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9月18日電(記者陸浩)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之際,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伺機反撲,復甦跡象明顯。一些國家打着人權的幌子,奉行雙重標準,將反恐問題政治化。加強國際反恐合作勢在必行。9月17日,“反恐、去極端化與人權保障”網絡國際研討會召開,旨在為國際反恐、去極端化實踐與經驗交流搭建平台,與會專家呼籲國際社會加強協作,共同參與反恐、去極端化。
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陳旭在致辭中説,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為全球反恐鬥爭和去極端化努力帶來了新的風險與挑戰,國際社會應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積極落實《聯合國全球反恐戰略》,促進多邊主義與國際合作,提升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應對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促進和保護人權的能力。
喀麥隆常駐日內瓦代表團大使所羅門·埃斯説,極端主義與恐怖主義是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共同的敵人,因此保障人權至關重要,這是每個國家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並且,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可能侵蝕到世界的各個角落,聯合國各成員國應當強化合作,共同應對極端恐怖主義的威脅。
研討會上,來自中國和喀麥隆的反恐和人權領域專家學者分享了通過反恐和去極端化保障人權的實踐與經驗,討論促進反恐領域國際合作的有效途徑。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研究員許建英説,暴力恐怖主義、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主義這三股勢力曾對新疆穩定以及和平發展帶來嚴重影響。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新疆就積極實施嚴厲打擊、綜合治理、開展國際反恐合作等措施,有效阻滯了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蔓延。
許建英説,在總結國內外反恐、去極端化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一些具有創新意義和中國特點的措施也助力新疆,促進當地和平穩定。例如依據國家法律制定反恐、去極端化地方性法規,廣泛動員各族人民參與反恐、去極端化鬥爭;建立教培中心幫助學員學習法律知識、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職業技能,去除極端化思想;提升內地對口援疆力度,進行精準扶貧。
長期以來被視為“和平天堂”的喀麥隆,近年來也深受恐怖主義之害。喀麥隆雅温得第二大學講師埃博戈·弗蘭克説,喀麥隆北部邊界地區近年來成為跨國犯罪和恐怖主義的開放場所,為遏制恐怖主義組織“博科聖地”在青年羣體中的滲透,喀麥隆也通過制定法律、嚴格管控戰爭武器以及建設改造中心對青年開展心理輔導和技能培訓等。
恐怖主義是人類社會的公敵。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面臨着嚴峻的恐怖主義威脅。但在當前,國際反恐合作卻困難重重。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博士後王江表示,一些國家和組織罔顧事實,對新疆採取的反恐與去極端化措施不斷進行歪曲抹黑,對新疆所遭受的恐怖主義威脅進行“選擇性失明”。
暨南大學傳播與邊疆治理研究院院長鄭亮説,反恐是所有國家的共同責任,不應出現雙重標準和政治化。
與會的中外專家建議,推動全球反恐戰略的實施,聯合國會員國應加強合作與協調,分享反恐的良好做法和最佳經驗。
此次國際研討會由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喀麥隆共和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中國人權研究會共同主辦,暨南大學承辦。來自比利時、丹麥、白俄羅斯、馬來西亞、緬甸、老撾、伊朗、敍利亞、沙特阿拉伯、巴西、委內瑞拉等國的常駐日內瓦代表團官員、人權理事會特別機制助手、非政府組織代表等參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