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31日發文前,
加拿大累計確診總數增至116122例,
其中101042人治癒,8933人死亡,
現有確診為6147例。
多倫多市公共衞生局首席衞生官Dr. Eileen De Villa曾在5月份表示,為了掌握多倫多新冠病毒感染的基本情況,在有了市內感染者的區域分佈情況之後,衞生局將進一步收集感染者的性別、年齡、族裔、收入等社會經濟信息。
圖源:Maurice P(Flickr) & Sunnybrookhsc(Instagram)
本週四(7月30日),多倫多市公共衞生局在政府官網公佈了這份數據報告:多倫多新冠感染-種族身份和收入(COVID-19 infection in Toronto: Ethno-racial identity and income)。
這份報告於5月20日至7月16日之間收集了多倫多報告的COVID-19病例的信息,其中有83%的病例為少數族裔社區的成員。對比2016年的人口普查資料,多倫多人口中只有52%的人屬於種族羣體。可見,少數族裔受疫情影響要更加嚴重。
圖源:CBC
COVID-19感染數佔比最高的是黑人,佔到多倫多新冠病例總數的21%;南亞及印度-加勒比裔佔比20%;白人和東南亞裔佔比17%;阿拉伯、中東及西亞裔佔比11%;拉美裔佔比10%;佔比最少的是華裔在內的東亞裔,僅有4%。
而且,少數族裔的感染率也比白人高很多,每10萬人中有231確診病例,而白人每10萬人只有50例。
COVID-19感染率最高的是拉美裔,每10萬人高達481例;阿拉伯、中東及西亞裔列第二,454例;黑人和東南亞裔並列第三,都是334例;南亞及印度-加勒比裔224例:
該報告顯示,受COVID-19影響最大的人羣是拉丁美洲裔,而受影響最小的是包括華裔在內的東亞裔,每10萬人中只有40例,低於白人的每10萬人50例。而且,在所有族裔中,也只有東亞裔和白人的感染率低於全市平均的145例。
衞生官Dr. Eileen De Villa説:“很不幸,COVID-19給那些面臨更大健康不平等的人,帶來了更大的影響。”
此外,多倫多公共衞生局所收集數據的發現,COVID-19感染者的家庭經濟狀況差別很大。
從家庭年收入狀況來看,收入越低的羣體受COVID-19影響越大,收入越高,所受影響越小,形成了一個顯而易見的階梯狀圖景:
如上圖所示,屬於低收入家庭的感染者,每10萬人中有160例;年收入在$70,000至$ 99,999的家庭中,每10萬人中只有73例;年收入在$150,000以上的家庭中,每10萬人中只有24例。
該報告顯示,大約有51%的感染者居住在低收入家庭中,而多倫多2016年的低收入家庭人口只佔30%。
多倫多智庫Wellesley Institute的CEO、多倫多大學神經病學教授Kwame McKenzie説,衞生局公佈的數據證實了少數族裔及低收入家庭遭受大流行影響更為深重的情況,這“非常令人擔憂”。
Kwame McKenzie 圖源:CBC
“有人説COVID-19是公平的,但事實卻是,它把大家都區分開了。”
“在其他國家,例如英國和美國,我們也看到了類似的數據。我們有時候會認為加拿大與其他國家不同,會認為我們沒有反黑人的系統性種族主義。但是,數據似乎顯示,也許我們有。”
他説,政府應該採取緊急行動,保護COVID-19大流行中受害最大最深的羣體。從長期來看,要制定政策和措施,為低收入家庭和少數族裔背景的人士提供更好的住房和醫療條件,努力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
看到這份數據,網友們有話要説。
“那又怎樣?所以這個數據是在指控病毒種族主義麼?我們必須抗議病毒,推倒病毒的所有雕像。”
“在疫情中期,進行大規模聚集抗議是個很糟糕的想法。”
“衞生官説數據表明東亞裔和白人的數據代表性不足。(是的,你沒看錯。)健康結果也要有代表性平等?那是要採取平權行動,讓更多東亞裔和白人感染,來維持一個平等百分比的世界麼?”
“你不能將個人行為所導致的結果,歸咎於種族主義。有一個詞,被稱之為‘個人責任’。它對許多媒體和一些政治家是新事物,但是它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了。”
51.CA的華人網友也指出了與“個人責任”相關的另一個詞,就是“自律。
“東亞裔為什麼會這麼低,主要的原因是自律!幾個月沒有聚會,沒有社交,儘量少出門,出門就戴口罩。如果其它族裔能做到,效果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