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6.9級地震,為何千里之外的江浙滬有震感?

現代快報訊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09月18日14時44分在台灣花蓮縣(北緯23.15度,東經121.30度)發生6.9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這次地震,江浙滬一帶均有感,其中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等地部分高層建築震感明顯。

台灣6.9級地震,為何千里之外的江浙滬有震感?

台灣地震,江浙滬一帶有感

“當時,我躺在牀上,一陣眩暈,還以為自己生病了。然後發現,衣櫃裏的衣服在晃,牆也在晃。我心想,不對頭,是地震!”黃女士家住南京河西夢都大街紫暉時代廣場26樓,因為震感強烈,她和丈夫倆一口氣從家裏跑了出來。跑下樓,黃女士發現,也有人和她一樣跑下樓的。小區裏,三三兩兩的人。”我們小區羣裏,大家都在説,15樓以上的,震感都比較強烈。”

浦口區高層住宅樓的嚴女士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家裏燈具晃動得厲害,時間還不短。”

台灣6.9級地震,為何千里之外的江浙滬有震感?

和黃女士一樣,浙江也有不少人跑到了樓下。微博上,“杭州在晃,光速從14樓跑到樓下”“杭州16樓及時跑出”“晃得我頭髮暈,嚇得我趕緊下樓了,座標西湖區15樓”……

台灣6.9級地震,為何千里之外的江浙滬有震感?

現代快報記者瞭解到,地震後,福建廈門、泉州、福州等震感明顯,廣東、浙江、上海、江蘇部分地區亦有震感報告。微博上,大家分享着感受:“蘇州28樓有震感”“無錫28樓有震感”“在常州晃得頭暈”“蘇州也有,我還以為貧血犯了,但男朋友也一起感覺到了。”

相距1000多公里,為何有感?

從9月17日開始,截至目前,台灣地區共發生5級以上地震5次。其中,9月17日台灣台東6.5級地震和9月18日台灣花蓮6.9級地震,造成江蘇省部分地區有感,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等地部分高層建築震感明顯。

為何千里之外,依然有震感?南京市地震局專家解釋説,地震波分為P波和S波。P波就是縱向波,會上下晃動,傳播速度比較快,但南京離高雄有1070公里,縱向地震波是衰減傳遞的,到南京時已經微乎其微了。而S波則是橫向波,傳遞速度相對慢,到南京時還有一定強度,市民會感覺到搖晃。

江蘇地震台高級工程師楊雲也給予瞭解釋。他説,地震發生時激發產生的地震波會引起地面振動,就可能造成有感。一般來説,地震震級越大,距離震中越近,震源深度越淺,地震動就越強,其影響範圍也就越大;事實上,江浙滬地區經常會受到台灣地區以及附近海域強震的影響。

而距離台灣地震千里之外還有較強的震感,主要因素有三個。首先,地震發生後,會有各種頻率的地震波產生,其中低頻地震波頻率與高層建築物的固有頻率更為接近,容易引起高層樓房的共振反應,所以住在高層的人們震感更加強烈。其次,和建築物所處場地條件有關,當建築物位於沉積盆地或者地表覆蓋層較厚時,由於鬆軟土層的低密度性,對地震動有顯著的放大效應。最後,震感也和人們的敏感度有關,一般情況下,在較為安靜的狀態下更加容易感受到地震。

同時,楊雲提醒大家,隨着我國抗震設防能力的不斷提高,遠方強震一般不會造成破壞,大家沉着冷靜對待,不必過於恐慌。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這是我國今年以來最大地震

台灣6.9級地震,為何千里之外的江浙滬有震感?

地震發生後,國家地震台網官方微博“@中國地震台網速報”表示,這次台灣花蓮6.9級地震是我國今年以來最大地震。據地震信息播報機器人,2022年1月1日至今,我國共發生三級以上地震533次,其中3.0級——3.9級388次,4.0級——4.9級105次,5.0級——5.9級30次,6.0級——6.9級10次,7.0級以上0次。最大地震分別是1月8日在青海海北州門源縣發生的6.9級地震和9月18日在台灣花蓮縣發生的6.9級地震。

在17日晚,台灣地區發生6.5級地震後,大小地震不斷。6月18日下午,台灣地區發生6.9級地震後,台灣氣象部門地震預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這起地震才為主震,包含17日晚上的地震以及原本預測為餘震的,都是屬於這起地震的前震。

現代快報+記者儲希豪 胡玉梅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39 字。

轉載請註明: 台灣6.9級地震,為何千里之外的江浙滬有震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