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父母待見的子女,為什麼會很孝順?他們的回答讓人心酸又欣慰

歡樂頌》裏有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一個人的宿命。

父母對孩子倍加疼愛,家庭氛圍好,孩子地一生都是幸福的,父母對孩子冷若冰霜,甚至伴隨着打罵,家庭氛圍極差,孩子終其一生都在療愈不幸的童年。

有人説,什麼樣的土壤開出什麼樣的花,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決定了孩子將來對父母的回報。

確實如此,父母是孩子的風向標,大人怎樣對待孩子,孩子很大程度上,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報給父母。

但是事事無絕對,有些子女不受父母待見,反而越是孝順父母,到底什麼原因呢?

不被父母待見的子女,為什麼會很孝順?他們的回答讓人心酸又欣慰

01.渴望被重視和認可

缺愛的人,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討好,孩子缺少父愛或母愛,便會渴望父母給予自己重視和認可,從而形成了討好型人格。

遠房表哥今年45歲,從小到大,沒體會過父母的疼愛,而弟弟跟他截然相反,被父母捧在手心裏長大的。

父母對兩兄弟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距?性格決定了父母的喜愛和疏遠。

哥哥憨厚老實,話不是很多,性格還有些倔強,弟弟腦子靈活,説話頭頭是道,性格開朗外向,把父母哄得團團轉。

表哥為了得到父母的重視和認可,一心投到學習上,成績優異,考上了大學,父母卻告訴他,你是家中長子,應該肩負養家的責任,把機會留給弟弟吧。

不被父母待見的子女,為什麼會很孝順?他們的回答讓人心酸又欣慰

言外之意,就是讓他輟學,出去打工掙錢,供弟弟讀書,可是弟弟學習成績很差,表哥哀求地為自己爭取讀書的機會,但是父母下了死命令,必須退學,小胳膊擰不過大腿,只能含淚結束了求學之路。

父母將希望都寄託到弟弟身上,結果換來的是一事無成,不懂得孝順,而表哥沒得到疼愛,卻格外地孝順。

那時兩位老人才知道,自己錯的有多離譜,於是握着表哥的手説:“兒子啊,爹媽對不起你,希望你能原諒我們。”表哥抱着父母哭得跟個淚人似的。

表哥從那以後經常説:“我一直以來的討好付出是值得的,因為有生之年得到了他們的認可和重視,我對自己的人生充滿了信心和動力。”

不被父母待見的子女,為什麼會很孝順?他們的回答讓人心酸又欣慰

心理學家阿德勒説:“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那些不受父母待見的孩子,一生都在渴望被愛,所以他們用討好的方式滿足和孝順父母。

如果自己長期以來的卑微付出,換得了父母的重視和理解,他們的人生將掀起了美好的篇章。

不被父母待見的子女,為什麼會很孝順?他們的回答讓人心酸又欣慰

02.反差認知

什麼是反差認知?就是你的人生觀,價值觀,你所想和所做的一切,都與之反其道而行之。

我們都知道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父母的言行舉止得好與壞,會被孩子不自覺的模仿,但是還有一種情況,孩子的行為與父母恰恰相反,這就是典型的反差認知。

讀者童敏(化名)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父親脾氣暴躁且不着調,從記事起,父親沒碰過弟弟一根手指,她卻被打罵經常“光顧”。

雖然母親每次都説好話,無奈她性格軟弱,説等於沒説,甚至有時連她母親一起罵,12歲那年,她放學回來的路上,發現父親摟着一個女人,她飛快地跑回家告訴母親,母親沉默了好一會説:“隨他去吧,等你們長大,我就離婚。”

不被父母待見的子女,為什麼會很孝順?他們的回答讓人心酸又欣慰

從那天開始,童敏對父親產生了憎恨,她發誓這輩子決不會像父親那樣,錢賺不來幾個,幾乎過着拆東牆補西牆的日子,還對家庭不負責任,她鄙視父親。

童敏高中沒畢業,就跑出去打工,通過努力拼搏,有了自己的小事業,每個月都會給母親寄錢,買衣服,並且警告父親,“如果你敢欺負我媽,我肯定不饒你。”

父親上了年紀,再加上她越來越強,改變了不少,不過背地裏還是經常跟她母親發脾氣,她幾次讓母親離婚,母親卻説:“這麼大歲數離婚,會讓人笑話的,還是算了吧,再説你爸也改了不少。”

為了母親能安享晚年,她硬着頭皮孝順父親,內心極其痛苦,甚至希望父親早點離世,可是父親真正去世那天,她竟然失聲痛哭,因為父親離世前一天跟她説了一句,“替我好好孝順你媽,你是好樣的。”

不被父母待見的子女,為什麼會很孝順?他們的回答讓人心酸又欣慰

不是每個不好的原生家庭,帶給孩子的反差認知都是正向的,有些人的心理極限到了一定程度,必然會反彈。

也就是説,父母不停地打壓和忽視,孩子的思維模式則會走向極端,要麼對父母做出殘忍的行為,要麼自我殘害。

但是反差認知的人,又是極其孝順的,他要用自己的正念,扭轉父母的錯誤思想,尤其當自己有了成就,他會把這件事當成畢生的事業來做,從而扭轉的過程產生了依賴和習慣心理。

所以當自己憎恨的人突然離世,他們的心情是複雜的,有恨意,有釋懷,有留戀,有痛苦,最終都會和自己和解。

不被父母待見的子女,為什麼會很孝順?他們的回答讓人心酸又欣慰

03.環境影響

歐文説:“環境決定着人們的語言、宗教、修養、習慣、意識形態和行為性質。”

人會因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自己,我們身處在怎樣的環境,就會變成怎樣的人。同樣,不被父母待見又孝順的人,與身邊環境的影響有很大的關係。

前段時間,參加一個活動,恰巧碰到了多年未見的同學柳柳,曾經的她不被父母待見,自卑且內向,現如今已成為某公司的總經理,言談舉止落落大方。

柳柳是一個命苦的女孩,母親未婚先孕有了她,父親沒辦法才娶了母親,婚後柳柳出生,父親並沒有因她的到來解除婚姻危機,反而對她們母女冷若冰霜。

母親得不到父親的愛,將怨氣撒到了女兒身上,經常對她大發雷霆,柳柳十歲那年,父母離婚,誰都不要她,柳柳的爺爺奶奶心疼孫女,將她接回了家。

不被父母待見的子女,為什麼會很孝順?他們的回答讓人心酸又欣慰

不到一年,父母各自再婚,對她更是不聞不問,柳柳非常自卑,好在自己有志氣,沒辜負爺爺奶奶的期望,考上了理想的大學,畢業後也找到了好工作。

此時的母親,病魔纏身,再次離婚,求到她跟前,讓其贍養,柳柳將多年的怨恨一併發泄出來,她不想原諒眼前的這個女人,因為帶給她無法磨滅的傷害。

但她又是一個幸運的女孩,身邊的朋友都是正能量使者,將她從痛苦的泥潭中拉了出來,而後又認識了現在的老公,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傷害被治癒。

無論父母如何對待自己,畢竟給了她生命,應該負起贍養的責任。

她説:“如果不拋開以前的自己,我就很難繼續成長。人不能沉溺在自卑的過去,更不能因原生家庭的影響而裹步不前,那樣只會害了自己。”

不被父母待見的子女,為什麼會很孝順?他們的回答讓人心酸又欣慰

東野圭吾在《時生》一書中對原生家庭的解釋:

“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

我們沒辦法選擇父母,但我們可以選擇不一樣的人生,能否把一手爛牌打好,全在自己如何看待人生。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隻有單程,沒有往返,與其窮盡一生和原生家庭做鬥爭,不如活出灑脱的自己。

今日話題:不被父母待見又孝順的孩子,你們怎麼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76 字。

轉載請註明: 不被父母待見的子女,為什麼會很孝順?他們的回答讓人心酸又欣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