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我國易地扶貧搬遷人口人均純收入大幅超過脱貧標準

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國家鄉村振興局、民政部、人社部、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對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進行了調度。調度結果顯示,各地後續扶持工作有力有序推進,各集中安置點配套設施持續提升完善,有勞動力的搬遷家庭基本實現一人以上就業,搬遷人口人均純收入已大幅超過脱貧線,基層治理和社區服務體系逐步健全,搬遷羣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

配套設施持續提升完善。目前,各地已圍繞3.5萬個集中安置點配套建成中小學和幼兒園6100多所、醫院和社區衞生服務中心1.2萬多所、養老服務設施3400餘個、文化活動場所4萬餘個,已建成農牧業產業基地或園區8300餘個、扶貧車間10000餘個、商貿物流產業基地或工業園區460餘個、旅遊產業發展項目1000餘個。

就業幫扶紮實推進。全國已有395.3萬易地搬遷脱貧人口實現務工就業,基本實現有勞動力的搬遷家庭1人以上就業。16個省份務工人數比去年增加,貴州、四川增幅較大,分別增加11.2萬人和2.7萬人。從區域分佈看,縣外務工人口占比高於縣內務工人口。其中,縣外務工217.4萬人,佔比55%;縣內務工177.9萬人,佔比45%。四川、湖南、重慶、湖北四省份縣外務工佔比較高,均超過60%;新疆、青海、西藏三省份縣內務工佔比較高,分別為89.3%、84.4%、82.1%。

搬遷人口人均純收入已大幅超過脱貧標準。2020年,全國易地扶貧搬遷人口人均純收入為10493元,大幅超過脱貧線。其中,福建、安徽人均純收入較高,分別達到15198元和12972萬元。從收入構成來看,搬遷人口工資性收入佔比較高。全國搬遷羣眾工資性收入佔65.0%,轉移性收入佔16.8%,生產經營性收入佔16.2%,財產性收入佔2.0%。

社區治理體系逐步健全。全國3.5萬個集中安置點目前已成立1541個基層羣眾自治性組織,其中村委會562個、居委會979個。圍繞公共秩序、環境衞生、鄰里互助、婚喪禮俗等羣眾密切關注的事項,已有544個村委會制定了村規民約,佔新設立村委會的96.8%;有965個居委會制定了居民公約,佔新設立居委會的98.6%。有81%的集中安置點按照每百户30平方米的標準,建設了以黨羣服務中心為基本陣地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

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實現全覆蓋。按照《關於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的指導意見》要求,各級鄉村振興部門將易地搬遷羣眾納入防止返貧動態監測重要內容。目前,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已實現960萬搬遷羣眾全覆蓋,共識別脱貧不穩定人口19.4萬人,佔比超過2%。

金融支持後續發展力度明顯增強。國家開發銀行累計審批後續扶持貸款項目216個,輻射156個縣的2343個集中安置點,包含77個3000人以上特大型安置區、73個800人至3000人大型安置區,投放金額541.2億元,其中2021年投放金額70.9億元。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累計審批後續扶持貸款項目596個,覆蓋有易地搬遷任務的22個省(區、市),審批貸款金額1321.55億元,投放金額811.47億元,其中2021年投放金額169.89億元。

來源:國家發改委微信公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12 字。

轉載請註明: 國家發改委:我國易地扶貧搬遷人口人均純收入大幅超過脱貧標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