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管教“拓荒牛” 深耕一線20年

監獄管教“拓荒牛” 深耕一線20年

張朝佳在罪犯勞動改造現場巡查。 受訪者供圖

深圳晚報記者 伊宵鴻 通訊員 劉佳明 文/圖

在深圳監獄,有這樣一位“拓荒牛”,他就是第五監區副監區長張朝佳,從警二十年,他始終奮戰在基層管教一線,腳踏實地,兢兢業業,為特區監獄的發展貢獻力量。多年來,他深受領導的信任和同事們的認可,曾先後榮獲個人三等功3次,嘉獎2次,優秀公務員5次。

在管教崗位

以“趕考”精神“答題”

自小,張朝佳的理想便是從警。警校畢業後,他如願進入深圳監獄,成為一名監獄人民警察。在監區管教業務上,他事必躬親,20年如一日。

在他眼裏,管教無小事,任何細節的疏忽都可能帶來安全隱患。一年到頭,他忙於工作的時間多,陪伴家人的時間少。有時候妻子調侃他花在服刑人員身上的時間和心思,比花在自家孩子身上都多。張朝佳總是笑笑答道:“努力工作,樹立榜樣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2019年,深圳監獄第七監區開展省級規範化監區創建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標準高。時任第七監區副監區長的張朝佳認為,“創建是一場自我革新,只有精益求精才能經得起考驗”。他以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真抓、實抓,以精益求精的工作追求精抓、細抓,以科學統籌的工作方法善抓、巧抓,最後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創建任務。

監獄工作如同一場考試,其中有掌握實情的“基礎題”,也有打造特色的“加分題”,有遵守紀律的“必答題”,也有是否擔當的“選擇題”。張朝佳剛交上這份創建答卷後就調任第五監區,他將創建期間積累的好經驗、好做法帶到新崗位,繼續以“趕考”精神“答題”。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深圳監獄系統執行最高勤務模式,執勤警察停止輪換。張朝佳身在隔離區備勤,每天與一線警察保持電話溝通,召開線上會議,研判分析管教業務工作;針對個別工作重點難點,他不厭其煩地與業務科室、執勤警察溝通協調,爭取更好地解決難題。

高牆裏奏響“放牛班的春天”

“每個人的心靈都有一把鎖,而藝術是打開人們心靈的最好鑰匙”。張朝佳談起當初創辦剪雲社的心路歷程時,這樣説道。剪雲社是深圳監獄的一個剪紙興趣小組,他認為將傳統文化引入獄內,可以為教育改造增添新的方向。

2018年,張朝佳針對監區服刑人員教育活動單一的情況,提出了“一大三小”的教育改造新方向,即剪雲社、太極拳興趣小組、乒乓球興趣小組和廣播站,其中以剪雲社最為人熟知。

剪雲社創辦之初,只有幾個有剪紙基礎的服刑人員互相學習。於是,張朝佳積極聯繫深圳剪紙家藝術協會,每週邀請專業剪紙老師入獄授課。在剪紙協會的幫助下,雙方一起創作,文化傳承日夜琢磨,最終由剪雲社6名服刑人員耗時55天集體創作的《深圳畫卷》,在全國非遺文化週上榮獲全國金獎。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張朝佳吐了一口氣説:“我們的工作,值了!”

事事表率

主動將知識經驗“傳幫帶”

因為業務能力過硬,張朝佳是深圳監獄指定的新警導師。每當張朝佳走在過道上,很多同事看到他都親切地喊“張老師”,可他總是笑着説,“喊一聲哥就行了。”

“為人師表的意義非凡,若能以自身之力帶動別人,則如星火燎原,生生不息。”他對自己授課的要求近乎苛刻,既怕自己講得過於籠統,晦澀難明,也怕自己泛泛而談,切不到重點,從PPT到講稿,從理論到案例,他不斷地調整內容,力求盡善盡美。

他還特別注重實踐教學,在為新警講授理論課後,總喜歡帶着他們到監管現場觀摩,並鼓勵他們親自嘗試清點人數、隊列訓練,還要收工講評,他説只有自己體會後才能有所感悟,做到知行合一。

如今, 張朝佳已年過不惑,歲月磨礪了他的意志,卻從未動搖他的信念與初心。無論他走在哪裏,都是那個頑強拼搏的“拓荒牛”。

來源:深圳晚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78 字。

轉載請註明: 監獄管教“拓荒牛” 深耕一線20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