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時刻!“國之重器”三峽工程,完成整體竣工驗收

歷史性時刻!“國之重器”三峽工程,完成整體竣工驗收

據新華社報道,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1日公佈,三峽工程日前完成整體竣工驗收全部程序。根據驗收結論,三峽工程建設任務全面完成,工程質量滿足規程規範和設計要求、總體優良,運行持續保持良好狀態,防洪、發電、航運、水資源利用等綜合效益全面發揮。

三峽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和綜合效益最廣泛的水電工程。監測表明,攔河大壩及泄洪消能、引水發電、通航及茅坪溪防護工程等主要建築物工作性態正常,機電系統及設備、金屬結構設備運行安全穩定。

防洪方面,從蓄水至2020年8月底,三峽水庫累計攔洪總量超過1800億立方米。2010年、2012年、2020年入庫最大洪峯均超過70000立方米每秒,經過水庫攔蓄,削減洪峯約40%,極大減輕了長江中下游地區防洪壓力。

發電方面,三峽電站是世界上總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輸變電工程承擔着三峽電站全部機組電力送出任務。截至2020年8月底,三峽電站累計發電量達13541億千瓦時,有力支持了華東、華中、廣東等地區電力供應,成為我國重要的大型清潔能源生產基地。

航運方面,三峽工程顯著改善了川江航道通航條件,三峽船閘自2003年6月試通航以來,過閘貨運量快速增長,2011年首次突破1億噸,2019年達到1.46億噸。截至2020年8月底,累計過閘貨運量14.83億噸,有力推動了長江經濟帶發展。

水資源利用方面,三峽水庫每年枯水季節下泄流量提高到5500立方米每秒以上,為長江中下游補水200多億立方米,截至2020年8月底累計補水2267天,補水總量2894億立方米,改善了中下游地區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條件。

生態與環境保護方面,至2020年8月底,三峽電站發出的優質清潔電力能源相當於節約標準煤4.30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69億噸,節能減排效益顯著。

三峽工程建設中的移民工程共搬遷安置城鄉移民131.03萬人。驗收結論顯示,移民生產生活狀況顯著改善,庫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實現跨越式發展。移民遷建區地質環境總體安全,庫區生態環境質量總體良好。

據國資小新介紹,三峽水電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它由左岸電站、右岸電站、右岸地下電站和電源電站組成。三峽左、右岸電站位於壩後,左、右岸電站共安裝26台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加上電源電站2台5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和後期擴建的右岸地下電站6台70萬千瓦,三峽水電站的最終總裝機容量為225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為882億千瓦時。2014年發電量達988億千瓦時,創造單座電站年發電量世界紀錄。

歷史性時刻!“國之重器”三峽工程,完成整體竣工驗收

此外,三峽水利樞紐還包括船閘和升船機。兩者聯合運行,互為備用,以確保樞紐的通航效益得以充分發揮。人們形象地比喻船舶通過三峽船閘過壩是“爬樓梯”,船舶乘垂直升船機過壩是“坐電梯”。船閘為雙線五級連續船閘,修建于山體深切開挖形成的岩石深槽中,是世界總水頭最高,級數最多的內河船閘。全線總長6442米,其中船閘主體結構段全長1621米,單級閘室有效尺寸為長280米,寬34米,檻上最小水深5米。船閘最大設計水頭113米,採用一線上行,一線下行的運行方式,能夠通過由3000噸級單船組成的萬噸級船隊。1994年4月17日,三峽船閘工程開工建設,2003年6月16日建成。

歷史性時刻!“國之重器”三峽工程,完成整體竣工驗收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國資小新、新華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39 字。

轉載請註明: 歷史性時刻!“國之重器”三峽工程,完成整體竣工驗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