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那些寧願‘燒掉毛毯也不給中東難民’的歐洲人,正在為烏克蘭難民募捐。”
北京時間4月12日,半島電視台英語頻道(Al Jazeera English)臉書賬號分享了上述摘要,該評論文章題為《為什麼歐洲突然對幫助難民如此感興趣?》,直指“膚色”成了影響歐洲人對難民態度轉變的重要因素——“那些看起來像‘歐洲人’的人在這個大陸找到了團結和安全,但其他人看到的往往是排斥和暴力”。
文章作者是卡羅琳娜·奧古斯托瓦(Karolína Augustová),她來自對烏克蘭難民張開懷抱的捷克,是英國阿斯頓大學和經濟與社會研究委員會(ESRC)聯合培養中心的博士後研究員。
3月25日,半島電視台評論板塊發佈了奧古斯托瓦撰寫的這篇文章。
文章稱,俄烏衝突升級後,歐洲國家迅速採取行動,為逃離烏克蘭的難民提供支持。歐盟更是在創紀錄的時間內同意啓動歐盟臨時保護指令(TPD),為數百萬難民提供臨時保護,包括最長3年的居留許可以及獲得就業和社會福利的機會。
在此過程中,即使是歐盟中歐、東歐成員國裏那些極右翼、明確反移民和反難民的政客們,也開始“聲援”烏克蘭難民了。
作者稱,作為捷克公民,她看到烏克蘭難民得到捷克和其他歐盟國家的支持,本來很欣慰和自豪,但作為多年來研究歐盟國家邊境移民和暴力問題的學者,她不禁要問:“為什麼歐洲人現在對難民如此同情?為什麼他們不在乎其他位於歐盟國家邊境、同樣需要幫助的人?”
事實上,歐洲對此次烏克蘭危機的反應已經清楚地表明,歐盟東部成員國的難民政策受到了種族主義和其他因素的影響。
例如,自2015年以來,匈牙利、克羅地亞和波蘭一直在邊境強化軍事管理,以阻止來自中東和其他地區的難民進入其領土。這些政策還受到了歐盟的支持,歐盟委員會向這些國家提供數百萬歐元,以便他們能夠加大力度攔截所謂的“非法移民”,被拒之門外的人包括來自敍利亞、阿富汗和也門的難民。
作者稱,她在歐盟成員國的邊境遇到了無數無法通過合法途徑尋求庇護的難民,其中很多人稱受到了歐盟邊境巡邏工作人員的暴力對待、折磨和性虐待,更被偷走財物。
這些人的種種遭遇與烏克蘭難民得到的待遇產生了鮮明對比。
文章稱,這種態度轉變不僅發生在政府層面,歐洲媒體和歐洲普通公民亦是如此。許多以前拒絕與難民接觸、反對維護難民權利的人,如今親自跑到所在國家的邊境歡迎烏克蘭難民。
作者稱,就連她的捷克鄰居也在盡全力幫助進入捷克的烏克蘭難民找到家的感覺,而此前,這家人聲稱“寧願燒掉舊毛毯,也不願把它們給非歐洲移民”。
文章認為,這種態度的對比一方面是因為這些歐洲人真的同情烏克蘭人,也怕烏克蘭的危機威脅到他們自己,畢竟烏克蘭離他們近;但另一方面,“膚色”就是重要原因——“那些看起來像‘歐洲人’的人在這個大陸找到了團結和安全,但其他人看到的往往是排斥和暴力”。
4月12日,半島電視台英文頻道臉書賬號分享了這篇半個多月前發佈的文章,隨後引發了大量討論。
有外國網民諷刺稱:因為在歐洲人眼裏,藍眼睛、金頭髮的同伴才是難民。
“別被他們騙了。他們可不是文明世界,相反,他們的行動就靠刻薄的天性和帶有偏見的媒體在推動!”
“種族主義和偽善。”
還有人提到:“種族隔離仍然存在,因為正如我們所聽到的,生活在烏克蘭的非洲人並沒有得到優先幫助。”
此前,來自非洲國家和印度的在烏留學生曾控訴稱,俄烏衝突升級後,困在烏波邊境的他們被區別對待,烏克蘭軍警阻止他們離開,有的留學生甚至遭受毆打。
當時就有外國網民發文嘲諷:“按照歐洲白人至上主義劃定難民等級:第一等:白人;第二等:貓狗;第三等:黑人和棕色人種。”
美聯社3月底報道稱,俄烏髮生軍事衝突後,大約有400萬難民在烏克蘭鄰國流亡,烏境內還有650萬人流離失所。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