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下,黃河兩岸百姓生產生活有哪些新變化?黃河邊的故事最真切。2021年8月底,大眾日報啓動黃河灘區調研行,記者奔赴黃河入魯第一縣,跑遍菏澤28個村台社區,講述黃河灘區波瀾壯闊的遷建故事,記錄灘區羣眾日常生活的生動瞬間。十天時間,本報刊發五組蹲點報道,持續推出“黃河灘的笑臉”和系列短視頻,1.5萬字蹲點報道、20多件新媒體產品,用心用情展現黃河灘區鉅變和百姓心聲。
“幸福灘”的笑聲
□ 本報記者 李麗 王兆鋒
“扶貧路上春常在,致富村中景更新”。東明縣菜園集鎮鯤鵬社區,細雨中的灘區遷建村台靜謐而祥和,在家家户户紅對聯紅燈籠的映襯下,一排排白牆黛瓦的樓房格外美麗。
菏澤市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工程,涉及牡丹區、東明縣、鄄城縣3縣區8個鄉鎮182個自然村。目前,14.6萬灘區羣眾已全部實現分房到户,圓了百年“安居夢”。
從土房到樓房——
“汛期守着黃河,俺們睡上了踏實覺”
8月28日,雨。
行走在黃河大堤,一座高高的台基上,一排排白牆紅磚的房屋映入眼簾。
“守着黃河,住在村台社區的居民卻睡上了從未有過的踏實覺,再也不用擔心黃河發大水了。”鄄城縣舊城鎮六合社區網格員潘國棟告訴記者,“前些日子颱風過境,村台內的積水2小時就排幹了。”
“三年築台、三年建房、三年還賬”,這是多少年來黃河灘區居民真實生活的寫照。所謂“築台”就是在蓋房前先用土墊起三四米高的台基,然後在上面建房子。“我印象裏,村裏建得最高的台基也只有4米。”潘國棟説,“搬遷後一個個‘房台’變成了統一的‘大村台’,現在村台社區的台基是5.2米,基本與黃河大堤齊平,所有的住户都在這個大台基上。”
在設計施工時,村台社區充分考慮排水問題。在六合社區,制高點是整個村台社區的中心位置,也就是小學和幼兒園所在地,然後四周逐漸降低,這樣遇到汛期急雨,可以快速實現地表和地下管網同時排水。
東明縣菜園集鎮一號村台鯤鵬社區,居民王銀洞家的客廳裏,王銀洞6歲的孫女王梓萱向爺爺“顯擺”她畫的黃河岸邊的樹。在自己的房間裏,她開心地説:“搬新家了,我有了自己的房間,我想要粉紅色的牆,爸爸就給刷了粉紅色的牆。對面就是幼兒園,我可喜歡啦!”
王銀洞説:“房子剛分下來,孫女、孫子就天天纏着我帶他們來看新家。從小就住這樣的好房子,他們真有福啊!”
搬家之前,王銀洞拍了老村裏80多張老房子的照片,那些老房子黑瓦磚牆,低矮。“給後人留個紀念,得讓他們知道,咱灘區人以前住的房子是啥樣。”
站在王銀洞家二層的大露台向外望去,就能看到鯤鵬社區幼兒園。“過去蹚着泥巴路,走大老遠送孩子,現在坐在客廳裏就能看孩子上學。”王銀洞笑着説。
社區居民蘇冬雲的一個孩子在北京工作,另一個孩子在濟南工作,以往他們回家,用不慣旱廁。進廁所拿着薰香進去,怕蚊子咬。“現在居住條件好了,孩子們也願意回來了!”蘇冬雲説。
從小村到社區——
“住進新社區的感覺是方便,幹什麼都方便”
8月27日,鄄城縣舊城鎮六合社區,居民陳佰藏剛在社區裏到處轉了一圈,四處查看自來水等設施情況。
陳佰藏是原三合村黨支部書記,雖然退下來了,但村裏的大事小情他還是一如既往地關心,做起社區服務工作也是有板有眼。説起住進新社區的感覺,陳佰藏就一個詞——“方便”,幹什麼都方便。
“過去家裏來個人得準備好幾天,提前去買菜割肉,還得做飯做菜,很累。現在門口就是超市,坐上鍋現買菜都來得及。”陳佰藏一邊説一邊指着不遠處的超市,日用百貨、水果蔬菜,再也不用跑老遠到鎮上去買了。
中午,太陽高照,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裏很安靜,每一個進門的人都必須戴口罩、接受體温檢測和出示健康碼。走進室內,窗明几淨,輸液室裏有3個牀位和50多張座椅,張保現正在值班。
他是鄉村全科醫師,搬到新社區後他的“辦公面積”翻了一番,“想不到農村的衞生室能有這麼好的條件。”張保現説,原來村民有生病的,因為距離太遠只能“上門看病”,他經常揹着藥箱走家串户,“就是蹚着泥巴的赤腳醫生啊”。如今,搬進新社區,老百姓看病拿藥方便,有醫保的還可以直接在自助機上刷卡辦理。
在六合社區黨羣服務中心,旁邊的國家電網服務站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這是電力部門設在小區裏的服務網點,老百姓可以來這裏自助交電費。工作人員王學文介紹,六合社區試點建設了“智慧村台”。智慧村台系統可提前監測出異常數據,避免停電。
夕陽西下,站在5.2米高的台基上,老百姓終於可以平視黃河大堤了。向北望去,在一片老村拆遷后土地上,復墾地裏的玉米棵棵挺拔,顆粒壯實飽滿。
距離新村台社區三四百米的地方,一棟紅磚的老房子作為歷史建築被保留下來,留下了滄桑的灘區歲月,也映襯着新村台、新生活的美好與希望。
(更多內容請看:http://dzrb.dzng.com/articlePc/report/id/4606.html?count=30)
“大夥兒心裏有桿秤”
□ 本報記者 於新悦 蔣鑫
告別泥路、土屋、房台,搬進帶院、黑瓦白牆的新房,灘區百姓迎來了從未有過的嶄新生活。“這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日子!”“感謝黨,給我們圓夢!”
黃河灘區脱貧遷建,關乎民生,關乎民心,大夥兒心中有桿秤,羣眾心中稱得出重量。
大不一樣的新學校
8月29日,在焦園鄉5號村台,雨露社區小學正在進行最後的準備,迎接新學年開學。冒着大雨,校長婁本建正帶着工作人員安置桌椅、電子屏。
婁本建是土生土長的灘區人,全家剛剛從婁寨村老村搬進村台,新房離學校只有一街之隔。婁本建介紹,5號村台上有3個行政村6個自然村,雨露社區小學是原先6個村的兩個教學點合併而成。
過去,因為老村住户居住分散,孩子們上學很不方便也很不安全。最遠的超過3裏,年齡小點的家人會接送,大了就自己上下學,一走就是半個多小時。學校條件不好,冬寒夏熱,衞生難以保證。
新學校則大不一樣。三層的教學樓寬敞明亮,能容納10個班,安裝了暖氣、空調。體育館和塑膠跑道也正在施工。
這次開學有6個班,即將上三年級的學生魏子萌,每天都要跑到新學校看看,摸摸嶄新的桌椅板凳。“搬到村台上,各家各户住得集中了,學校在村台中心位置,孩子過個馬路就到學校。”魏子萌的媽媽説。
婁本建説,各級黨委、政府的努力和付出,大傢伙都看在眼裏。焦園鄉黨委委員、5號村台鄉級指揮長孔德宏天天靠在這兒,辦公室裏有一個二層小鐵牀,孔德宏就住在那值班,最忙的時候,兩個月沒有回家。
“孩子是灘區的未來和希望,我幹了半輩子教育,新學校的落成是一個新的起點,一定要把孩子教育好。”作為校長,婁本建幹勁十足。
“這就叫生在了好時候!”
8月29日中午,黃河入魯第一鄉——焦園鄉下起瓢潑大雨,東明縣1號村台向陽社區的新房中,居民王龍從廚房端出兩碗熱騰騰的餛飩,一碗給新婚妻子,一碗給自己。這天距離王龍結婚未滿一月,喜氣在新房中依舊濃烈。
結婚難,是黃河灘區人祖祖輩輩難以逃脱的難題之一。王龍今年24歲,去年在外打工認識了妻子王文婧,今年8月,兩人順利結了婚。“我跟親家説,分下來的兩套房隨兒媳婦挑,相中哪套住哪套。”王龍的父親王雙柱説。
2017年,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工程啓動,按照相關政策,王龍一家分到兩套面積140平方米的房子,這個户型的房子是4口人標準,有上下兩層四個房間,還有一個小院。
在老村子,王龍家有一處老房。冬天結冰,雨天漏水,夏日蚊蟲不斷,自外出上學、打工之後,王龍很少回家。“我們家在村子最裏面,沿着小衚衕拐很久才能到,車都開不進去。”王龍説。
王龍還有一個弟弟。王雙柱説,老房子沒法住人,要是沒有遷建項目,得在縣城買房,一套得三四十萬元。“這就叫生在了好時候!”王龍説。
新生活是幹部羣眾一起“夯”出來的
搬上新村台,羣眾的居住條件變了,對黃河的感情變了,但幹部羣眾遇事一起扛、親密和睦的感情沒有變。
“1996年黃河發大水,為了看好家裏的1000多斤糧食,只要能墊高的東西,都用上了。”提起黃河氾濫的場景,鄄城縣舊城鎮武西莊70歲村民楊式科記憶猶新。
去年10月,楊式科搬進六合社區,每天吃完飯,他就來到社區廣場上,和老友坐在長椅上聊天。楊式科説,搬進新村台後,哥幾個每天在廣場碰面,感情比以前還親厚。
六合社區村台是一項大工程,遷建指揮部的幹部、施工隊、村民,都投入到這場建設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砸地的夯聲,好聽着哩!”六合社區毛窪村村民周秋真説,為了讓村台更加牢固,施工隊每天都要對地面進行強夯。“頭幾遍,地軟。夯錘砸在地上像砸到棉花上一樣‘噗’的一聲,等到最後,就聽見‘噔噔’的類似金屬迴音一樣的聲音,俺就知道了,這地砸得實實的。”
説起施工,周秋真豎起大拇指,不住口地誇讚鎮上和村裏的黨員幹部。“我們社區網格員潘國棟真是用心。他監督蓋房的質量,半夜一兩點還在工地上監工。這些黨員幹部半夜不睡覺圖啥?俺知道,他們是為了咱老百姓!”
灘區幹部和羣眾一起“夯”出了安居圓夢的新生活。如今,六合社區成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圍繞灘區“喬遷圓夢”背景,開展了一系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羣眾搬到新家後精神文化生活日漸豐富。
(更多內容請看:http://dzrb.dzng.com/articlePc/report/id/4606.html?count=30)
搬出沙窩窩,扛起“金扁擔”
□ 本報記者 於新悦 蔣鑫
黃河灘區遷建後,如何持續抓好遷建後續工作,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確保羣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行走黃河灘區,一批具有灘區特色、凸顯灘區優勢的富民產業正茁壯成長。遷建後,土地成方連片,農民流轉意願增強。各地因勢利導,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灘區百姓機會多了,錢袋子鼓了。
黃河邊養出加州鱸魚
8月29日,在黃河入魯第一鄉——菏澤市東明縣焦園鄉黃河大堤西側,一台台增氧機迎着雨,在魚塘中咕嘟咕嘟地冒着水泡,水面上不時躥出幾個“黑影”。
“這是我們養殖的加州鱸魚,它個體大、生長快、適應性強,市場需求量大。”焦園鄉鱸魚養殖基地負責人毛朋朋,指着這些一閃而過的“黑影”説,基地2019年8月落地在東明,經過兩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全國加州鱸魚第三大產區,山東最大的鱸魚養殖基地。
毛朋朋説,加州鱸魚國內主產區在廣州,為避開競爭,基地採取錯峯養殖方式,在6月到10月期間上市。在廣州,鱸魚價格是每斤13元左右,而基地養殖的鱸魚每斤至少賣22元,1200畝的養殖基地,畝均年效益能達到近2萬元。
之所以選擇在黃河灘區養殖鱸魚,一是灘區水資源豐富,水質、土壤適合養殖鱸魚,二是當地政府服務暖心。毛朋朋説,鱸魚養殖最怕停電,魚塘裏的魚苗密度大,一旦停電會造成缺氧,帶來巨大損失。為此,國網東明縣供電公司專門為基地架設了4台變壓器,1000米的10千伏線路和近3.5公里的400伏線路,保障正常用電。
目前,基地有60多個魚塘和37個育苗塘,吸納了當地30餘名農民就業。灘區羣眾看到養殖鱸魚賺錢,不少人來基地打工,不為掙工資,只為學技術。毛朋朋説,下一步,基地要發展成為集垂釣、餐飲、休閒娛樂於一體的生態休閒漁業項目,帶動更多村民學技術,養魚致富。
在菏澤市鄄城縣舊城鎮楊屯村,金鱗赤尾、體型梭長的黃河鯉魚成了致富法寶。成方連片的池塘前,灘區農民、西勝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西勝一聲令下:“開始拉網!”一場捕魚大戰正式展開。
陳西勝祖祖輩輩都在黃河邊居住,41歲患病之後坐上了輪椅,原來的運輸工作不能繼續。黃河灘區豐富的水資源讓他瞄準了水產養殖,於是他承包村裏的閒置土地,開始了創業之路。
黃河水給了陳西勝靈感,也讓他養出的鯉魚價格“高人一籌”。“我的魚比普通鯉魚貴一倍,3至5斤的25元一斤,5至10斤的30元一斤,10斤以上的38元一斤。我們村地處黃河低窪地,我就是借用了這一地理優勢。”陳西勝説。
目前,養殖場年產值達到600多萬元。一路走來,陳西勝大量吸納村裏的殘疾人、困難羣體加入合作社,陸續帶動了上百名灘區羣眾養殖黃河鯉魚,帶領大家共同致富。
金銀花變成“致富花”
雖然已經過了採摘期,但綠油油的金銀花長滿了整片田地,成羣的小鵝“漫步”其中,不時地低頭啃食雜草。
這裏是鄄城縣董口鎮邢屯村山東仙喜藥業有限公司的種植基地。“採摘期時,我們基地最多的時候有七八百人,抬眼看,地裏黑壓壓的全是人頭。”仙喜藥業負責人臧廣軍説,今年,他的800多畝金銀花,一畝地產濕花300多斤,按一斤10塊錢計算,一畝地3000多元,算下來差不多有200多萬元。臧廣軍介紹,由於今年的天氣原因,採摘期縮減至20多天,好在收購價格穩定,收益還不錯。
在董口鎮,金銀花被稱為“致富花”“幸福花”。董口鎮鄉村振興辦公室主任姬坤介紹,基地與鎮上的200多户村民簽訂了就業合同。他算了一筆賬:到盛花期,按照一位村民採摘100斤金銀花鮮花,一斤6元的採摘價格來算,就有600多元的採摘收入。“在採摘期,有的村民能摘上千斤。”臧廣軍説。
臧廣軍介紹,烘乾後的金銀花銷路廣,可以直接賣到藥店當藥材,也可以賣給企業製作花茶和涼茶飲品。基地對今後的發展有了新的謀劃——從最初的金銀花采摘、烘乾向金銀花深加工發展,主要加工金銀花茶,提高金銀花的附加值。
金銀花產業逐漸成了董口鎮的支柱產業,原因就是黃河灘區土質好、氣候適宜的先天優勢。目前,董口鎮種植金銀花面積已達5000多畝,年產值預計可達6000多萬元,金銀花正成為羣眾的“致富花”“幸福花”。
近年來,鄄城縣加快發展包括中藥材在內的特色產業,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7.5萬畝,大型中藥材種植基地17處,涉及金銀花、白芍等道地藥材20餘個品種,年產中藥材3萬噸,產值7億元左右。
萬畝虎杖拉長產業鏈
8月31日,東明縣長興集鄉黃河灘區的虎杖種植基地,近2米高的虎杖長勢喜人,再過幾個月,這裏的萬畝虎杖將迎來豐收。
虎杖,又叫穿地龍、酸筒杆,根可以入藥,是傳統的中藥材之一。東明格魯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車發展,是返鄉創業的致富帶頭人。他説,虎杖喜水,灘區水資源豐富,適合虎杖種植。
基地已種植近1.3萬畝虎杖,年加工虎杖1萬噸,提取白藜蘆醇300噸,白藜蘆醇產量佔全球90%的份額,公司生產的白藜蘆醇產品,通過了國際認證,產品出口多個國家,成為了國內最大的虎杖種植加工基地。
車發展告訴記者,為了給周邊灘區羣眾提供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基地常年的用工量近300人,每人每天工資100元左右。
不僅如此,基地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户”經營模式,成立了虎杖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村民發展虎杖種植,引導農民開展現代農產品開發、綠色農產品種植與銷售、鄉村旅遊等項目,不斷拉長虎杖產業的產業鏈,服務鄉村振興。
搬出沙窩窩,扛起“金扁擔”。遷建不但遷出大片土地,還引來富農產業,“遷”出了灘區羣眾的幸福生活。
(更多內容請看:http://dzrb.dzng.com/articlePc/report/id/4606.html?count=30)
“我們的付出換來羣眾的甜,值!”
□ 本報記者 李麗 趙念東
“我們社區建得好,學校、衞生室、水電暖都有,我們都感覺從村民變成了市民。”9月1日,東明縣菜園集鎮鯤鵬社區1號村台村民陳學美剛剛報名加入了社區舞蹈隊。
落實遷建工作跑壞八雙鞋的東明縣焦園鄉武裝部部長鄭強勝説,看到黃河灘區羣眾過上好日子,再跑壞八雙鞋也是值得的。
立下愚公志,敢啃硬骨頭。2021年5月底,隨着東明縣最後一批12個灘區村4843户村民選房到户,至此,菏澤市黃河灘區28個村台社區已全部分房到户。在這場志在破解世紀難題的“大遷建”中,黨員幹部扛牢責任,勇於擔當,不捨晝夜戰灘區,用實幹苦幹讓灘區羣眾告別“水窩子”住上新房子。
鄉鎮幹部“引薦”,家門口上班
8月27日早6點,東明縣長興集鄉10號村台村民王榮花吃完早飯,便出了門。10分鐘後,她來到距村台不遠的果蔬大棚基地,除草鬆土、扶秧搭架……“一天能掙60元。”
“俺家5月份就搬到村台上了,但新家距離農田遠,乾脆流轉了出去。”王榮花説,後來在鄉鎮幹部的“引薦”下,她來到了果蔬大棚基地上班。在這裏,像王榮花一樣的灘區村民有數十人,真正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我們考慮到灘區羣眾從原來老村搬到村台,肯定會出現異地搬遷後生產地距生活地遠的問題,於是經過多方協調,根據村民意願,就近安排就業。”長興集鄉10號村台鄉級指揮長郝成鋭説,像王榮花這樣將土地流轉出去,再加上在這裏打工,一年會有兩份收入,生活也會更有奔頭。
在東明縣沙窩鎮馬集社區的條編工藝加工點,記者看到一根根藤條在村民周鳳姣巧手中上下翻飛,不一會兒就成了一件漂亮的小花籃,周鳳姣説:“搬了新社區,家門口就能賺錢,可方便了。”
“搬出了‘窮窩窩’,還得給百姓致富的‘金手指’。”沙窩鎮黨委書記邢鵬英和鎮上的幹部,幫着村裏規劃產業發展:馬集社區條編工藝點用工100人左右,尚莊社區條編工藝點用工130多人,尚莊社區正在洽談引進一家服裝加工廠,開業後預計吸納家庭婦女180多人……“所有從業人員都是社區人員。”邢鵬英説。
“我們打算保留部分灘區內的房台老宅,打造一批具有黃河特色的民居民俗、黃河灘區體驗區等,將其以一種黃河文化的形式傳承下去。”郝成鋭説,在未來發展規劃中,24個村台將有效串聯起東明國家級黃河濕地公園、高村黃河文化苑等旅遊資源,打造藴含黃河文化、彰顯黃河灘區生態優勢、獨具東明縣文化底藴的精品旅遊線路。
“以心換心,最見真情”
如今的東明縣長興集鄉10號村台,家家户户“小別墅”,社區服務配套齊全。可一年前,這裏還是一片大工地。
受疫情、降水沉降、地基處理等影響,2020年5月8日,10號村台才陸續施工,是東明縣開工最晚的。
“10號村台不僅開工晚,而且佔地面積大,需要安置2個行政村11個自然村,1964户7844人,是回遷村民最多的。”東明縣副縣長、長興集鄉10號村台縣級指揮長李明軒説。
“一開始,縣鄉幹部想去做工作,卻進不了村民的門。”李明軒説,為了打開局面,先由村幹部對老支書、家族長以及羣眾親戚等做思想工作,將心比心,用誠意打動羣眾,不讓羣眾有任何後顧之憂。
“以心換心,最見真情。羣眾從心裏認同搬遷。僅兩個月,就實現了和諧搬遷。”李明軒説。
邢鵬英負責的馬集行政村是東明縣唯一一個在黃河西岸、實施跨河、跨鄉鎮搬遷的村,涉及7個自然村。“為了制訂搬遷安置方案,邢書記常常加班至凌晨,而且事無鉅細,把老百姓生活的每個細節都考慮到了。誰心裏裝着百姓,百姓心裏就裝着誰。”馬集村黨支部書記馬會文説,方案出來後,村民3天就簽完了協議,一週就搬完了。
馬集外遷社區開工時正值寒冬臘月,村民看到指揮部人員寒風中徹夜守在工地上,便從家裏拉來柴火取暖。“為了這麼好的老百姓,再累再苦也值了。”回憶起來,馬集外遷社區縣級指揮長、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李東燕仍不禁動容。
去年冬天,為了保證東明縣長興集鄉2號村台工程進展順利,縣級指揮長、東明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辛繼梅和其他指揮部人員吃住都在工地上。村台距離黃河河道7.5公里,村台抽沙淤填全靠鋪設的5條抽沙管道持續運轉。“為確保抽沙淤填進度,我們採取了‘人盯管道’的法子,每天都要巡查一遍。一次趕上數九寒天,正下着雪,灘區裏吹來的風冰冷刺骨,即便我穿了兩層棉衣,仍禁不住打哆嗦。”辛繼梅説,指揮部的幹部們守着冰冷的管道,打動了老百姓的心。
定計劃、抓進度、卡節點、促工期……辛繼梅她們經受住了一個又一個的挑戰,“如今看到村台便利的配套設施,以及灘區羣眾熱情洋溢的笑臉,我們的付出是值得的。”
搬進新村台,謀劃新生活
現在每天早上不到6點,東明縣菜園集鎮北王莊村黨支部書記姚松行的身影,都會出現在白牆灰瓦映襯的村道間,晨跑中,他時不時望向兩側的“犄角旮旯”。一旦發現施工不到位的地方,他便掏出手機拍下照片。
“村台建設是個大工程,總有遺漏的‘邊邊角角’,我把它們拍下來發給村台上的施工隊及時修補。”姚松行説。
“灘區遷建,我們村‘兩委’班子是最先衝上去的。”姚松行説,那段時間,為了能爭取村民下地幹活前的空當,他們每天天不亮就要起牀,走街串巷,挨家挨户講政策、談搬遷、解難題,一遍又一遍。
這段時間,姚松行感覺工作好做了,村民們的變化挺大,原來在村裏家家各忙各的,想組織起來做點事挺難,搬進新村台後,幹部帶頭説乾點啥一呼百應。
灘區遷建只是邁向新生活的第一步。姚松行盤算着,待老村全部拆遷復墾後,他們準備發展特色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讓村民的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更多內容請看:http://dzrb.dzng.com/articlePc/report/id/4606.html?count=30)
“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呢”
□ 本報記者 王兆鋒 李麗
黃河灘變了。
從菏澤牡丹機場坐飛機俯瞰黃河,一個個村台鑲嵌在黃河之畔;走進黃河灘區,上村台、進社區、看產業,諸多變化讓人眼前一亮;越來越多年輕人來到黃河灘,帶來勃勃生機。
黃河邊創業故事多
8月30日,秋雨綿綿。
風從黃河來。東明縣黃河灘生態農業產業園,荷葉出水一人多高,在風中舞蹈;水稻抽穗揚花,滿目碧綠,蛙聲一片。
產業園務工人員黃剛柱,拿着剛從藕塘裏抓的甲魚,自豪地向記者説:“120元一斤,這個甲魚有2斤多。300畝的藕池裏,這一萬隻甲魚是不小的收入。”
李煥雷,80後,在外地打拼闖蕩後,有了一定積累,返鄉創業。他結合灘區產業特點,註冊成立菏澤黃河灘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搞農業。
李煥雷身體壯實,言談自信,滿是激情:“產業園已初具規模,見了效益。1000多畝的水面,放養有甲魚、鯉魚。我們黃河灘的土質好、水好,種出的藕,脆、爽、耐儲存,與南方的藕打時間差,能賣高價。”
產業園吸納八十多名灘區羣眾長期務工,多時有三四百人。公司還拿出200畝藕塘,與李存剛、李百軍兩家農户合作,由他們管理,收益按比例分紅,80%給農户。今年6月份,李存剛、李百軍每人分了21萬元。消息傳開,周邊百姓紛紛要加盟。
李煥雷還委託山東省農科院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編制規劃,發展水產養殖、蓮藕種植、設施蔬菜種植、紅薯育苗、生產加工、黃河文化等六大產業。李煥雷想把地方戲“兩夾弦”、莊子文化發揚光大,按照1000:1的比例打造黃河微縮景觀,把園區打造成4A級景區,帶領更多鄉親富起來。
李煥雷一直記得父親曾經跟他説的話:“兒啊,以前你在外地雖然掙錢,但我心裏不踏實;現在看到你在黃河灘種地,我心裏最踏實了。這裏是咱的家啊。”累了、難了,他就想想父親的這句話,又鼓足勁頭:“現在灘區發展前景這樣好,我們一定要好好幹。”
東明縣沿黃鄉鎮吸引返鄉人才150多人,一批批年輕人像李煥雷這樣到黃河灘創業、就業,為黃河灘發展注入青春活力。
灘區來了大學生
8月31日,東明縣長興集鄉興東社區,大學生李志偉前來興東小學報到。
興東小學校長司春雨,領着李志偉看新校園。塑膠跑道、新教學樓、新桌椅、新的電子教學設備……李志偉很興奮:“學校的硬件設施真好,比我想象的好多了。我要在灘區紮根,好好培養灘區的孩子。”
李志偉説,他大學有一位老師老家是東明的,老師常給同學們講灘區發生的變化,這讓他萌生了到灘區工作的念頭,就直接報考了灘區小學的教師崗位。
司春雨在灘區幹了31年教育,深知以前灘區孩子上學的不容易:“下雨時路泥濘難走,有的孩子要走六七里路;遇上大水時,教室進水有1米深。現在條件多好,村台上的孩子在家門口上學,孩子和教師都有福啊。”
教育關係着灘區的未來。菏澤市從事業編制、職稱評聘等方面給予傾斜,吸引更多年輕教師到灘區去。東明黃河灘區,24個村台、1個外遷社區,全部配套建設省級標準化學校,小學年輕教師的比例已經佔到80%。
在雲瓜園焦園西甜瓜產業示範園,來自河南的農學專業的大學生武利傑,在指導村民侍弄大棚。蘭考坤禾農業有限公司在東明縣焦園鄉種植高端西瓜、甜瓜,武利傑是該公司的員工。他説:“公司生產管理、操作需要較高素質的人員,我們公司通過傳幫帶,吸引灘區的年輕人迴歸,已初見效果。”
讓年輕人留下來
“我們在24個村台陸續開設連鎖超市等,已安置200多名灘區年輕人在家門口就業。”東明縣供銷集團配送中心主任司愛民介紹。
在興東社區供銷連鎖超市裏,營業員趙雨正笑盈盈地給顧客結賬。她説:“從家到超市,就步行七八分鐘。在這裏生活、工作,心裏舒坦。”
“我們負責灘區24個遷建村台社區生活物資保障中心的運營、管理及服務。”東明縣供銷社理事會主任吳柏峯介紹,按照村台人口布局,灘區24個遷建村台目前已開業8家供銷超市、10家農資店。項目總體運營後,商業面積預計達10萬平方米,覆蓋500多家商鋪,可具備500多個創業機會,帶動1000多人就業。
東明縣長興集鄉興東社區,一溜超市、飯店十分顯眼。許莆在這裏經營一家餐館,餐館窗明几淨,顧客絡繹不絕。
許莆和妻子之前在外地打工,看到灘區老家建設得這麼好,就返鄉創業。招牌菜是魚,很受社區鄉親們的歡迎。“我們搬入村台社區,從原先破舊的房子住進小別墅,心裏甭提有多得勁了。有黨的好政策,我們灘區人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呢!”許莆説。
東明縣是黃河入魯第一縣,黃河灘區脱貧遷建的主戰場。“東明縣着眼灘區產業發展佈局,加快推進生態高效農業觀光示範園、萬畝虎杖種植基地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東明縣委書記張繼爭説,通過示範引領、以點帶面等方式,努力打造鄉村振興的樣板,吸引更多年輕人,為灘區發展提供產業、人才支撐,讓羣眾生活有保障、發展有基礎、致富有門路。(更多內容請看:http://dzrb.dzng.com/articlePc/report/id/4606.html?count=30)
( 記者:於新悦 李麗 製圖:於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