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個敢賣70萬的國產新勢力品牌,後來怎麼樣了?説的就是前途還有它的K50跑車。
你説它不行了又好像不是,因為最近前途又開始活躍於公眾視線,前些天才宣佈了全新車型K20將會在明年發佈,而且前途還展示了他們要佈局馬來西亞和東南亞市場的野心...
要是前途K50是台SUV,估計在國內能混得更好。
既然説是上一個,那當然還有另一個--高合,以及它的首款車型高合HiPhi X,這才是本文主角。
高合第一款車高合HiPhi X,從今年5月才開始交付的,而截至目前僅半年多時間,它的累計交付量就超過了3300輛。
這裏的3300輛不能和軒逸雷凌卡羅拉去比,不公平,因為高合HiPhi X賣57-80萬!這才是關鍵前提。
其中在9月份的時候銷量特別搶眼,高合HiPhi X銷量641輛,比保時捷Taycan、紅旗E-HS9都賣得好,直接拿下當月50萬以上豪華品牌電動車銷冠。
同月,特斯拉Model X只賣了6台...
而縱觀下半年(截至11月)的銷量走勢,高合HiPhi X更是一路高歌。換句話説,僅僅是在11月全國路上就會多了763台高合HiPhi X。
不過在交付量快速上漲的背後,高合其實也有難處,畢竟現在汽車行業還沒逃脱缺芯問題。而此前有説法是,高合車型所需芯片是一般車型的20倍以上...所以對於高合HiPhi X這樣電子功能多,芯片需求量大絕對是挑戰。對了,高合在前期把大量資金用在囤電池上,卻沒想到迎來的不是電池危機,而是芯片危機。
不論從前誰看不看得起高合這個品牌,但至少從當前市場表現來説,這都是讓人驚喜的,也和大家認知裏的新勢力賣車歷程有一定差距。
而一台電動車賣57萬起,這就像是把一套近60平的二線城市公寓開在路上,對於打工人來説會是神一樣存在,畢竟絕大部分消費者對於電動車的需求只是代步,例如買一台五菱宏光MINIEV就行了。
幾十萬確實是個大數目,但貴不貴和值不值應該是兩回事,不能因為覺得定價高,於是咬定它不值。勞斯萊斯賣得也貴,但它是極致奢華實力的體現,買的人能少嗎?宏光MINIEV比電單車貴多了,但它能遮風擋雨坐四個人,這花了三四萬的,就是值。
所以為什麼高合HiPhi X的銷量還不錯?我認為其一原因就是在此售價區間,它真的能給到消費者想要的東西。都有哪些?例如你能玩上很久的炫酷車門,例如很少車能做到的自定義燈語,例如能在副駕屏幕看小豬佩奇等等。
但一定會有人説,真要花這個價錢還不如去買BBA?反正都是貴,都想要格調。
而我覺得,電氣化時代所謂的豪華,不應該是車標和用料,更應該用科技去衡量,科技定義豪華就是這麼個意思!這也會是未來的趨勢。
即便你開着五六十萬的BBA,但某一天頭頂飛過一台不知名品牌的飛行器,你也會忍不住豎起大拇指:大哥還是你牛X!
當然,誰也不能確保每一位高合HiPhi X的車主都是高合品牌死忠粉,愛到忘我的程度。説白了,買高合HiPhi X的人羣並不是買不起BBA等豪華車,只是同價位的傳統品牌燃油車,可能真的給不到高合HiPhi X那種極其個性化的體驗。
高合不僅賣得可以,而且新車還出得挺快!
如果你覺得高合HiPhi X已經很浮誇了,那不好意思,更浮誇的還在後面--高合HiPhi Z!
詞窮的我只能用“未來”去形容它,就這樣的外觀基本能領跑其他新勢力品牌一條街,而比起傳統汽車品牌,領跑>一條街絕對沒跑了。這裏説的是大膽創新,而不是定義好不好看。
這台車具體開起來怎麼樣沒人知道,畢竟它在2022年才會交付,但不阻礙我對它有一些看法。高合HiPhi Z的推出,已經逐漸沉澱出這個品牌各方面的一些辨識度,更重要的是那些優勢功能也得以傳承,例如還是那個可自定義的ISD智能交互燈組等等。
當然,在車門方面高合HiPhi Z只有對開門,畢竟是台轎車,沒必要在頭頂再開兩扇門。
更離譜的是, 中控屏背後竟然有一根機械臂,它可以幫助屏幕做到旋轉90度等多維動作,比亞迪看了也直呼神奇。
所以這些傳承與創新就很有意義,因為不少新勢力品牌都傷過消費者的心,特別是PPT造車那類,什麼賽麟、拜騰等等,把牛吹上天實際啥也沒幹出來,這很難讓人去信服,更別説花錢買了。
而高合HiPhi Z的到來,加之高合HiPhi X目前的市場表現,估計能讓那些持幣待購的高合潛在消費者們更加堅決,因為大家都能看到這個品牌在努力,車能造出來,也能按時交付,花錢體驗高科技,何樂而不為?
這並不是説一個新勢力品牌要造出很多款新車才值得信賴,而是高合所給人的感覺,就和其他新勢力品牌不太一樣。不過事實上,它真的不太一樣。
高合汽車其實屬於華人運通,而瞭解過其創始人--丁磊的資歷背景,就會知道為什麼高合是個非同尋常的新勢力車企。
創始人丁磊曾任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工程師/實驗室主任、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等等...
另外,創始人丁磊曾任上海浦東新區副區長、上海市張江高科技園區/上海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等等...
也就是説,創始人丁磊是“政商屆的大佬”。
對了,高合汽車的團隊也不簡單,根據消息稱,高合汽車團隊就包括有前大眾集團創始團隊隊員、前捷豹路虎SVO總負責人、原觀致CEO等等...簡直是“高層聚會”。
正因為創始團隊有着許多傳統造車背景,所以我才説新勢力更像是高合的“表面”,底子裏它更像是傳統車企在造新能源車,而有了如此團隊的加持,更容易讓消費者放心...
也不同於當前那些心血來潮就説造車的新勢力品牌,例如手機等數碼行業的大佬,個個都喊着要造車。高合雖然知名度不算高,但讓人覺得踏實,這也能説是有汽車資歷背景的丁磊,再一次在汽車行業的創業。
所以,高合從外到內所給人的感覺,確實和其他新晉新勢力不同。
大家都聽過不少新勢力車企的豪言壯志,其實高合也有,但並不是到多少年賣多少台車,搶當行業標杆之類的。其實造車只是華人運通的三分之一部分,屬於智能汽車板塊,另外還有智捷交通、智慧城市。
通俗點説,是對未來整個出行環境的計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第五元素》,這出產自1997年的科幻電影!電影故事發生在2259年的紐約,從這張圖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對於未來出行的構想,在高樓之間飛着一艘船,也沒有認知中的馬路。
其實不止於一部電影,很多科幻電影都出現過不同的未來交通場景,但基本上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交通統一化,包括出行工具以及整個環境。
這可能不是在吹牛,人們通常會把自己最想實現的事情用電影的方式描繪,而這些都極有可能在未來某一天實現。
聽完這個應該更容易理解華人運通的想法,當然我並不是讓高合在天上飛,而是這個車企更期盼未來能實現類似的出行場景,好比如車與車之間,車與路之間,都應該存在互聯關係。
從最初的品牌知名度低、賣80萬被質疑,到現在用銷量證明自己、推出第二款新車,高合汽車也有新勢力的一面,但也有比其他新勢力更有實力的一面。
所以對於高合汽車,不論是對中國品牌信仰還是對未來的思考,敢於創新、敢於打破侷限,其實我們都應當多一份支持。未來汽車是怎樣的,都需要每個車企大佬去創造。當然,整個行業從來不缺創新能力強的人,同時我們也更需要“能幹”的人去完成這件事,而不應該一味的跟風抄襲,只會走前人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