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這種救命藥能從70萬元降至3萬多元?專家解讀來了
2021年國家醫保談判現場。
在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中,7種罕見病用藥納入醫保目錄。正式納入醫保目錄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市場價格曾高達每瓶70萬元。
在此次國家醫保局談判現場,用於治療罕見病脊髓性肌萎縮症(SMA)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一路從53680元最終被砍到了33000元,價格降了2萬多元。
為何能從70萬元降至3萬多元?
救命的天價藥,為何能從每瓶70萬元,最終降到3萬多?12月6日,長江日報記者聯繫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於長永進行了分析。
由渤健公司研製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在2019年2月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成為中國首個治療SMA的藥物。
在此之前,國內的SMA患者一直無藥可用。上市初期,該藥定價為69.97萬元,今年年初,藥品降價至55萬元。但對於患者家庭來説,仍然是用不起的天價藥。
去年8月,廣東的一位母親曾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交信息公開申請,希望瞭解70萬元一針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的採購方式和國內定價依據。
國家醫保局在回覆中解釋,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的價格是由藥企自行定價,該藥在每個國家的價格存在一定出入,“除了藥物的原材料、研發成本等,藥企也會考慮利潤問題,加上該藥物目前在國內處於市場壟斷的情況,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
今年11月11日,國家醫保局和藥企進行了長達一個半小時的談判,價格一路從5萬降至3萬。有網友提出疑問,為何這種救命藥能從70萬元降至3萬元?
於長永告訴長江日報記者,對於藥企來説,罕見藥的研發成本高昂,病患少,銷量有限,成本無法大規模攤薄。
於長永解釋,藥企會在藥品的專利保護期內,抬高價格,賺回成本。專利保護期結束後,藥品的價格就會適當降低。
今年年初,藥企將價格從70萬元降至55萬元,也被專家解讀為在為進醫保做準備。於長永分析,醫保談判現場,擁有戰略購買能力的國家醫保局與藥企談判,手中的籌碼是“以量換價”。
這正如談判代表張勁妮所言,如果這個藥能進入醫保目錄,以中國的人口基數,中國政府為患者服務的決心,很難找到這樣的市場了。
於長永介紹,“國家醫保局此次談的是團購價,不可能以55萬元的市場價格談”。
長江日報記者瞭解到,諾西那生鈉注射液自2019年在國內上市以來,已被納入醫保談判日程,國家希望和相關藥企談判,將藥品價格降下來,進而滿足SMA患者的需要。
國家醫保局12月3日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了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結果。
醫保結果公佈後,渤健生物官方稱,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是首次參與醫保談判,也是首個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的高值罕見病藥物,“將大舉改善中國SMA患者的治療現狀,切實減輕其治療經濟負擔”。
長江評論
為患者減負,有為政府要持續發力
長江日報評論員常少華
醫保藥品談判現場再現“靈魂砍價”。“你們確認盡最大努力了?”“希望你們再努力一下”,國家醫保局談判代表張勁妮和她的“砍價金句”,這兩天持續刷屏朋友圈。
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結果也於近日出爐:共計74種藥品新增進入目錄,調整後目錄內藥品總數為2860種。今年共有117個品種納入醫保談判範圍,最終談成94個,總體談判成功率為80.34%,藥品平均降幅為61.71%,均創歷史新高。
這一結果來之不易。公眾所直觀瞭解到的醫保藥品目錄和談判現場視頻,其背後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為深化醫保工作改革,自2018年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已進行多次醫保談判,藥品目錄會據實際情況每年調整,吸納新的藥品,淘汰無效藥品,並對一些原目錄裏的藥品進行價格調整。
這其中的考量很多,“保基本”是最大的前提。通過不斷優化藥品結構,可以提高醫保基金利用效率,但不傷及企業研發和生產的積極性,在降價的同時保質,實現最大範圍惠及百姓。能上談判桌的藥品都經過了嚴格審查,其預期的合理價格一定要在醫保基金和老百姓都能承受的範圍內,不然就無法進入目錄。
例如,社會熱議的120萬元一針的抗癌神藥,就沒有獲得談判資格。而備受關注的“70萬一針”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能成為平價藥納入醫保範圍內,是因為它在醫保最大支付能力之內。
醫保談判和目錄調整還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如何將這一來之不易的成果在各地落實落細,讓百姓的錢袋子真正得到實惠,並有效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還需要各地各部門紮實推進。
醫保談判及其背後的系列措施,是有為政府在發揮作用。讓藥品進入醫保目錄,在價格上錙銖必較,其背後體現的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藥品作為商品的屬性未變,藥品關乎人民健康,若價格虛高就會傷害人民利益,讓百姓看病難、看病貴。通過醫藥談判,政府代表人民採購藥品,“以價換量”,是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實現雙贏。
近年來,國產創新藥越來越多進入醫保,推動了醫藥產業的研發創新,更引導了醫藥市場健康發展,這是有為政府在倒逼市場改革。長遠來看,無論是對人民健康還是產業發展,政府在醫保工作上不斷精進的作為,會產生巨大價值。
長江日報出品 採寫:首席記者張維納 評論員常少華
來源: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