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紐約,人們在一家餐廳的室外就餐區就餐 攝影/新華
馬曉霖(浙江外國語學院教授)
據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截至美東時間12月17日16時27分,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17149231例,累計死亡309947例。僅過去24小時,美國新增確診病例264008例,新增死亡3276例。17日無疑是一個令美國人心碎的日子,疫情死亡人數破30萬大關,不僅遠超年初預期,且看不到衰減勢頭。30萬條生命逝去,也葬送特朗普守住白宮的美夢,合成一部復調輓歌。
30萬人死亡,相當於美國朝鮮戰爭損員的6倍,越南戰爭的5倍,冷戰後所有局部戰爭和干涉行動的30倍,“9·11”恐襲的100倍!與其説這是天災,不如説是人禍,且歸咎於特朗普政府。16日,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CBS)爆料4頁材料稱,今年4月特朗普任命的衞生部科學顧問保羅·亞歷山大,曾在電郵中多次敦促威懾官員們採取所謂“羣體免疫”策略,因為“別無他法,需要建立羣體免疫,讓非高危人羣暴露在病毒中,”“嬰幼兒、兒童、少年、青年、壯年、沒有任何病症的中年人等,感染風險為零或很低……要用他們培養羣體免疫,希望他們感染而後康復”。這些內容令人十分震驚,不寒而慄。
“羣體免疫”有特定含義和引入特定條件而不能濫用,何時以及對何種流行病採取“羣體免疫”,歷來爭議較大。相關估算顯示,如果實現65%的美國人“羣體免疫”,終將死亡213萬人。回顧4月,疫情危害性、一般特徵和傳染方式已基本清晰,而且中國、日本、韓國、以色列等國的積極嚴防實踐已積累出有效經驗,即安排大規模檢測,隔離高風險地區,控制人羣流動,敦促公眾佩戴口罩並加強衞生習慣等。
然而可悲的是,特朗普政府依然我行我素,即使夏天上任的醫學顧問斯科特·阿特拉斯依然堅持“羣體免疫”説。很顯然,這種官方意見並非單純的醫學主張,而是選擇性判斷,換言之,是對特朗普反科學的政治化表態的唯命是從。美國頂級流行病專家安東尼·福奇就堅決抵制“羣體免疫”説;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更是斥責特朗普重用“偽專家”做顧問,打壓疾控中心專家權威聲音,篡改其結論和建議再公佈於眾,試圖證明“政治家比醫學家更在行”。
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綜合實力、醫療和技術水平及全球資源調動能力,全球無出美國之右者。然而,特朗普政府懈怠無為,盲目自負,錯失最佳控制疫情氾濫之良機,放任疫情肆虐美國,甚至放言“死10萬人即為成功”。亞歷山大的辯白及其接替者的附和,既缺乏科學和實證依據,也缺乏起碼的人道主義精神,更缺乏民選政府天經地義的責任意識。
退而言之,即便不願屈尊向他國學習防疫經驗,特朗普政府也應以尊重科學和積極有為的態度,積極應對疫情。亞歷山大和阿特拉斯只不過是總統跟班,這場美利堅蒙受的國殤和悲劇根源在於特朗普本人。作為民選總統和三軍統帥,特朗普滿腦子都是收割“美國優先”和孤立主義的前期成果,鞏固指標不錯的經濟成就而輕鬆成功競選。為此,他不惜對疫情的危害性輕描淡寫,不惜反對採取隔離和限行措施,不惜公開拒斥甚至詛咒福奇,不惜到處甩鍋抹黑抗疫典範中國,不惜掣肘和死磕組織協調全球防疫的世衞組織,不惜排斥疫苗研製國際合作。
特朗普的失責終於激怒美國輿論,激怒原本淡漠選舉政治的普通民眾,使美國出現自1960年代以來創紀錄的投票率,且比4年前新增1800萬投票者,這都意味着大災之年民眾冒着聚集並染病的高風險出門或通過郵寄投票表達更換政府的強烈意願。一年前,特朗普的民調就已落後於民主黨諸候選人,今年春季後,特朗普民調落差日益加大,待到票箱一開更是落花流水,甚至六大搖擺州全數投票力挺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執政。
特朗普敗給曾不被外界普遍看好的拜登,更是敗給新冠疫情和自己的碌碌無為,敗給立場分明的美國選民。這個結局既説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普遍真理,也再次顯示美國社會具有強大的自我糾正機制和康復能力,只是30萬無辜死難者再也無法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