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廣場原先又小又破,幾次擴建拆除不少建築,曾惹梁思成不滿
所有到北京遊玩的人,必然要去的一個地方,就是天安門廣場。高大的天安門城樓矗立在正北方,西邊是人民大會堂,東邊是國家博物館,圍起的廣場佔地面積44萬平方米,可謂氣勢恢弘。其實,天安門廣場最初並不是這樣氣派,這也是經過數次大修擴建後才擁有的模樣,那麼你知道過程是什麼樣的嗎?在新中國建立之前,天安門前可沒這麼寬敞,只是一個T型的區域,僅供皇室舉辦慶典之用,可容納的人數也不多。而且,經過連年的戰爭,年久失修的天安門滿目瘡痍,城牆破損,雜草叢生,周邊的環境也極為惡劣,鳥鼠亂竄,垃圾遍地,根本沒有絲毫的皇家氣派。北平解放後,國家開始考慮開國大典的問題,於是召開了代表會議,提出了修整天安門以及廣場的議案。議案通過之後,就開始了緊鑼密鼓地施工工作,在較短的時間內,修補了城門樓,填平了周邊的大坑,清掃了附近的垃圾,給開國大典塑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當然,僅僅做這些是不夠的。建國後的幾年裏,人們又大改了天安門,拆除或挪移了部分建築,給廣場騰出了好大一片場地。譬如1950年,為了讓遊行隊伍有足夠的場地遊行,人們將天安門前的華表和石獅子都平移了6米,據説此舉當年還引起了梁思成的不滿。1954年,為了拓寬廣場場地,人們又拆除了中華門、長安門,以及其他周邊建築,同時又在廣場中央建起了人民英雄紀念碑。1958年是一次大改,應毛主席的要求,人們拆除了中華門、廣場的舊紅牆,以及棋盤街,讓廣場一下子擁有了44萬平方米的面積,足足是俄羅斯紅場的9倍之大。這次改造是天安門廣場首次大規模擴建,幾乎讓此地徹底大變樣,過去的廣場和新的完全是天壤之別。1976年,偉人毛主席離世,天安門廣場上又修建起了毛主席紀念堂。自此,算是將天安門廣場徹底改造完。值得一提的是,天安門廣場能在數次改建過程中越變越好,除了要感謝盡職盡責的工程師們之外,還得感謝所有參與建設的羣眾百姓們。這幾次改造費時費力,但他們幹得熱火朝天,硬是在極短的時間內,保質保量地完成了任務,讓全新的天安門廣場出現在世人面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44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