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張翰參加了戀愛綜藝《心動的信號》。
作為其中的觀察嘉賓之一,因為“翰言翰語”經常登上微博熱搜。
上週我在微博上看到了他的訪談,
張翰説:
“我期待遇到一個讓我不要臉皮的人。”
瞬間登頂微博熱搜,許多人紛紛感動於一個36歲的男明星。
還能保持對愛情最純粹的嚮往。
但更讓我認同的是張翰在訪談中傳達出的一個觀點。
他説:
“愛一個人,剛開始不要愛得太滿。
如果你一開始就對一個女生太好,以後如果你對她沒有那麼好了。她的心態就會失衡,就會覺得你為什麼對我沒以前那麼好了?”
這種狀況在戀愛中其實很常見。
很多談了一段戀愛的女生經常會問我:“老師,為什麼男人追到手之後就對我冷淡了 ?”
其實很簡單,這裏就涉及到一個付出值和期望值管理的問題。
簡單來説其實就是把握好愛情中的“度”。
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過猶不及”。
意思是説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合適的。
我們就拿《心動的信號》中的嘉賓陳延迪和姚沐希來説。
面對自己一見鍾情的姚沐希,陳延迪從一開始便極盡所能地去照顧她。
甚至於去“討好”她,恨不得把自己全部的愛都給她。
他幾乎每天都佔領廚房為姚沐希做早餐和晚餐,完全忽視了其他人。
那天倆人一起出去約會,他親自給姚沐希準備便當。
在米飯上用便利貼刻了一些字,告白姚沐希,並且只做了姚沐希一人份的便當。
他的想法從第一次選擇心動對象的時候,目標就從來沒有變過。
他的世界裏似乎只有姚沐希,甚至“看不見”明顯為他心動的另一位女嘉賓鄭琴心。
這種做法是不是有點太偏激了呢?
面對喜歡的女生表達愛是很重要的。
但如果不注重表達方式的話,對方感受到的壓力可能比愛都多。
身為觀察嘉賓的張翰在採訪時也説道:“我佩服迪迪賭上自己所有的運氣,但他真的愛得很傻。
因為在愛情裏面,除了需要感性外,理性也必須並存。”
面對男生這樣狂熱的追求,很少有女生能夠抵禦得了。
而姚沐希也確實從一開始喜歡男二,到後來慢慢地對他產生好感。
但是,如果像他這樣一開始給得太滿了。
即使最後希希選擇了他,他們的愛情基礎也是不好的。
一方面,男生沒有把握好自己的付出值。
給的太多了,到後面女生就會覺得你對我所有的好都是理所當然的。
就不會那麼珍惜他們之間的感情。
另一方面,女生的期望值大都是越來越高的。
兩個人走到一起之後,當彼此之間的感情趨於穩定之後。
男生付出的肯定不會那麼滿了。
到那時女生心態就會失衡,會理所應當地覺得你沒有原來對我那麼好了。
特別是在一起一段時間之後,無可避免地會走到磨合期。
你們會經歷無數次的爭吵、溝通、試探、改變。
會不可避免地產生這樣“你之前不是這樣的”想法。
會覺得彼此都滿足不了對方的期望。
因為把握不好這個度,這個時候很多情侶很容易走到分手的邊緣。
在這一點上,上一季的大師兄趙琦君就做得很好。
大師兄也是一開始就對女嘉賓凱雯產生了好感。
但他在對凱雯持續表達好感的同時,也會像朋友一樣關心身邊別的嘉賓。
而不是就好像在凱雯身上蓋上了自己的專屬印章一樣。
凱雯跟別的男生約會,他雖然會吃醋,但是不會在凱雯面前甩臉色。
他沒有像陳延迪一樣,一開始就“投入太猛”,而是慢慢地去表達自己的愛。
讓對方感覺到自己對她的愛是一天一天遞增的。
而倆人在現實生活中也成為了一對,凱雯微博上秀的全都是對方的好。
她看到的更多的是對方的閃光點,所以可以感受到對方更多的愛。
感情中一定要拿捏好一個“度”。
在這個“度”中你們慢慢相愛,把日子熬成詩一樣的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