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佈會現場。人民網 張聿修攝
人民網呼和浩特9月18日電(張聿修)“雙減”工作中,教師參與到課後服務當中,如何核定學校績效工資備受關注。在9月18日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的“雙減”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內蒙古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廳長畢濤對有關問題進行了解答。
畢濤介紹,內蒙古義務教育學校於2009年1月1日起實施績效工資,自治區印發了《關於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實施意見的通知》(內政辦發〔2009〕36號),文件規定,“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績效工資總量隨基本工資和所在旗縣行政區域公務員規範後津貼補貼的調整相應調整。”“在人事、財政部門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學校主管部門具體核定學校績效工資總量時,要合理統籌,逐步實現同一旗縣行政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水平大體平衡,並對農村牧區學校特別是條件艱苦的學校給予適當傾斜。”文件下發後,各地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和自治區有關政策,目前內蒙古義務教育學校全面實施績效工資。
“雙減”工作中,自治區人社部門依據國家和自治區有關“雙減”各項政策,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考慮教師參與課後服務的因素,把用於教師課後服務補助的經費額度,作為增量納入績效工資並設立相應項目,不作為次年正常核定績效工資總量的基數。
畢濤表示,人社部門將積極配合自治區教育廳修訂《內蒙古自治區中小學教師水平評價標準條件》,將教師參加課後服務表現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評價指標。繼續指導各地落實好事業單位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聘等相關政策,簡化方式、擴大用人自主權,切實做好補充中小學教師人員,統籌調劑使用教師崗位等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