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動“疫後”兩岸關係?專家提醒:勿怕一時倒退

如何推動“疫後”兩岸關係?專家提醒:勿怕一時倒退

資料圖片: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嚴安林。(圖片來源:嚴安林)

據香港中評社報道,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嚴安林日前出席“台海局勢與中國周邊安全”研討會,並發表觀點表示,疫情對台海兩岸關係帶來多方面衝擊與影響,如何推動構建“疫後時期”兩岸交流的新型態與重啓兩岸關係新局面?已成為推動兩岸關係的當務之急。

嚴安林表示,由於民進黨當局在台灣選舉中操作“抗陸保台”策略的慣性使然,以及民進黨當局借疫情持續操作“親美抗陸”的政策,使得台海兩岸關係備受衝擊與影響,基本上呈現了“全方位”與“全面性”的被衝擊與影響的態勢。具體表現在:新冠疫情加劇了原先就緊張與僵持的兩岸政治關係,加深了兩岸民意間嚴重的對抗與民心的疏離,衝擊了兩岸交流與兩岸經濟合作既有型態,同時,民進黨當局藉助疫情加緊投靠美國,惡化了兩岸關係。

那麼,應該如何重建受疫情衝擊與民進黨當局破壞的兩岸關係?嚴安林對此提出了幾點建議:

嚴安林表示,新冠疫情衝擊並改變了兩岸交流的型態,人跟人直接的、面對面的互動和交流少了,社交媒體上不理性的聲音則被放大、被極端化。因此,如何推動構建“疫後時期”兩岸交流的新型態與重啓兩岸關係新局面,已成為推動兩岸關係的當務之急。因為穩定的兩岸關係是符合兩岸共同利益的,其中推動形塑“兩岸命運共同體”則應該是基本途徑。

其次,兩岸在傳統安全領域方面固然存在各種分歧與矛盾、甚至利益衝突,但在非傳統安全領域卻是應該大有合作空間。特別是從新冠疫情來看,全球都是“命運共同體”,何況兩岸!人們應強調與強化公共宣導,通過各種為兩岸民眾、尤其是青年人所喜愛的方式,倡導兩岸不僅可以在“創造共同利益”上進行合作,而且必須在“防止共同風險”上進行合作。

第三,設法撫平因疫情而受到傷害的兩岸民間情感。嚴安林建議,可以考慮通過各種豐富多樣的方式,講好大陸抗疫故事,也包括台灣地區民眾的抗疫故事,尤其是台胞在湖北參與的兩岸民眾聯合抗疫的故事,彰顯兩岸事實上已經在實踐着的“兩岸一家親”理念,充分展示交流與合作對於確保兩岸民眾生命安全的正面作用與積極意義。

嚴安林還表示,可以通過典型性交流活動作為疫後重建兩岸交流秩序的開端。

最後,嚴安林還指出,我們也要警惕民進黨兩岸政策的危險性與挑釁性,警惕美台勾連傷害中國國家主權與核心利益。在涉及國家核心利益問題上,需做好萬全準備,堅持底線思維,敢於鬥爭,甚至不怕兩岸關係一時的倒退,只有這樣,才可能真正遏制“台獨”圖謀與行徑。(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11 字。

轉載請註明: 如何推動“疫後”兩岸關係?專家提醒:勿怕一時倒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