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以壓倒性票數當選自民黨總裁的菅義偉依程序將在16日正式成為日本新首相。長期作為安倍政權運作的核心人物,擁有較多政策協調渠道與資源,能獲得黨內大佬的支持……菅義偉具備相當多的優勢,然而若要論及擺在他面前的執政難題,許多媒體都會嘆一聲“挑戰重重”。日本的新冠肺炎疫情仍有失控的風險,經濟出現歷史性劇烈下滑,明年的奧運會能否順利舉辦還是未知數。有待新首相解決的經濟與社會問題已經十分棘手,他還要處理複雜的對外關係,謀求在動盪的國際局勢中站穩腳跟。“這讓我感到奇怪,為什麼還會有人想當(日本)首相。”也難怪美國蘭德公司的分析師傑弗裏·霍恩會這樣對媒體説。不過,挑戰同樣也意味着機遇。或許,菅義偉這位平民首相能通過改革醫治日本社會的一些“頑疾”。
最大挑戰是疫情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是即將上任的菅政權面臨的最大挑戰,主要難點在於如何平衡防疫和恢復經濟。截至13日,東京都連續6天新增病例過百,14日下降至80例,全日本累計病例超過7.6萬例,死亡逾1400例。
疫情帶來的是日本經濟環境的惡化,入境限制讓“旅遊經濟”深受腰斬之苦,自肅等防疫要求令企業苦不堪言。根據株式會社東京商工研究發佈的數據,2020年1月至8月,日本餐飲業有583個破產事件,同比增長13.2%,預計到年末時會創造歷史紀錄。日本帝國數據銀行本月8日發佈的調查顯示,今年2月至8月,累計有500家企業已經破產,或進入破產的法律程序。在細枝末節上做調整,已經無法刺激經濟的復甦。
不過在《紐約時報》看來,疫情也可能為日本新首相創造機會——鼓勵社會改革,以解決一些根深蒂固的問題。今年春季開始,日本政府敦促企業允許僱員在家工作,但實際上,日企需要通過許多紙質文件完成的“蓋章文化”阻礙了這一進程。一項調查顯示,日本大約僅1/5的員工一直遠程辦公。
“日本人口結構面臨挑戰,如果不推進非常明確的IT轉型戰略,要如何提高生產力?”高盛駐東京的首席日本股票策略師凱西·松井表示,希望日本新首相提出一項嚴格的數字戰略,並敦促企業採用更先進的技術。德國日本研究所副所長芭芭拉·霍爾薩斯表示,推動遠程辦公“格外”有利於職場女性,她們能更好地兼顧家庭與事業。
在競選過程中,菅義偉也提出了實現數字化的問題,不過他的主要着手點是行政數字化。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由於日本數據化管理落後,政府為企業和個人提供的援助款無法及時發放,民眾因此怨聲載道。日本共同社稱,菅義偉在14日的記者會上再次強調要新設“數據廳”,並表示“打算朝着修訂法律的方向儘早準備”。
不過,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來自日本經濟產業省的人士對媒體説,“設立一個廳,至少需要兩個月的時間,完全運轉起來,需要半年的時間”。外務省則有聲音認為:“設立數據廳需要推動5G建設,而這就必須面對如何應對中國設備的問題。如果追隨美國、將中企設備排除在外,就會構成日中關係中的一個問題。新設數據廳看起來是內政問題,實際上也涉及外交層面。”
因疫情而延期至明年舉行的東京奧運會是菅義偉需要跨過的另一座大山。由於推遲舉辦,奧運會的經費已經出現大約4000億日元的缺口,這筆錢是由中央政府還是東京都政府支付,目前正處於“相互推託”的狀態。東京奧組委一名人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日本面臨的問題包括一些企業也有可能取消贊助。另外,新冠肺炎疫情尚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如果最終採用“無觀眾”形式,收益會大幅降低。一些國家的運動員若是因為疫情而不願意來到東京,日本可能還要做説服工作。
摸索着做“菅型外交”
在經濟領域,消費税是日本民眾十分關心的議題。在東京電視台9月10日的一檔節目中,三名自民黨總裁候選人回應了未來十年是否將進一步提高消費税的問題,只有菅義偉做出“是”的表態。他解釋説,老齡少子化問題的持續存在使得提高消費税勢在必行。此言一出引發輿論譁然。次日,菅義偉又表示,安倍首相曾説今後10年不會再上調消費税,這與自己的觀點一致。
如何繼承安倍經濟學也是菅義偉需要克服的一大挑戰。《東京新聞》認為,作為安倍政權的“大管家”,菅義偉已經把能提出的建議都提出來了,安倍無法做到的事情,菅政權也很難做到。在這次選舉過程中,另外兩名候選人石破茂和岸田文雄多次提到,安倍經濟學沒有讓百姓和企業有“獲得感”,也沒有把成果分配給百姓和企業。菅義偉提出在安倍經濟學的基礎上,應該增加“地方創生”內容,也就是出台增加地方經濟活力的舉措。
作為出身秋田縣的“農民的兒子”,菅義偉非常重視地方經濟。他積極促進農產品出口,並希望更多中國遊客赴日旅遊、更多外國勞動力到日本就業。在安倍執政時期,菅義偉就曾不顧法務省和警察廳的反對,放寬對華簽證。《日本經濟新聞》14日説,菅義偉當選自民黨總裁後,福岡縣、沖繩縣、宮崎縣的知事都對他振興地方經濟寄予厚望。
除了上述議題,外交關係的走向無疑是日本媒體關注的重點。近年來,中國故事與影響力遍佈全球,美國在貿易和科技等方面對華進行打壓、遏制,兩個大國的關係持續惡化。缺乏外交經驗的菅義偉將如何處理與美國和中國的關係備受矚目。
《環球時報》記者參加了日本記者俱樂部12日舉辦的自民黨總裁競選人見面會。當時,有媒體針對菅義偉是外交“門外漢”提出問題,他對此回答説:“我參加了安倍政府所有的重大外交活動。安倍首相每次給美國總統特朗普打電話時,我都在現場。”《讀賣新聞》記者説:“你在現場不意味着這個外交活動由你主持,也不意味着你一定懂外交。”菅義偉對此表示:“我希望你能夠好好地理解一下,這種參與需要我事先做大量準備,這個準備的過程也是搞外交的一種過程。”
同樣關於外交的話題,菅義偉在9月8日舉行的自民黨總部記者會上説:“安倍外交是非常出色的外交。我是做不到的。我只能做‘菅型外交’,一邊與外務省合作,一邊向安倍首相請教,然後摸索着去做。”
求變,又怕變
一般認為,菅義偉執政的優勢包括擁有長期作為安倍政權運作核心的工作經驗、具備調兵遣將的能力,以及有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做後盾等。安倍任職期間,在首腦會談、通話、視頻會議等各種場合基本都有菅義偉的身影。在姿態上,他學習到了安倍的柔軟,在進退之中謀求國家利益的最大化。實際操作時,他凡事可以跟安倍商量。日本JBpress網站認為,藉助二階的力量,菅義偉能順利發展與中國的關係,相關外交成果説不定能趕超安倍。
能夠維持安倍的政治遺產被認為是菅義偉執政的優勢之一,但這也為他帶來一定的爭議。有日媒認為,此次自民黨總裁選舉的焦點並沒有放在候選人的路線、方針、政策之爭上,而是圍繞着是否能繼承安倍政權的運作。《朝日新聞》15日感嘆,選舉沒有以往的“熱鬧勁兒”,缺少激烈的辯論,是一場從開始就知道誰是勝者的選舉。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日本國會議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次競選令他最為吃驚的是自民黨“派閥政治”的全盤復活。菅義偉上台後,可能會把相當一部分精力放在“回報”支持他的派閥身上,要考慮如何分配閣僚的位子,怎麼聽取執政建議。安倍也可能想借菅義偉之力來完成諸如修憲、舉辦東京奧運會等自己未完成的事業。
菅義偉本人在14日的記者會上否認獲得黨內五大派閥的支持會給政權運作造成影響。他説:“相關弊端完全不存在,我介紹政策,(因此)獲得大量票數。”二階等自民黨高層15日亦強調了選舉後派閥之間融合的必要性。
有媒體也擔心,菅義偉難以拿出帶有個人特色的政策。《讀賣新聞》評論認為,菅義偉“沒有在外交、安全保障以及修憲等問題上體現出自己明確的‘國家觀’,在税務財政方面也看不到他勾畫出來的‘未來像’”。《東京新聞》稱,“菅義偉作為支撐了安倍政權7年8個月的內閣官房長官,不可能去否定安倍政權的任何‘成果’。他如果那樣做,就等於是在否定他自己”。
不過曾任八王子市議員的原田繁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説,如今日本人處在一種“求變”但又“怕變”的心態之中。所謂的“求變”,就是日本人眼看着周邊國家乃至世界的變化,希望日本也能夠發生相應的變化;所謂的“怕變”,就是日本人吃過政黨交替的虧,認為如果讓沒有執政經驗的政黨上來、讓否定安倍政權成果的競選人上來,那麼國家的發展就會停滯不前,甚至出現政壇和社會的混亂,因此總體而言,日本人還是樂見繼承安倍政權的人物走到台前的。
日本《產經新聞》本月初的文章將菅義偉稱為安倍內閣的“黑子役”,意指從表面上看完全沒有存在感,實則支撐整幕大戲完成的重要角色。脱下黑衣,換上盛裝,菅義偉要如何展示他的政治智慧呢?全世界都在圍觀。(駐日本特約記者 蔣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