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這樣的煩惱,同樣的一件事情,在家裏,媽媽不讓做,去問爸爸,爸爸説可以。我們家曾經就有很多這樣的煩惱。
我女兒要看電視,我覺得不行,爸爸覺得沒關係,小孩都喜歡看電視;她放學了想去超市逛逛,我覺得沒必要,又不買什麼,爸爸覺得小孩子嘛,想逛就逛逛唄;晚上寫我額外佈置的作業,寫多了不耐煩,我認為必須寫完,爸爸覺得這麼小,沒必要給她弄得壓力很大。等等等等。
這樣父母之間就容易不愉快,有紛爭。
孩子並不喜歡大人吵架,他只是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已。父母之間對孩子要求的不同反應才是問題的根源。
應該是很多家庭像我家這樣的情況,爸爸媽媽一個是老好人的角色,另一個則是嚴厲的規矩制定者。扮演老好人的一方態度越柔和,另一方就越會覺得自己要嚴厲一點,否則孩子大了不是要造反了。這樣矛盾就產生了。
於是,大人開始爭吵,都據理力爭,互相責備對方,他們的潛意識裏都已經認定孩子是爭吵的導火線,並默默埋怨孩子挑起事端。孩子看到大人因為自己吵架,也會懊惱,但是他還不會適當地去表達自己,於是就是一團糟。不但問題沒有解決,還會引發更多不愉快的事情。
孩子天生就知道自己是爸爸媽媽生的,自己是爸爸媽媽的各一半組成,當我們在批評自己的老公或者老婆時,孩子會覺得自己身體的一半也在受另一半的責罵,這樣,次數一多,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就會受損。
或許,孩子還會想,我的一半來自爸爸,但媽媽剛剛説爸爸是個沒用的傢伙,那麼媽媽還會愛我嗎?如果媽媽不喜歡爸爸了,那我是不是也不能喜歡爸爸了。
你可能覺得,這想多了,我們只是鬧了點小矛盾而已,誰説我們感情不好。或許你認為偶爾的吵架不會影響夫妻感情,但孩子不這麼認為。
當孩子看到父母因為自己吵架時,他是會比較擔心失去其中一方,他會歸結到自己身上,並自責不已。這種情緒和想法是很不好的,因為孩子的基本需求之一——安全感收到了侵犯,這會在其他方面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他們可能會在學校和小夥伴爭吵、打架,不合羣。他自己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這樣,而家長也不會把孩子打架的事情同之前的大人之間的吵架聯繫起來。
所以,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責對方,那樣受害的都是孩子。
當然,如果有時候因為情緒失控,還是沒有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但我們一定要做到,在孩子面前和好,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安全感足的小孩才會更好管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