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外親歷 | 我的非洲故事·非洲是充滿機遇的彩虹熱土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是每一位新聞工作者的責任。作為一名才離任回到祖國懷抱的駐外記者,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非洲故事。

提到非洲,有不少人都以為是一個國家,都是黑人,非常炎熱,有各種野生動物,貧窮落後。在網絡流行語中,歐氣是富有好運的意思,而非氣則是倒黴窮困和不幸的代名詞。其實這些刻板印象是不準確的,非洲這塊充滿活力的大陸有50多個國家,氣候環境人種豐富多樣,大批中國人正在和非洲兄弟一起建設這片充滿機遇的彩虹熱土。

駐外親歷 | 我的非洲故事·非洲是充滿機遇的彩虹熱土

在非洲國家,這種帶螺旋槳的支線飛機很常見。

中企建設的多哥首都機場。

在非洲的駐外生活核心是兩個字——“出差”,好記者是走出來的。非洲中心分社是人民日報駐外分社中管轄面積最大、覆蓋國家最多的分社,輻射40多個國家。3年期間我曾去過其中的21個,這其中還不包括經停的國家。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出差,結束時回南非一天竟能到5個國家,從尼日爾回程是乘坐多哥的Asky航空,直接從西非回南非,本來以為快,但坐上感覺就像是公交車,站站停,乘客大包小包上上下下,機艙空調還不開,一路上我都是暈暈乎乎。從尼日爾尼亞美到布基納法索瓦加杜古,從瓦加杜古到多哥首都洛美,從洛美到尼日利亞拉各斯,從拉各斯到加蓬首都利伯維爾,從利伯維爾到南非約翰內斯堡,從一大早出發,深夜才回到南非。非洲國家就是這樣,內部之間的交通十分不便,有時從南非去西非國家從歐洲轉機反而更快。

駐外親歷 | 我的非洲故事·非洲是充滿機遇的彩虹熱土

從正在修建的大橋上看尼日爾河上的漁夫。

駐外親歷 | 我的非洲故事·非洲是充滿機遇的彩虹熱土

正在橋墩施工的工人。

尼日爾的採訪中,河馬成了關鍵詞,雖然是素食動物,但脾氣不好的河馬是比獅子豹子還要可怕的動物,經常會有河馬傷人的報道。尼亞美是一個撒哈拉沙漠邊緣的城市,氣候炎熱乾燥,尼日爾河從城邊流過,看着水量不大,但過河仍是當地民眾的難題。跨尼日爾河有三座大橋,第一座是美國修的,叫肯尼迪橋,但是年久失修,通行能力不足,剩下兩座都是中國援建,中尼友誼橋和孔切將軍橋,孔切將軍橋是2021年二月份正式通車。2019年採訪時大橋正在施工,一位住在尼亞美郊區的當地婦女主動通過翻譯對我説,期待大橋趕快建好,過去進城賣農產品都要繞路坐擺渡,還曾被河馬攆着跑,很嚇人,以後有了新橋,可以少走很多路,也不用躲河馬了,她們一家也會變成首都的市民了。

(以上圖片均為作者拍攝,未完待續,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責編:朱玥穎

駐外親歷 | 我的非洲故事·非洲是充滿機遇的彩虹熱土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零時差工作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69 字。

轉載請註明: 駐外親歷 | 我的非洲故事·非洲是充滿機遇的彩虹熱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