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張妮】“我們正在經歷一個轉折點:隨着‘甜頭變酸’,世界範圍內由人口變化帶來的戲劇性逆轉,具有廣泛的影響,涉及金融、醫療保健、養老保障體系、財政政策等。”英國科學院院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榮休教授、“古德哈特定律”提出者查爾斯·古德哈特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的崛起及其人口帶來的“甜頭”強力影響過去40年全球通脹、利率的變化走向。現在,中國人口增長率減緩正值世界“反全球化”興起之際,不僅是中國,歐美髮達國家也一同身處這一人口大“逆轉”的最前沿,這將從根本上改變世界經濟。
中國老齡化會擴大房產需求
今年公佈的中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的生育率(每名婦女生育孩子的數量)跌至1.3,低於國際社會通常認為1.5的警戒線,被認為有跌入低生育率風險的可能,而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這一數據一度超過6。
對於中國人口形勢的逆轉,古德哈特給出這樣一組數據:1990年到2021年,中國新增勞動年齡人口(15—64歲)比歐洲和美國新增勞動年齡人口總和4倍還多。中國規模龐大的技能勞動力羣體加入全球化,使全球有效勞動力的供給一度上升120%。“這是有史以來的奇蹟之一,”古德哈特認為,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中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扶養孩子成本上升,人們擁有大家庭的意願降低,中國開始像發達經濟體一樣生育率逐漸下降,“未來30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的數量將會下降”。
許多人預測,隨着人口增長的減緩,中國人對房屋的需求會急劇下降。但古德哈特認為,這並沒有考慮到老年人的偏好。“由於國家變得富有,老年人會居住在自己的房子裏而不是他們已經成年的後代的房子。隨着年輕一代長大且取得經濟獨立,他們不會搬進現有老人騰出來的房間,而是搬進未來不得不建造的新房子裏。所以,中國的老齡化會擴大而不是減少對房屋儲備的需求,這將支持對住宅相關產業的投資”。
在古德哈特看來,中國的老齡化還會減少石油出口國的超額儲蓄。中國對世界經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其中一個維度就是給原材料尤其是原油價格帶來上漲壓力。大部分石油都是由人口稀少的地區生產的。“隨着中國增長的放緩和從石油燃料到新能源需求的轉變,石油生產國的總儲蓄會下降,經常賬户順差很可能會消失”。
此外,古德哈特認為,全球人口大逆轉與反全球化疊加,將從根本上改變世界經濟:通脹和利率將從低位回升,高負債經濟體將難以為繼,民粹主義蔓延等。“新冠疫情的發生是‘已知的未知’,疫情的總體影響將加速這一趨勢的發生,通脹可能會比我們預期的更早、更快地上升”。
印度非洲無力複製中國崛起
事實上,生育率下降不僅發生在中國,這是一個世界級現象。古德哈特在其著作《人口大逆轉》一書中寫道,19世紀,歐洲的人口開始爆炸。當時,英國牧師托馬斯·馬爾薩斯認為,這種情況不能繼續下去,因為世界人口正以複合的幾何速度增長,而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只會以線性的算術級數增長。馬爾薩斯的人口理論影響了後世,對人口增長過快超過世界承受能力的擔憂時有發生,最近的擔憂與氣候變化相關。
“但至少到目前為止馬爾薩斯錯了。”古德哈特分析稱,首先,世界技術創新速度比馬爾薩斯想象得要快;第二,19世紀,美洲和澳大利亞的不毛之地既是過剩人口的出口地,也是額外的食物來源地;第三,隨着收入和婦女受教育程度提高,婦女生育率開始緩慢下降。現在幾乎所有發達經濟體的出生率都大幅下降,目前歐洲生育率僅為1.5。
“從某種意義上説,曾經的日本非常幸運。”古德哈特表示,日本勞動力的減少正好發生在世界其他地區勞動力大量增加的時候,日本企業利用海外“勞動力蓄水池”不斷增長的機會,將生產轉移到中國和亞洲其他地區,大幅增加海外投資。“換句話説,就在日本勞動力萎縮之際,全球勞動力激增,為日本企業提供一個‘釋放閥’。而這次全球人口結構的逆轉與日本此前的經歷完全不同,因為沒有中國提供全球勞動力供應的巨大增長,這意味着世界上沒有那樣的‘安全閥’。儘管印度和非洲擁有龐大且相對尚未開發的勞動力資源,但他們沒有能力複製中國的崛起,達不到老齡化的全球經濟所需的動力”。
在古德哈特看來,未來,中國和其他國家一樣,撫養比(退休老人與工作年齡人口的比例)可能急劇惡化。未來的世界可能會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像印度和非洲,有很多年輕的勞動力;而發達經濟體卻需要更多照顧老年人的勞動年齡護工。發達經濟體的生產很可能會轉移到印度和非洲,也有可能出現從這些地區向美國、歐洲和亞洲富裕國家進一步移民的浪潮。
有破解辦法嗎?
如何提高生育率?古德哈特認為,現今,人們生育兒女僅僅因為喜歡孩子,而不是指望兒孫為老年生活提供支持。“在這種情況下,即便鼓勵生育,很多人也沒有意願養育更多孩子。能夠促使生育率上升的政策或許只有降低撫養成本。比如,匈牙利推出免税政策,有4個或以上子女的匈牙利婦女將永久免徵所得税。但即使採取這些措施,當地的出生率上升也相當少。因為在大多數發達國家,較低的出生率是父母自願選擇的結果。因此,即使中國提高生育率的新政策取得成功,勞動力開始穩定或增長也需要20年甚至更長時間”。
未來,老人退休後維持消費的資源從哪裏來?古德哈特在《人口大逆轉》中提供三種主要選擇方案:第一,大幅提高退休年齡,人們將來可能要工作到70多歲;第二,人們通過增加儲蓄為自己的退休生活提供資金,中國過去養老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對年輕家庭成員依賴的消失,使得個人儲蓄率非常高;第三,國家增加向勞動人口徵税,並將這些資金轉移到老年人身上,用於支付醫療費用和養老金。但面臨的問題是,政府如何平衡現有勞動者的高税收與養老金的慷慨程度。
科技進步會幫助解決老齡化問題嗎?古德哈特認為,人工智能、自動化等技術在照顧老年人方面不一定會那麼有效。一個現實的例子是,儘管日本試圖利用機器人等新技術來照顧老年人,但還是有越來越多的日本勞動力不得不轉向養老產業。隨着老齡化的加劇,對護理人員、老年科醫生、神經科醫生和精神科醫生的需求將上升。“事實上,全世界都沒有為老齡化帶來的無數問題做好充分準備,”古德哈特對記者説,“老年羣體需要人的同理心以及人與人之間真實的關係,而機器人是沒有同理心的。使用機器人的好處和幫助只是在於,它們可以提供一些監護服務和幫助老年人使用輪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