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這個大新聞,至今值得美國深思!| 參考快評

7月9日是基辛格博士秘密訪華50週年。50年前的這次訪問,不僅重新開啓中美兩國交往的大門,也揭開了中美關係改善和發展的歷史篇章,對中美兩國和世界格局都產生了極為積極深遠的影響。

50年後,中美關係又走到了關鍵十字路口,美國對華政策正經歷新一輪重構,面臨在對話合作和對抗衝突之間作出選擇。美方一方面聲稱要與中國展開競爭與對抗,另一方面又表示要與中國展開對話和合作。倘若美國有意妥善處理對華關係,不妨從歷史中尋找答案。

與50年前相比,如今的國際戰略格局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中美關係也不可同日而語。然而,歷史是最好的老師,美方仍應深思基辛格那次震驚世界的訪問,並從中獲得啓示。

美方須認識到,與中國互利共贏符合美國根本利益。50年前,美國通過與中國改善關係,撬動了中美蘇戰略三角關係,使全球戰略平衡開始發生對美國有利的變化,從而使其保持了對蘇聯的優勢。50年後,中國不是美國的敵人,美國最大的挑戰來自自己。新冠疫情在美國造成的死亡人數超過60萬,氣候變化導致美國西部數以百計的人死於極端天氣,核擴散的隱憂在全球揮之不去,這些均對美國構成威脅,卻是中美可以攜手合作之處。而且,只有中美關係穩定了,整個世界才能實現和平、穩定與發展。

美方須認識到,與中國打交道須摒棄以意識形態劃線。基辛格曾回憶説,“美國的決策者有很長一段時間,由於意識形態的定見所限制,未能體會到中蘇不和是西方國家的戰略大良機。”50年前,基辛格等人之所以能與中方一道打開中美關係新局面,就在於沒有被意識形態所拘囿。中美在1972年尼克松訪華期間發表的《上海公報》説,“中美兩國的社會制度和對外政策有着本質的區別。但是,雙方同意,各國不論社會制度如何,都應根據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等原則來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這為中美關係的持續改善和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基石。50年後,華盛頓的一些政客,試圖在處理對華關係時以意識形態劃線,妄圖在國際上掀起對華新冷戰,極易引發中美兩國戰略誤判,無疑是在開歷史倒車。

美方須認識到,尊重彼此核心關切是解決好分歧的前提。曾陪同基辛格秘密訪華的美國外交官温斯頓·洛德最近在接受《參考消息》採訪時就表示,“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中美兩國都需要明白對方的基本需求、底線、重要國家利益以及難以讓步的政策立場,並將這些問題與可以取得進展的領域以及雙方的共同利益區別對待”。50年前,中美關係之所以能夠石破天驚開新局,就在於雙方對彼此核心關切有着充分的尊重,並能做到求同存異。50年後,美方應與中方相向而行,放棄在涉疆、涉港、涉台、涉經貿等問題上大做文章的錯誤做法,尊重彼此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中美合作營造氛圍。

美方須認識到,真正的政治家應該引領輿論。50年前,當尼克松、基辛格等人着手改善對華關係時,美國輿論場的主流聲音對華並不友好。基辛格在《大外交》一書中回憶説,在當時的美國,雖然一小羣中國問題專家呼籲白宮將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席位交給北京,並且主張通過與中國廣泛接觸來緩和緊張局勢,但絕大部分的意見是反對與中國對話。然而,尼克松等人沒有被不合歷史潮流的民意所裹挾,而是憑藉政治智慧和戰略判斷,有力改變了美國的處境和世界的格局,並最終贏得了輿論支持。50年後,當對華強硬在美國錯誤地成為某種意義上的“政治正確”時,無疑是對美國當政者本色的考驗。

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這無需贅言。如今美國的對華政策面臨在對話合作和對抗衝突之間作出抉擇,但答案顯而易見,合作才是雙方唯一正確的選擇。美國當政者究竟會何去何從?全世界都在密切關注。

來源:參考消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74 字。

轉載請註明: 50年前的這個大新聞,至今值得美國深思!| 參考快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