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塞世界航運命脈的巨輪

堵塞世界航運命脈的巨輪

“漲潮沒有幫助船重新浮上水面,壞消息到處都是。挖掘將繼續進行,重新漂起的嘗試將於明天再次開始。一切就像是有很多集的紀錄片連續劇,劇情正在推向高潮,然後再來一個光輝的大結局。”

北京時間3月28日清晨,埃及負責駕駛挖掘機救援擱淺巨輪“長賜號”的駕駛員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這樣説。

在之前的推文中,他曾説海水漲潮時,藉着浮力應該可以在幾個小時內將船移動。現在看來,短期解困的希望破滅了。

與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船之一“長賜號”相比,趕來救援的挖掘機顯得過於渺小。而與令全球航運及相關輻射產業面臨的損失相比,巨輪“長賜號”同樣顯得渺小。

當地時間3月23日,長達400米,懸掛巴拿馬國旗的重型貨船“長賜號”在行駛到埃及蘇伊士運河中段時,受沙塵暴天氣影響,在航行中發生橫轉,船頭船尾正好卡在運河兩側堤岸上,船底在河牀擱淺。

這樣的擱淺,意味着河道被完全堵死。

試圖解困“長賜號”的,當然不只是一台小小的挖掘機。

據報道,蘇伊士運輸局方面已經出動了2艘挖泥船、14艘拖船和4台挖掘機,在運河河岸進行疏浚來幫助擱淺的“長賜號”。此外,各方還計劃嘗試綜合運用貨船減重、等待漲潮等多種方式來解決當前的困局。

最主要的方案,仍是疏浚河道。把船體附近的沙石淤泥清除掉,這正是挖掘機的主要工作。與此同時,還運用強牽引力拖船進行拖拽。

除上面兩個辦法外,幫助擱淺貨輪解困的另一項工作是卸載貨物及燃油,減輕船體重量,使之上浮。但“長賜號”重20萬噸,有報道説裝載着2.2萬個集裝箱,這方面的工作量同樣不小。

在解困過程中,還需要隨時注意巨輪本身面臨的風險,尤其是有可能出現貨輪失去平衡的情況。

此外,解困還要與時間賽跑,因為巨輪本身在河沙中也在緩慢下沉。一旦出現船體斷裂,蘇伊士運河斷航就會成為一箇中長期事件,短期脱困再無可能。

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主席烏薩馬·拉比耶3月27日對外表示,埃及方面已制定了多套救援預案,但無法判斷救援何時結束。

蘇伊士運河位於歐、亞、非三洲交接地帶的要衝,連接紅海和地中海,是歐亞非三大洲國際貿易的交通命脈。這裏受阻後,往來船隻就只能繞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這意味着航程增加3500英里,航行時間增加10天以上。

作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蘇伊士運河承載着全球約12%的海運貿易,而全球超過90%的國際貨物是通過輪船進行運輸的。截至3月27日,在蘇伊士運河兩端等待通航的船隻達到了321艘。

有數據顯示,蘇伊士運河每堵塞1小時所造成的各類損失高達4億美元,半天的損失就要將近50億美元。另據媒體對目前滯留於此的貨運商所做的調查,滯留物品的價值已經高達120億美元。

蘇伊士運河受阻,首先可能對全球能源供應鏈造成不利影響。中東出產的石油,通過這裏才能運送到歐洲和美國的煉油廠;此外,歐洲北海油氣田運往亞洲的原油與液化天然氣供應也將被阻斷。

除了原油、天然氣等能源產品外,通過蘇伊士運河運輸的物資還包括服裝、食品、電子產品、工業零部件等。這些物資的運輸停滯,將給全球各市場消費端帶來直接的影響。

比如紙漿運輸的延遲,或將導致歐美等地區的廁紙短缺;滯留的不計其數的中果咖啡,將使歐洲這個咖啡消費大市場很快感受到咖啡的供應不足;目前陷入“缺芯”窘境的全球汽車行業也將再受重創,在蘇伊士運河航線上,汽車芯片是重要的通關商品之一……

目前,飽受新冠疫情折磨的全球市場,正處於緩慢的恢復期。而蘇伊士運河巨輪擱淺事件,給恢復中的全球經濟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

“過去一年來,我第一次整天都沒有思考或談論新冠病毒。但是它仍然在那裏,就像這艘船一樣。”一位參與解困的挖掘機駕駛員在社交媒體上這樣説。

董沛

來源:工人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38 字。

轉載請註明: 堵塞世界航運命脈的巨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