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將取代中國地位?莫迪“自給自足”政策,或給印度帶來大麻煩
編輯:小馬
雖然説印度是一個1947年才正式宣佈獨立的國家,但印度政府的野心卻從來不加以掩飾。現任印度總理莫迪上台之後更是將印度強硬的對外政策體現的淋漓盡致,甚至已經出現了霸權主義的苗頭。用莫迪的話來説,印度政府的目的就是將印度打造成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而超越中國乃至徹底取代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則是印度現階段的首要目標之一。
在今年中印邊境問題爆發之後,莫迪政府開始在國內煽動民粹,掀起了一股抵制中國APP乃至商品的浪潮。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印度先後禁止QQ、Tik Tok等中國APP之後,印度政府發起了一個鼓勵軟件開發從業者開發“印度製造”軟件的新項目,其最終目的就是建立一個“自力更生的印度”。
可以説,這是莫迪政府目前推行“自給自足”政策的一個縮影,然而目前看來這種政策或許會給印度帶來更大的麻煩。實際上早在尼赫魯執政時期就曾經推出過印度“自給自足”的政策,但最終的結果卻不甚理想--在尼赫魯執政的17年之中,這一政策只為印度帶來了3.5%的GDP增長。
而莫迪本人上台之後提出的“印度自力更生”口號似乎也並沒有產生很好的反饋。前一段時間,駐紮在印巴邊境的印軍,裝備的國產“英薩斯”突擊步槍出現的尷尬問題就足以證明這一點。據瞭解,這種步槍在嚴寒條件下很容易出現包括槍栓拉不開、射擊時出現潤滑油濺射以及彈夾被凍裂在內的嚴重問題,迫不得已的印度軍方只能向美方求助,尋求全新的武器訂單。
不過根據印度政府最近出台的最新經濟舉措來看,莫迪似乎想要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了。據印度媒體報道,為了給“國產商品”創造更好的市場,莫迪政府推出了總金額達到印度國民生產總值0.7%的最新激勵政策,預計將在未來5年之內為此消耗約2萬億盧比。
但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政府的此項舉措很可能會招致其他國家的制裁,畢竟不是每個國家都能接受印度“只出口不進口”的條件。雖然莫迪執政期間在經濟層面的成就遠超此前任何一位印度總理,但這次的決定還是顯得略微有些欠考慮。畢竟對於目前發展中的印度來説,保持長久的對外開放以及加強和周邊國家的貿易往來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