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國家廣場上插滿了悼念新冠死者的白旗。(圖片來源:路透社)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截至當地時間12月13日21點22分,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超過了5000萬例,達到50119422例,累計死亡病例接近80萬,達798710例。這意味着平均每7個美國人中就有1人感染新冠肺炎。而現在,隨着北半球寒冷冬季的到來、德爾塔毒株仍舊肆虐、奧密克戎毒株已擴散至全美30個州和首都華盛頓,加上美國至今仍有約40%的人完全沒有接種疫苗,美國抗疫正一步步走向“寒冬”。
美國目前仍是全球累計確診病例數和累計死亡病例數最多的國家。對於一個擁有強大醫療資源和醫療技術的國家,5000萬這個數字是美國不斷敗走的抗疫進程中最新的恥辱紀錄:5000萬人,意味着超過美國人口最多的州加利福尼亞的人口規模;意味着超過西班牙全國的人口總數。《紐約時報》刊文稱,5000萬這個數字“是美國一個大學生畢業生一輩子能掙到錢的18倍”。
從數據來看,美國疫情目前仍呈現出令人擔憂的形勢。進入11月以來,美國疫情曲線再度反彈,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最新每週疫情數據顯示,目前全美7天平均日增新冠確診病例約11.8萬,較前一週增長37.3%。過去11個月,美國平均每10萬人有近150人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新冠死亡率是加拿大的4倍多、日本的12倍、歐盟國家的1.3倍。今年美國已有逾45萬人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佔疫情暴發以來美國全部新冠死亡病例的57%。此外,在德爾塔毒株成為美國疫情的主導毒株後,青少年、特別是兒童發病率開始走高。過去一週,美國新增兒童確診病例數超過13.3萬例,單週新增兒童病例數已連續17周超過10萬例。而根據美國兒科學會12月6日發佈的報告顯示,自疫情以來美國已有超過700萬名兒童確診感染新冠。在接下來的幾周時間裏,美國很可能迎來疫情以來的新一輪高峯。
然而,對美國社會和媒體來説,無論是確診病例突破5000萬還是死亡病例逼近80萬,這些統計數據都已經遠不如疫情初期那樣令人震動。從媒體版面上來看,疫情的新聞雖然還能登上頭版,但事實上,媒體和公眾的關注點早已轉移到諸如肯塔基州的龍捲風災、“1月6日委員會”的調查、國會圍繞預算和債務上限無休止的爭吵等等“更重要”的新聞。《紐約時報》稱,“隨着疫情連續跨過一個個整數里程碑,它們吸引的注意力越來越少”。
對疫情越來越麻木的背後,對體制弊端和社會痼疾的“鴕鳥心態”引起了一些美國人的強烈擔憂。過去將近兩年時間裏,美國抗疫不斷從失敗走向失敗的根源就像“瓷器店裏的大象”,雖引人注目但很多人都想假裝視而不見。在《紐約時報》的獨立撰稿人理查德·摩根看來,在美國應對疫情失敗這件事上,不管是牴牾不斷、互相拆台的兩黨政客們,還是普通美國人全都難辭其咎。他在題為《歡迎來到拜登的大流行,跟特朗普的一樣差》的文章中細數了兩屆政府的錯誤,嘲諷了兩黨政客共有的不負責任和虛偽,抨擊了社會精英對勞苦大眾的冷漠與無視,同時批評美國民眾日益陷於意識形態、宗教信仰、種族等一系列概念中、放任反智主義沉渣泛起、最終走向極端對立和互不信任,稱“在兩黨急於恢復正常的過程中,我們往往似乎沒有學到什麼”。
時至今日,美國兩黨政客們還在為口罩強制令和疫苗強制令發起一樁樁訴訟;家長們還在為要不要給孩子打疫苗、在學校要不要戴口罩互相攻擊;仍有大批的醫護人員、警察、消防員等公共服務人員拒絕接種疫苗;因為越來越多員工確診,越來越多公司不得不重新恢復線上辦公;許多州的醫療機構再度陷入“不堪重負”的困境;供應鏈的混亂仍在持續,通脹率還在持續增高,經濟學家普遍預計11月6.2%的水平絕不是高點;美國經濟雖然開始恢復,但是至今仍沒有接近2020年3月的水平,且隨時可能再度被疫情摧毀……更令美國人糟心的是,在離中期選舉還有11個月的時候,人們已經可以預見,“唧唧歪歪、無恥的政治機會主義者”將利用死亡人數在中期選舉中當選或連任。
3個月前,美國因新冠而死亡的人數突破66萬時,華盛頓國家廣場上插滿了悼念的白旗,這令人觸目驚心的場面顯然並未起到應有的警示作用。在美國政治、社會痼疾難愈,社會對立和撕裂持續加深的情況下,美國抗疫恐仍將在“原地踏步”,遲遲走不出疫情籠罩的陰影。(聶舒翼)
海外網版權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