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眼中釘薩德爾要掌控伊拉克?曾被稱為“全伊拉克最危險的男人”

【環球時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劉皓然】伊拉克大選於上週末拉開帷幕,初步計票結果顯示,什葉派宗教領袖薩德爾或將成為此輪大選的最大贏家,其麾下政治團體在議會329個席位中已獲73席,遠超2018年大選。其實早在21世紀初期,薩德爾就已經是伊拉克的風雲人物,經過多年的深耕細作,其勢力遍及國家各重要部門,在政壇有相當大的話語權。薩德爾自稱為“民族主義者”,反對任何外國勢力對伊拉克的干涉,伊拉克民眾認為他是抵禦外侮的象徵。薩德爾也被一些西方媒體稱為“民粹主義者”,他堅定反美,同時也反對與伊朗走得太近,“雙反英雄”的名號使薩德爾受到不少伊拉克民眾的擁戴,也為他領導的“薩德爾運動”在此次選舉中收穫了大量選票。

美國眼中釘薩德爾要掌控伊拉克?曾被稱為“全伊拉克最危險的男人”

現年47歲的薩德爾出生於伊斯蘭教什葉派的聖城納傑夫,他的父親穆罕默德·薩德爾是伊拉克備受尊崇的宗教領袖和政治人物,與身為遜尼派的時任領導人薩達姆觀念相左。上世紀90年代末期,薩德爾的父親和兩個兄弟遭到暗殺,據信下達暗殺指令的正是薩達姆政府。薩達姆倒台後,薩德爾彙集數千支持者發起了“薩德爾運動”,同時組建武裝力量“邁赫迪軍”,堅決反抗境外勢力對伊拉克本土的入侵。當時,他發表了著名的“毒蛇論”——在一檔訪談節目中,薩德爾表示宿敵薩達姆不過是一條“小毒蛇”,而美國才是真正的“大毒蛇”。在薩德爾的領導下,“薩德爾運動”的影響力不斷擴張,甚至形成了自己的宗教司法機關、執法力量、社會服務體系以及獄政體系。

據美國大西洋理事會官網記載,美國率領的聯合部隊入侵伊拉克後遭到了“邁赫迪軍”的頑強抵抗,令美軍等死傷慘重。在美國佔領伊拉克早期,薩德爾牢牢把控着以什葉派人口為主的伊拉克南部以及首都巴格達部分區域。美國方面曾在當地安插了一位所謂的“温和派宗教領袖”,結果此人到任沒多久就被當街刺殺,據稱下達暗殺指令的正是薩德爾。美國《新聞週刊》稱,薩德爾不僅是“激進的反美宗教人士”,更堪稱“全伊拉克最危險的男人”。

不過,“薩德爾運動”在成立早期還將矛頭對準伊拉克國內的遜尼派,被控組建“刺殺小隊”濫用武力。但薩德爾否認自己參與過類似的襲擊事件。據“德國之聲”報道,由於時任政府的鎮壓以及什葉派內部的爭鬥導致流血事件,“邁赫迪軍”在2007年逐漸失去支持,薩德爾在2008年被迫解散了大部分武裝力量,他本人也出走伊朗。經過約4年的“自我流放”,他在2011年重返伊拉克,意識形態開始趨於“温和”,他告誡支持者不要輕易訴諸暴力。

迴歸後,薩德爾開始進駐伊拉克政壇,麾下的武裝組織也逐漸轉型成為政治組織,致力於宗教及社會公益事業——如開壇佈道、建設城市,甚至負責垃圾清理。

自2016年起,“薩德爾運動”開始深入伊拉克民間,大力宣揚民族主義,並以大規模的非暴力抗議活動高調反腐、提倡改革,將伊拉克的“街頭政治”模式推向了新的高度。在2018年的大選中,薩德爾所領導的政黨在伊拉克議會奪得54個席位。

在過去三年間,薩德爾更加註重團結各方勢力,甚至開始向遜尼派及無黨派人士示好。不僅如此,“薩德爾運動”也在悄然滲透伊拉克政府機關,一些核心成員逐漸被安插到伊拉克內政部和國防部等關鍵部門,還有不少人被“分配”到石油、電力、銀行和運輸等單位。路透社分析認為,這一系列的人事安排可為薩德爾的政治運作帶來充足的資金保障——其“門生故吏”所在的政府部門獲得的資金撥款,幾乎佔據了伊拉克2021年國家年度總預算的一半。薩德爾的一名助理甚至高調宣稱,“薩德爾運動”目前處於2003年以來從未企及的巔峯狀態,而薩德爾本人更是當之無愧的“全伊拉克最具權勢的人”。不過對於這類説法,伊拉克政府並未予以置評。

薩德爾叱吒風雲20年,其政治策略與意識形態均已發生改觀,但唯獨反美立場未變。時至今日,他仍然反對美國對伊拉克內政的干涉,堅持要求駐伊美軍全部撤離。此外,薩德爾主張與伊朗保持一定距離。

來源:環球時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88 字。

轉載請註明: 美國眼中釘薩德爾要掌控伊拉克?曾被稱為“全伊拉克最危險的男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