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搶人才”也要“留人才”

  中新社香港6月23日電 題:香港“搶人才”也要“留人才”——專訪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

  中新社記者 曾平

香港“搶人才”也要“留人才”
6月21日,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 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

  新一屆香港特區政府約半年前推出全新的“高才通計劃”,以過往罕見的力度爭取全球人才來港發展。“我們這麼多年來,沒試過有那麼多人希望來香港工作、來香港定居。”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説,“搶人才”取得的成績遠超預期,同時香港也採取行動“留人才”。

  “每屆政府的工作都很忙,但這屆政府忙得很有意義。”陳國基認為,本屆特區政府可在疫情受控、與內地全面“通關”等有利環境下,集中精力推動香港更好地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而這無疑有益特區長遠發展。

  在其眼中,特區政府上任之初的挑戰是,用最科學的方法控制疫情,同時需要保就業,與企業和市民共渡難關。疫情平穩後,則要為香港拼經濟、拼發展,大膽制定並推出一系列“搶企業”“搶人才”的舉措,吸引各行各業的策略企業和優質人才來港。

香港“搶人才”也要“留人才”
6月21日,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 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

  “這是我們目前要很努力地去工作的目標。”事實上,已經推出的“高才通計劃”和各類經優化的輸入人才計劃受歡迎的程度遠超預期。陳國基舉例説,參照過往經驗,原本定下每年輸入至少3.5萬名預計留港至少12個月的人才目標,但今年首5個月已收到約8.4萬份申請,當中已批出約4.9萬份。

  與此同時“留人才”也有新招。陳國基説,在買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制度下引入退税機制,讓合資格的外來人才當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後可申請退還部分印花税,另設立“人才服務窗口”,提供租房、教育等資訊,均是本屆特區政府嘗試協助人才留港之舉。

  陳國基曾在入境事務處工作30多年,從這個較多接觸內地部門的工作中,他深刻感受到國家發展“一日千里”。每次回到家鄉順德,他都發現那裏有改變和進步,近期跟隨特首赴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訪問,更對廣州污水處理廠的先進管理印象深刻。

  他説,目前粵港合作專班有13個、深港合作專班有19個,每個專班都朝着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方向推進交流合作項目,希望從不同範疇推動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作為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首任秘書長,陳國基認為香港國安法實施近3年效果顯著。據他觀察,香港市民近年維護國安的自覺性有所提升。“一步一步,我覺得越來越多人可以感受到國家安全(帶來)的好處。”

  陳國基認為,香港國安法劃定法律底線,而培養新一代青年的國民身份認同則要從教育入手。“我們從年紀小的時候開始,潛移默化,這是最重要的。”所以特區政府規定香港高中生須至少赴內地一次,同時致力拓展香港青年到內地交流和實習的機會,也通過安排青年與航天員實時連線對話等方式,增加他們對國家的認識。

  為解決跨代貧窮問題,本屆特區政府為來自基層家庭,尤其是劏房户的初中生設立了“共創明Teen計劃”,包含“師友配對”“個人發展規劃”“財政支援”三大元素,扶持他們擴闊眼界、加強自信、定下目標、力爭上游。陳國基説,原本此計劃籌款約2800萬港元就足夠一年運作,以惠及第一期約2800名學員,但實際上籌到超過1.4億港元。“説明香港有心的人很多。”他説,這個計劃肯定會繼續辦下去並優化,希望繼續扶持學員升學就業。

  無論經濟發展、維護國安還是青年工作,陳國基侃侃而談這一年的工作時,言語中流露出來的是對未來的承擔和信心。

  他最後説:“香港之前走偏了,在香港國安法頒佈實施和特區選舉制度完善後,得以重回正軌,以後一直在正確道路上走,並邁上由治及興的新徵程。香港未來發展一定更好,特別是有國家作為我們最堅強後盾。”(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62 字。

轉載請註明: 香港“搶人才”也要“留人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