一個科目可能表現得很差勁,不專心、不認真,但我們肯定也能找出一件別的事兒,孩子特別認真、專心,每次不讓她學她還跟你急那種。
所以啊,要對事兒,而不是對人。
給娃隨意貼上“你這個孩子,啥事兒都堅持不了”的標籤,才是更可怕的。
我們真正該做的,是找到孩子“愛學”以及“不愛學”的原因:
足夠熱愛嗎?能力匹配嗎?有獲得感和滿足嗎?親子關係和身體情緒狀態是好的嗎?
這,才是真正能幫到孩子的點。
作為一個小時候也接觸了不少興趣愛好,但真的沒一個成了特長的孩子,我做“慢成長”這個號,竟然已經有足足6年時間,算上記者生涯,寫東西還要更久。
所以我到底是能堅持、還是不能堅持的人呢?哈哈,只能説,兩者都是我,兩者又都不是我。
二、關於效果
怎樣才叫“學得好”,什麼才是合理的目標?
接下來要説説上各種班的效果和目標了。
楊子覺得,孩子要麼就不上課,要是上,就得像這節課一樣,努力學好、學會、學到位。
這就需要去核對了:
我們眼中的“好”、“到位”,和孩子眼中的,是一回事嗎?
我們讓孩子上各種課的目標,也是孩子的目標嗎?
以及,我們訂的目標是不是也總在變,孩子一達到、就想她繼續變“更好”呢?
最近小葉子對舞蹈課又有點小情緒了,我很納悶:不是超喜歡穿上漂亮的裙子、翩翩起舞嗎?
嘮了一圈才發現,她是不喜歡考級,而為了考級,老師最近主要在抓基本功,一節課只有很少的時間是蹦蹦跳跳,主要都在壓腿下腰,她覺得沒意思。
所以迴歸初心、目標:孩子有沒有權利反感?
當然有,我們當初明明都以為是為了開開心心跳舞蹈,有個好體態,確實沒奔着考級、必須會下叉這些去。
只不過是因為所有舞蹈課都這麼教,慢慢地,就演變成了對孩子的“期待”和“要求”……
可咱自己也確實沒法學一樣、就奔着“專家”去啊……
天知道我現在去學個啥,有多討厭“必須”、“堅持到底”的壓力,我覺得,參與的過程本身,就是有意義的。
小葉子的身形姿態,確實很有學舞蹈的範兒,她會聽到音樂就舞動起來。
就像學鋼琴一樣,已經在服務於當初“學習”的本來目的了,所以倒推過程,我會鼓勵孩子好好學,但不能把這份對效果的期待,強加到孩子身上。
三、關於回應
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
節目裏還一段,很值得説説。
就是當安迪又氣又哭、十分情緒化地回到家,想表達自己對上網課的不滿,楊子一開始的做法,真是太可怕了:
他説,“別哭了,我已經怒了”,認為孩子是在無理取鬧。
他又威脅,“爸爸要打電話了,我讓你看着你的平板電腦送給路人。”
楊子解釋,主要是想讓孩子聽進去自己説的話,這樣道理才能入他的心。
我也理解咱面對孩子的哭、鬧,真的也很容易用這兩招:喊停、用權威威脅……
但問題是,在這種語境下,孩子是沒辦法冷靜的,他需要被允許充分地去表達,需要感受到全然的被理解,才會真正釋放掉這份情緒。
有句話叫“先通情、後達理”,就像我們給孩子打電話,得確認下號撥通了沒有、對方信號好不好,才能開始説,不然都是無用功。
楊子後來還是調整了,他有注意到安迪手很冰涼,處於抽筋的狀態,覺得再批評下去會出狀況。
於是他和孩子説,“不提這個事兒了,來,爸爸抱抱。”
雖然沒有更多的威脅、發脾氣已經不容易,但在當下,還是感受到爸爸為了迅速平息孩子的情緒,抱抱成為了一種“手段”,不是那麼走心。
事實上,當我們允許孩子哭、允許孩子真正表達、在當下好好地去傾聽,孩子才會真正平靜下來。
甚至因為這份連接,“上不上課這個事兒”,都順其自然能解決。
我現在送娃上各種班,偶爾還是會遇到孩子抱怨,沒玩夠啊、被打斷了很不高興這樣的表達……
老實説純講道理真的很累,也很容易就走向發火了,“不是你自己説好了要學的?不是剛玩了很久?”
但我清楚知道,那樣只會招來更多負面的東西,要麼孩子委屈壓抑、要麼大人發火爆發衝突,所以我現在會盡量問出這個問題:
“嗯,我看到你有情緒,能和我説説你是怎麼想的嗎?”
往往耐心聊上兩三輪,去回應孩子這份情緒,她也就慢慢平靜了,就像咱沒休夠卻得上班、想發發牢騷一樣。
我也會在課程結束後鼓勵她,“謝謝你一開始雖然有點不想上,但今天還是堅持了下來。”讓她把“堅持也不錯”、“我可以的”這份好體驗,更深地強化、紮根。
當然最根本的還是,去“接納、允許孩子不想學”這件事本身。這樣一來,是話術還是真心,孩子的感受也會完全不同。
總之楊子和黃聖依的討論,真實又有意義,關於興趣班,兩種聲音一定都會有,也沒有哪個就是標準答案,不過,當我們:
記得初心、温和地幫助、以及——允許表達和放棄。
孩子可能確實到最後沒有一個特長,但ta的人格,一定會是完整、健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