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伊文化交流生生不息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伊文化交流生生不息

阿明近照

阿明(Bazrafshan Amin)是伊朗“80後”青年漢學家,北京語言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博士,曾供職於伊朗駐華大使館和德黑蘭大學外國語言文學院,現任德黑蘭大學孔子學院伊方院長。阿明不僅對中國古代哲學有濃厚興趣,更把大量精力放在中國文化普及上。近日,就中伊兩國文化交流等話題,阿明接受了我們的採訪。

問:伊朗與中國交往密切,兩國文化交流史上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事例?

阿明:11世紀後,伊朗與中國不斷有人員交流往來,留下了很多珍貴的中國遊記。其中最有名的一部是1419-1422年訪問明朝的使團成員蓋耶素丁撰寫的《沙哈魯遣使中國記》。在這部遊記中,蓋耶素丁詳細記載了使團所經各地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法律制度、風土人情、宗教文化等內容,對我們研究中伊交流史很有幫助。我還讀過一本波斯語譯著,名叫《中國史料記載中的伊朗》,內容橫跨1700多年,讀來引人入勝。在中國史料中,伊朗人多以高鼻深目、身着傳統服裝且長於經商的形象出現。時隔千載,這些特質在現今的伊朗人身上有跡可循。我希望伊朗能多出版這樣的書,也希望這些有關中伊兩國交往的史料為更多伊朗人瞭解和研究。

問:據你所知,哪些伊朗人為中伊兩國文化交流作出過突出貢獻?

阿明:有兩位伊朗著名詩人,通過自己的詩篇讓伊朗人更加了解中國。一位是13世紀的行吟詩人薩迪,他的足跡遍佈亞非許多國家和地區,其中就有中國新疆的古城喀什噶爾(喀什)。薩迪在他的代表作《薔薇園》第五章中記載了他在喀什噶爾大清真寺與一位相貌不俗的童子的故事。童子早聞薩迪詩名,一直十分仰慕,聽説有客從波斯來,便請他用波斯語朗誦薩迪詩歌。直到薩迪離開寺廟時,童子才始知來者居然就是薩迪本人,於是便想留他再盤桓些時日,但薩迪婉言謝絕了。這個故事直到現在還在當地流傳。另一位是14世紀的詩人哈菲茲。他在愛情詩中常把愛人比作中國美人,比如有這樣兩句詩:“我的心肝已經鮮血流淌,/這是我應得的報償,/因為我把情人的秀髮,/錯誤比作華夏美人一樣”,“我這顆到處遊蕩的心,/自從投到她的‘秦’髮間,/就不想從這漫長的旅途,/再返回它的故地和家園”。詩中的“秦”就是指中國,中國人往往就是美人的代稱。

問:這些歷史上為中伊交流作出貢獻的人物都十分值得我們紀念。包括你在內的許多譯者也在這條道路上不懈努力,能否談一下你的翻譯經驗以及對兩國文化交流的建議?

阿明:我曾組織了一個翻譯團隊,翻譯了張文宏醫生的書和中國抗疫方面的宣傳視頻,讓伊朗社會了解中國抗疫經驗。對伊朗普通民眾來説,我認為應多譯介一些這樣的圖書,比如我們都知道中國的智能手機在國外十分暢銷,中國的高鐵運行速度快、安全便捷,伊朗人對這些很感興趣。此外,翻譯文化與哲學類著作也十分重要,有助於我們瞭解、親近彼此的思想和心靈。

問:眾所周知,文化翻譯是個艱辛的工作,你在翻譯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一些難題或困惑?

阿明:我在為伊朗普通讀者翻譯中國哲學和歷史著作時就遇到了很多困難。與專業研究者不同,普通伊朗讀者對中國文化了解較少,因此我在翻譯時必須要注意區分目標對象。比如儒家經典中“孝”“禮”“中庸”等概念,在主要面向學者的學術性翻譯中,我會更多采用音譯法來翻譯這些概念,這樣既不會妨礙他們的理解,也使譯文更忠實、準確。而如果是普通讀者呢?我就得儘量在波斯語中尋找含義相近的詞彙進行翻譯,並在註釋中進一步詳細解釋這些概念。有時候,相比翻譯,做註釋更難。在翻譯温海明的《中國哲學思想》時,我必須對其中涉及的儒、墨、道、法等先秦諸子百家的觀念加很長的註釋,否則一般讀者讀起來會不知所云。而很多核心概念不容易解釋清楚,比如“禮”,它既指一些具體的制度規範,也代表了儒家的道德理性和政治理想,一個小小的註釋無法闡明它的豐富內涵。在翻譯歷史術語時,我同樣要註上許多説明性文字。寫註釋是我感到最困難的地方。但這樣的工作是有意義的,不僅我自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更深入了,更讓許多伊朗讀者對古老的中國文化產生了興趣。作為伊朗青年一代的漢學家,我希望能接過先賢的接力棒,為促進兩國文化交流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北京語言大學文學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89 字。

轉載請註明: 中伊文化交流生生不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