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古柏公園”計劃明年5月開園

首座“古柏公園”計劃明年5月開園
生長在台地上的九摟十八杈
首座“古柏公園”計劃明年5月開園
在建的古柏公園,計劃2022年5月開園
首座“古柏公園”計劃明年5月開園
松曹路東移完工,騰退出的空間將還給古樹

主幹胸圍達到7米,18根大枝撐起龐大樹冠,最細杈也有一摟多粗……生長在密雲區新城子鎮的一株側柏,因而得名“九摟十八杈”,專家推斷其樹齡超過3000年,公認為北京現存最年長的古樹。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密雲區“兩會”瞭解到,以九摟十八杈為核心的“古柏公園”正在建設,計劃於2022年5月開園,這將是北京首座古柏公園。

為保護3000年古柏 松曹路東移17米

新城子村,地處密雲區東北部的深山區,距離北京市區約150公里,松曹路穿村而過,路邊一塊5米多高的台地上,巍然屹立着一株參天巨柏,紅色樹牌編號:110128A00155,顯示為一級古樹,樹齡約3010年,可追溯至周朝。胸圍7米的主幹,在距地面2米處開始分枝,18根大枝撐起龐大的樹冠,平均冠幅達14.5米,仿真支撐多達12根,像枴杖一樣託舉着粗壯的大枝。

參照《北京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古樹名木應以樹冠垂直投影之外3米為界劃定保護範圍。北青報記者注意到,九摟十八杈的樹冠,已經探出東側護壩,與松曹路重合,現有台地面積侷促,導致古柏的保護範圍受限。為此,從今年夏天開始,密雲區對九摟十八杈的生境實施改造。

昨日,北青報記者在現場看到,與九摟十八杈緊鄰的松曹路,已完成向東改道,騰退出的土地空間,將全部交還給古樹,施工改造正在穩步推進。

據新城子鎮副鎮長馮曉剛介紹,為給“九摟十八杈”創造充足的生長空間,相關部門將松曹路向東調整了17米,目前已全部完工,並具備通車條件。這一措施,為恢復九摟十八杈的生長空間創造了可能。馮曉剛還談到,新城子鎮位於北京市的東北部,被喻為“北京第一縷陽光升起的地方”,全鎮登記古樹16株,除九摟十八杈,還有另外兩株千年古柏,北京最古老的流蘇樹也生長在新城子鎮。

新保護方案將徹底改善古樹生長環境

説起九摟十八杈的保護史,時間要回到上世紀80年代初,隨着全社會環保意識的提升,九摟十八杈被認定為一級古樹。1983年,九摟十八杈還被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成為名副其實的“活文物”。而在北京各級不可移動文物當中,古樹名木並不多見。據《新城子鎮古樹檔案》記載,從1991年至今,針對九摟十八杈的養護措施持續開展、從未間斷。

時至2020年,密雲區制訂了《密雲區新城古柏公園總體設計方案》。新的保護方案,將調整九摟十八杈東側的松曹路,拆除現有護壩,擴大古樹的生長空間和營養面積,從根本上改善古樹生境。

密雲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張國田介紹説,實施“九摟十八杈”保護工程,通過改道松曹路、拆除現有護壩、回填土壤、擴大古樹營養面積,最終目的是延長古柏的壽命。這項工程存在兩大難點:首先是改道松曹路,是通過多部門協作完成;接下來將要實施的是“拆除古樹東側護壩”,拆壩必須避免古樹倒塌,同時要保護好根系,因此他們委託專業的古樹保護機構,將對護壩實施精細化拆除,同時做好支護措施,必須確保古樹安全穩定。

以九摟十八杈為核心 打造古柏公園

作為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密雲區的森林覆蓋率達68.46%,在莽莽林海中,還遺存着上千株古樹,是寶貴的生態文化遺產。根據2021年整體古樹體檢結果,密雲區古樹總數1206株,其中一級古樹99株,二級古樹1107株。僅從數量上看,密雲區算不上北京市的古樹大區,但北京現存最古老的柏樹、最古老的銀杏樹、最古老的流蘇樹,均生長在密雲區。

在密雲區“兩會”宣讀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在保生態的示範性、樣板性、長遠性上下功夫。北青報記者注意到,以九摟十八杈為核心的“古柏公園”已經開工建設,施工方正在平整土地、鋪設木棧道。

張國田介紹説,在修建公園之前,九摟十八杈僅僅是一處景點,而在建的古柏公園佔地面積302畝,公園隨山勢而建,東邊是安達木河,可謂依山傍水。除了保護好九摟十八杈,他們將在園內佈置古樹科普宣傳,遊客進園遊覽的時間可達1小時,預計2022年5月開園,公眾可免費參觀。屆時,密雲區將打造古柏文化節,並在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的支持下,以新城子鎮16株古樹為依託,打造“古樹鄉鎮試點”。

文並攝/本報記者 崔毅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86 字。

轉載請註明: 首座“古柏公園”計劃明年5月開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