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42號車庫
7 月 5 日,高合通過線上的方式,正式亮相了 HiPhi Z 的量產版車型。同時高合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丁磊,在這次線上的説明會上,也公佈了高合第二款車型 HiPhi Z 的售價區間為 60-80 萬。
等等,我們看看高合的第一款車型 HiPhi X 的售價,是在 57—80 萬。這不是完全重合的售價區間嗎?高合在第二款車型上,既沒有追求特斯拉蔚來式的從上而下打法,也沒有像理想一樣不斷向上探索,為什麼要做一個款售價區間基本一致的車型呢?
以 GT 之名
高合給 HiPhi Z 的定位是 GT,代表着「Gran Tourismo」,這是意大利語,意為「偉大的旅行」。在上世紀 50 年代後, 這個意大利的詞彙,開始在英文世界中流行,最終變成了 Grand tourer。
GT 車型的最大特徵是豪華,同時性能強勁,另外在舒適性上也有很好的表現。我個人認為,外觀線條的流暢,也是一個必要的特徵。比如 1955 年的梅賽德斯-奔馳 300SL、1960 年瑪莎拉蒂 3500 GT、1963 年的阿斯頓馬丁 DB5,這些都經典 GT 車型。
既然高合 HiPhi Z 定位為 GT,那我們就來看看,高合是怎麼做 GT 的。
首先,在尺寸上,HiPhi Z 的變得又扁又長,它的長寬高分別為 5,036、2,018、1,439 mm, 軸距 3,150 mm。而上一款轎跑型 SUV HiPhi X 的長寬高分比為 5,200、2,062、1,618 mm,軸距 3,150 mm。可以看到在高度上變化很大,這也符合轎車的定位,而從相同的軸距也能看出,Z 與 X 應該同屬於一個平台。
在 HiPhi Z 上,高合將 HiPhi X 上標誌性的 NT 展翼門,也移植到了 HiPhi Z 上。可能受限於車輛的縱向高度,所以後門並沒有採用 HiPhi X 上的上下分體設計,而是保留了前後車門的對開門設計。而為了讓沒有門把手的車門,在開啓的動作上更加智能細膩,高合引入了 10 cm 級定位的 UWB 超寬帶無線通信技術,可以更好地控制車門開啓的時機和角度。
既然是 GT 車型,那 HiPhi Z 關於操控的硬件,高合也帶着誠意而來:
標配全鋁前雙叉臂、後五連桿,外加空懸和 CDC;
後輪轉向雙向角度最大 13.2,轉彎半徑 5.7 m;
IVC 整車動態控制系統。
相比於同樣軸距的 HiPhi X(分別為 10 和 5.8 m),HiPhi Z 有了小幅提升。另外,為了提供更好的空氣動力學效果,HiPhi Z 將 AGS 主動式進氣格柵與外格柵合二為一,可以與尾部的主動式空氣懸浮尾翼一同工作。尾翼在車速達到 80 km/h 時,可以自動開啓,增加下壓力。
同時,高合將 HiPhi Z 的 22 寸的輪轂,設計成了軟性輪轂嵌件,可以自己拆卸更換,保護輪轂。在説明會展示的車型,搭載了米其林 Pilot Sport EV 專用輪胎,尺寸為 285/40 R22。是一款高扁平比寬胎,偏向於性能取向。
高合的音響系統,沒有直楞地採用多揚聲器和大功率路線,而是選擇和 Meridian 英國之寶合作,在 23 揚聲器和 1,920 W 功率的基礎上,共同調製。非常期待實際音感。
量產概念?
去年末,高合第一次亮相了 HiPhi Z 的概念車型,雖説是概念,但高合稱,要將其中的 95% 進行量產。此次亮相的 HiPhi Z,盡數落地了概念車幾乎所有的功能和設計。
星環 ISD 光幕
外觀上,其實最有特色的就是把 HiPhi X 上的交互燈組擴展到了車門上,由 1,314 顆 LED 組成了側門 ISD 智能交互燈,前後門貫穿的陣列 LED 可以逐行逐列顯示語句。側門與車頭車尾的交互大燈,共有 4,066 顆 LED 燈組,一同組成了環繞整個車體的「星環 ISD 光幕」。
在發佈會的演示中,我看到車輛不僅可以通過環繞車身的燈帶,進行擬人化地顯示,比如頭燈顯示眼睛。還可以聯通對外的音響,直接呼喚你的名字,或者是稱讚你的女伴等等。這又引起了我的好奇,這台車可以感知到靠近非車主以外,其他乘員的性別嗎?
當然,PML 可編程智能大燈也迭代到了第二代,可能是考慮到用户對這個功能喜愛有加、使用頻繁,所以特意使用了新一代風冷模組來增強散熱,同時把模組集成度進行了提升。
HiPhi Bot
在 HiPhi Z 概念車上,我們看到最炫酷的,應該就是這個支持自動調節角度的 HiPhi Bot 了。
它背後的機械結構,是一個支持 8 向調節,有 4 個自由度的機械支架。HiPhi Bot 作為交互核心,支持聽聲辨位。從演示的視頻中看,反應非常靈敏。高合官方也給出了數據:
前後移動,1 秒到位;
橫豎屏切換,2 秒完成;
前後左右高頻擺動,3 次/秒。
這種體驗相比於蔚來 NOMI 這種擬人化的思路,其實來得更加震撼,因為這是一塊中控屏,在整個向你轉動。當然,我比較好奇,這個機械機構的防夾設計和抗阻識別能力。而在 HiPhi X,高合已經把 HiPhi Play 玩兒非常溜了,在 HiPhi Z 上,這個 HiPhi Bot 的加入,勢必會將可玩性進一步提升。
而 HiPhi Z 的車機,將採用 EPIC 的虛幻引擎進行開發,所以我可以期待一下,高合車機在流暢度和 3D 渲染方面的提升了。
其實仔細觀察 HiPhi Z 的內飾,HiPhi Z 的方向盤變成了一個正圓。同時,高合將 HiPhi X 方向盤上的觸控板,在 HiPhi Z 上更換為了觸控按鍵。同步,為了增強座艙的「艦船」感覺,高合甚至用上了水晶檔把在中控。再加上門板麂皮鐳雕打孔透射出的氛圍燈、以及儀表台採用雙層雙色注塑工藝(2K 工藝)與高透度燻黑材料結合的氛圍燈,都在用力烘托「艦船」的感覺。
輔助駕駛
在 HiPhi Z 的感知硬件上,高合同步跟進主流配置,總共有 32 顆傳感器,算力平台為 Orin-X;
1 顆激光雷達
8 顆感知+4 顆環視
5 顆毫米波、12 顆超聲波
DMS 攝像頭
脱手檢測傳感器
高合官方稱,配合高精度地圖與定位模塊,前向最大探測距離可達 250 米。高合也對他們的高階輔助駕駛軟件的時間線有了明確,智能召喚、紅綠燈識別、目的地導航自動輔助駕駛、家庭區域自動泊車輔助,這些功能,會在 2023 年,高階輔助駕駛功能會陸續上線。而且在高合的演示畫面中,我還看到了交互燈組,參與了整個這些輔助駕駛功能對外的展示。
電池
HiPhi Z 搭載了採用 CTP(Cell to Pack)技術,電池包容量為 120 kWh,可以提供 CLTC 續航 705 km。
再次解釋一下 CTP 技術,現在最主流的電池封裝,一般按照 CTM(Cell to Module)流程,遵循是「電芯-模組-電池包」最後到車身底盤,這樣的三級裝配流程。而 CTP 就是拿掉了這三級中的模組,可以進一步給電池包塞進去更多的電池。
在 HiPhi Z 上 的效果就是,在同樣的軸距下,HiPhi X 是 97 kWh 的電池,而 HiPhi Z 是 120 kWh 的電池,而且 HiPhi Z 還是個轎車。
在説明會上,高合還特意提到了這款電池的安全性。採用了消防噴淋的理念,使用熱管理系統的冷卻液對異常電芯定向噴淋,提升了電池包的安全性。
CTP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車輛的扭轉剛度,而高合直接在前艙的位置,增加了一條支撐梁。
一般的支撐梁是連接左右的懸架塔頂,可以提供一個橫向的支撐,很多車都有以橫拉桿將左右輪罩連接在一起來提升剛度。大部分車企,用的是簡單形狀的鋁管或鋼管,兩點連成一線。HiPhi Z上,高合將這兩點,擴展成了一個叉臂鋁鑄件,不但將兩個輪罩進行了連接, 還通過與車艙的連接,形成了一個更穩定的三角形。
高合官方的數據是,局部剛度增加 20-50%,而 HiPhi Z 整車的車身剛度,也達到了 34,900 N·m/deg。
寫在最後
大致梳理完高合第二款車型 HiPhi Z 的信息,可以看到在很多地方,是對 HiPhi X 的優化和補足。我們回到開頭的問題,高合為什麼要這麼做「雙旗艦」?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高合在真正的高端純電市場,已經有了不小的品牌號召力,這點不管是從高合自己發佈的銷量消息,還是橫向對比這個價位的競品,都是如此。
而在真正的高端市場耕耘了這麼久,高合回頭才發現,國內的新勢力,剛剛開始集體衝鋒 30-50 的價格高低。而 50-80 萬區間,並沒有什麼直接的競爭對手。那麼,這個時候再推出一款售價齊平的旗艦,用已經熟悉的套路,將產品打磨得更好,來進一步佔據這個藍海市場,不是順理成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