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全球生態治理,未來一代COP15發聲已準備好

中國青年報客户端昆明10月1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馬子倩 張藝)過去4年,有100多萬名90後青年參與到新疆阿勒泰地區野生動物河狸的保護中來,這個數字令項目發起人、90後自然保護工作者初雯雯一度感到驚訝。

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開幕式上,作為青年代表發言的初雯雯流露出對自然保護事業的滿滿信心。

青年在未來全球生態治理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本次COP15召開期間,幾乎每一個議程都能看到青年的身影。

參與全球生態治理,未來一代COP15發聲已準備好

10月12日,COP15大會新聞中心內,“國際優秀青年眼中的環保與節能減排”主題“雲採訪”活動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馬子倩/攝

COP15開幕式上,20歲的中國雲南姑娘施曉悦向全世界講述了哈尼梯田人與自然和諧之美;部長級全體會議的專題討論環節,土著青年代表約瑟法·陶利呼籲各利益攸關方重視土著人民和當地社區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能力;在新聞中心,不同背景的5位中外青年,同屏交流各自在生態環保和節能減排領域的經歷和經驗,向國際社會傳遞出來自“未來一代”的智慧和力量。

參加COP15的四川姑娘徐旖旎目前在一家諮詢投資機構擔任綠色金融分析經理。經歷過2008年汶川地震的她強烈感受到在自然災害面前,人類顯得如此渺小。帶着對自然和地球的未知,徐旖旎選擇了地質學和環境工程學的學習。

在外留學期間,徐旖旎多次參與學校組織的野生動物保護活動,從非洲到南美洲,從肯尼亞到家鄉四川成都,很多野生動物棲息地都留下了她的足跡。徐旖旎説,國內外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環境治理重視度不斷提高,這令她感到興奮和感動,希望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環境保護做更多的事情。

來自羅馬尼亞的邱天美上大學時接觸到“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後來,她在多個領域工作過。鑑於目前很多人對環境保護還沒有系統性地思考和了解,邱天美開始選擇研究環境心理學,既關注物理環境,也關注社會環境,並希望由此推動跨領域的合作和創新,更有效地助力解決環境問題。

這些年輕人在積極為全球生態治理貢獻自己力量的同時,也希望與更多同齡人攜手同行。來自俄羅斯的奧莉,正在從事與推動環保領域國際合作相關的工作。她形容自己現階段的工作目標,是激勵更多年輕的同齡人參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推進。

清華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大三學生程浩生和另外8名致力於環保的年輕人在家鄉澳門運營社團“世望屋”,舉辦活動向公眾推廣相關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知識,並與澳門本土的大企業合作,提高企業履行低碳排放等社會責任的意識,同時撰寫澳門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希望為當地政府和企業的決策提供參考。

程浩生笑着説,同學們都知道,只要和他一起出門,就一定得帶水瓶;一起吃飯,就一定要光盤。

參與全球生態治理,未來一代COP15發聲已準備好

10月11日,清華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程浩生參加COP15大會開幕式 受訪者供圖

本屆COP15大會東道國——中國的綠色發展也成為中外青年討論的熱點。

美國小夥李靖亞正為促進世界“脱碳”進行相關研究和實踐,他提到,太陽能板電池、風力發電機等很多與新能源相關的設備,都需要依靠中國工廠生產。中國為世界綠色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同時擔負着全球綠色發展的重要責任。

對此,邱天美持有相同的觀點。在她看來,中國政府的政策支持、中國豐富的資源以及中國民眾的積極意識,都意味着中國將在可持續發展領域不斷給全世界帶來驚喜。初雯雯則面向全世界表示,“很幸運能夠生活在這樣一個青年得以施展志向,國家大力支持自然保護的偉大時代。

“在自然環境惡化和生物多樣性流失面前,年輕人遭受的損失最大,他們急切地呼籲變革,他們也在調動資源,為所有人打造更可持續的未來。”10月12日,出席COP15領導人峯會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視頻致辭的最後,特別強調了年輕人正日益成為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建設者和受益者。

本次COP15通過的《昆明宣言》也專門提到,在執行 2020 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框架中,要使包括青年在內的其他相關利益攸關方能夠充分和有效參與。挪威駐華大使白思娜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年輕人代表着未來,他們成長於信息時代,有能力使用新的科學技術來研究和解決全球性挑戰,必將是未來社會變革的領導者。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17 字。

轉載請註明: 參與全球生態治理,未來一代COP15發聲已準備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