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確實非常想和日本簽訂和平條約,因為簽訂和平條約就可以在法律層面限制美日同盟對俄羅斯的威脅,緩解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軍事壓力。再者,俄羅斯也十分需要日本的技術和資金來發展遠東的經濟
自1945年8月8日蘇聯正式對日本宣戰以來,日蘇兩國就處於戰爭狀態,蘇軍發動代號為“八月風暴”的軍士行動,橫掃了駐守在中國東北、朝鮮半島、庫頁島南部和千島羣島的日軍。
至八月底,蘇軍基本是佔領整個東北,但由於後勤補給不足,蘇軍沒有按計劃佔領整個朝鮮半島,最後則是接受了美國的建議,以北緯38°線為界,蘇軍佔領了朝鮮半島北部。
雖然蘇軍在東北地區的戰事進展得很順利,但是礙於海軍的落後,在攻佔千島羣島的戰鬥中,蘇軍的進度就遲緩了很多。直到日本投降之後,駐守島上的日軍放棄抵抗,蘇軍才得以拿下千島羣島。
到八月底蘇軍佔領北方四島,眺望日本北海道,準備進入日本本土。但出乎意料的是,此時美軍已經搶先控制了整個日本列島,美軍駐日本最高司令麥克阿瑟拒絕蘇軍入鏡,致使蘇聯佔領日本的計劃破產。而對日本來説,免於被蘇軍佔領是上天的眷顧,如果蘇軍佔領日本,那麼日本就會變成一片人間地獄。
戰後在一些列國際環境的變換下,美軍迅速轉變了對日本的態度,開始扶植日本。1951年9月8日,美國和其他47個二戰戰勝國與日本簽署了《舊金山對日和平條約》,正式結束了日本戰敗國的身份和對日本的軍事佔領,日本重新恢復主權國家資格。但是蘇聯並沒有簽署此和約,因此兩國實際上仍處於戰爭狀態。
(《舊金山對日和平條約》簽署現場,在該條約簽署後僅僅5個小時,美國就與日本簽署《日美安全保障條約》,美日正式締結軍事同盟)
為了結束兩國的戰爭狀態,從1955年6月1日起,日蘇在倫敦開始了和平條約的談判。但此時日本在美國的支持下,重新對北方四島提出領土要求,導致雙方談判陷入僵局。到1956年3月20日,因談判無果,日蘇宣佈無限期休會。
(北方四島位置)
為了給日本施壓,在談判休會的第二天,蘇聯就單方面宣佈設置“布爾加寧線”,日本在北平太洋公海的捕魚活動受到了蘇方的限制。
面對蘇聯的強硬態度,日本被迫與蘇聯開啓漁業談判,到5月14日雙方簽訂了《日蘇漁業條約》,但該條約必須待在兩國締結和約或恢復邦交後方能生效。
蘇聯的意圖很明確,就是迫使日本與之簽訂和平條約,在這種情況下,時任日本首相石橋湛山與蘇聯達成初步協議。
1956年10月19日,日蘇在莫斯科達成《日蘇聯合宣言》,兩國宣佈將結束戰爭狀態並建立外交關係。在該宣言中蘇聯表示願意在締結和平條約後,歸還北方四島中最小的齒舞和色丹二島。但日方顯然不接受蘇聯的提議,始終堅持四島一併歸還,於是日蘇和平條約再次擱置。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北方四島,日俄之間的談判工作再次啓動。對於領土問題,俄羅斯表示將延續蘇聯時期的態度,歸還齒舞和色丹二島。而日本方面也不願鬆口,一口咬定四島都得還,不還就不籤和平條約。就這樣在無休止的爭執中,雙方又吵了快30年,至今都還沒個結果。
其實俄羅斯現在是很希望與日本簽署和平條約的,因為簽署和平條約將意味着日本不得采取任何敵視行為,對於限制美日同盟對俄羅斯的威脅有一定幫助。
再者,俄羅斯也十分渴望得到日本的技術支持。1983年,東芝公司違反巴黎統籌委員會的禁令,私下裏向蘇聯出口了數十箱“五軸聯動的數控機牀”的部件。蘇聯拿着這些部件組成了幾台高端數控機牀,大幅提高了蘇聯核潛艇的靜音性能,使美國對蘇聯核潛艇的監控範圍從200海里鋭減到數十海里,影響直至今日,史稱“東芝事件”。
東芝公司的高端數控機牀讓蘇聯見識到日本技術的先進,而相比於歐美各國,日本與蘇聯的關係也不是那麼緊張,兩國還是有合作的前景的。
(東芝的技術讓蘇聯和俄羅斯的核潛艇靜音技術一躍進步了30年不止)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狂飆之下,尤其是遠東地區,經濟更是一片蕭條。經濟的落後導致遠東大量人口返回歐洲地區,使得遠東地區人口不斷下降,進一步加深了俄羅斯的國防壓力。對此俄羅斯非常希望日本能夠投資遠東,這也會俄羅斯急於與日本締結和平條約的關鍵原因。
然而阻擋在日俄的之間的巨大鴻溝還是領土問題,作為一個對領土有着執念的國家,俄羅斯民眾是不可能接受俄政府還島的舉動的,哪怕只換最小的兩個島,當地老百姓都不願意。
而日本方面也不願意接受只收回兩個小島的結果,並且這兩個島的面積還非常小,只佔到北方四道總面積的約7%,令日本政府很難同意。
不過就在今年年初,日本和俄羅斯都對外放出積極信號,表示要儘快解決北方四島問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更是多次表示,要在自己任期內解決日俄領土爭端,不再把問題留給後人。
(安倍自從上台之後就與普京互動不斷,普京對安倍也是若即若離)
目前對於日俄兩國是否能在短期內締結和平條約,真的不是很好預測,俄羅斯與日本的接觸雖説是一直不斷,但也要考慮美國對日本的影響。
美國政府是絕對不希望日俄走得太近的,當初四島問題也是美國埋下的伏筆,目的就是阻止日本與蘇聯走得太近。如今日本若想與俄羅斯締結和約,美國的態度是一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