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快評 | 別讓“掃碼點餐”綁架消費者

以前去餐廳吃飯,服務員會送上菜單,現在送上的,則往往是一句“可以掃碼點餐哦”。消費者如果要求看紙質菜單,有時還會遇上“我們沒有紙質菜單”的尷尬,“可以掃碼點餐”實際上成了“必須掃碼點餐”。商家通過點餐獲取用户信息後意欲何為?老年人不會掃碼點餐該如何吃飯?南京市消協回應,消費者可以拒絕掃碼點餐,餐廳要方便各個年齡段的消費者。

新民快評 | 別讓“掃碼點餐”綁架消費者

圖片來源:東方IC

掃碼點餐方便了商家,卻未必方便消費者,還會帶來困擾。所謂“掃碼點餐”,不是掃了碼就能點,或是要求關注商家公眾號,或是要求同意獲取個人信息,如頭像、暱稱、位置信息、手機號碼……本來,消費者打開菜單就能點餐,現在什麼還沒吃到,先授權出去一堆個人信息,也不知道商家會派什麼用場。消費者不僅被迫成了大數據的一部分,還要擔心信息會不會泄露。

對老年人來説,掃碼點餐就更不友好了。不僅字體和圖片都更小,不少老年人還會遇到“技術壁壘”,不知道怎麼操作。去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其中提到:在各類日常生活場景中,必須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充分保障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困難的老年人的基本需求。這一要求,應該得到更大力度的落實。

就像移動支付一樣,掃碼點餐如果只是增加了一種選擇,沒人會説不好,但如果它成了唯一的選擇,剝奪消費者選擇其他支付方式或點餐方式的權利,那就成了一個問題。也許有人會説,可以去其他餐廳吃飯嘛。的確,以個人經驗來説,保留人工點餐服務的餐廳仍然有很多,但如果不對強制性掃碼點餐提出質疑,並採取一定的實質性措施,我們可以選擇的範圍會不會越來越小?

消費者的選擇權和個人信息安全,以及老年人的就餐便利,不應該被“必須掃碼點餐”綁架。技術是為了方便人們的生活,為人們提供更多選擇,而不是相反。如果一項技術應用只是單方面給商家帶來好處,對消費者更多是不便和困擾,就理應得到反思。

紀玉/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88 字。

轉載請註明: 新民快評 | 別讓“掃碼點餐”綁架消費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