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由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俄羅斯經濟論壇(2021)”,在華東師大以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成功舉辦。
圖説:論壇現場。主辦方供圖
本次會議主題為“俄羅斯疫情危機的經驗教訓與疫後復甦前景”,來自全國120多位專家學者重點圍繞“歐亞經濟關係”“歐亞與中東歐經濟”“俄羅斯能源、社會與數字經濟”“新冠疫情、經濟發展與國家的作用”等四個專題展開深入交流與對話。
中國世界經濟學會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馮維江研究員在致辭中表示,在國際問題研究當中應遵循三個“堅持”:一是要堅持“論從史出”,即要從歷史趨勢當中把握社會發展規律;二是要堅持“論從理出”,即觀點要有清晰的理論框架和機制性的支撐;三是要堅持“論從比出”,即研究始終應將中國的情況作為參照系。如果能從俄羅斯或者歐亞國家經濟發展的經驗教訓中發掘出一些對於中國的全面改革開放實踐有價值的趨勢,這本身也是“把學問做在中國大地上”的一個表現。
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關係與地區發展研究院的院長劉軍教授在開幕致辭中指出,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中國是去年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但是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新冠疫情陰霾未散,必須同舟共濟。世界經濟學者應從自身研究對象出發總結相關經驗教訓以提供學理支撐、智力支持。他強調,本次會議集中了中國國內最優秀的俄羅斯經濟問題專家,大家對俄羅斯疫情危機經驗教訓的分析討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陸南泉教授從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因素、技術性因素、能源因素、西方國家制裁、疫情影響等方面分析指出,在相當一個時期內俄羅斯經濟將很難進入一個穩定增長期,並從區域發展戰略視角對中俄區域經貿合作戰略問題作了深入分析。
東北財經大學、大連交通大學特聘教授郭連成教授認為學界對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和發展問題的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已有研究成果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需要進一步深化和拓展研究空間和研究方向,包括應着眼於中蒙俄經濟走廊在面向東北亞合作高地推進東北全面振興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分析東北三省地區加強區域發展,增強融入中蒙俄經濟走廊整體性和協同性的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朱曉中教授指出,中東歐國家轉型的基本內容包括脱離蘇聯集團、蘇聯社會主義模式和迴歸歐洲議會民主和市場經濟兩個方面。加入歐盟為中東歐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助力,但外國資本的大量進入,也使中東歐國家形成了依賴型資本主義,使得這些國家難以在新的經濟條件下建立新的經濟模式,這對中東歐國家實現轉型之初設立的追趕目標具有巨大掣肘作用。
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主任馮紹雷教授從中美俄三邊關係內涵角度分析了中美俄關係的特點,比較了三個國家在制度、文明、國家定位以及國家政治結構等方面的不同,指出中美俄在決定未來世界發展走向上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馮紹雷認為中美俄關係缺乏歷史積累,沒有先例,所以當前三個國家之間的關係還是一個不斷試錯、艱難學習的過程。
此外,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歐洲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東北財經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共銅陵市委黨校、新疆財經大學,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俄羅斯科學院普力馬科夫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白俄羅斯科學院以及上海本地的復旦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華東師範大學等單位等19個兄弟院校30多名專家學者們在會議上發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新民晚報記者 楊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