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當拜登選擇“擁抱”歐洲,歐洲各國會重拾在“特朗普時代”幻滅的信任,還以“擁抱”嗎?
這幾日,因為一羣“大人物”的到來,英國康沃爾郡多了幾分莊重和熱鬧。峯會第一天,風光旖旎卻又戒備森嚴的卡比斯灣海邊,七國集團領導人滿面笑容、陸續現身。在用碰肘互相致意後,他們相談甚歡併合影留念。合影中,美國總統拜登享受到東道主的特別優待,站在了英國首相約翰遜的旁邊。
儼然一副其樂融融的景象啊。只是,這一派和諧的背後,究竟是美歐盟友決心重歸於好,還是一場象徵意味濃厚的“外交表演”?
此刻,當拜登選擇“擁抱”歐洲,歐洲各國會重拾在“特朗普時代”幻滅的信任,還以“擁抱”嗎?而當領導人們坐下來好好聊聊的時候,誰又是他們開口閉口繞不開的話題呢?
合影中,站在約翰遜一旁的拜登(前排左一)。來源:路透社
中俄成為“隱藏主角”
倫敦時間6月10日,美國總統拜登乘坐空軍一號跨越大西洋在英國米爾登霍爾空軍基地降落,正式開啓入主白宮後的首次境外出訪。
G7峯會、北約峯會、美歐峯會、美俄峯會……一個禮拜時間,拜登的行程被安排得滿滿當當。
“一場峯會的狂歡。”美國政治新聞網如此形容拜登的此次“處女航”並表示,“拜登會抓住這次機會,再次告訴歐洲盟友,美國回來了。”
英國女王在康沃爾郡伊甸園舉行歡迎會接待與會國領導人。來源:紐約時報
而就在出訪前4天,拜登還在《華盛頓郵報》發表署名文章,表明了此次出訪的真實目的——“美國必須以強大的姿態領導世界,以對抗中俄的有害活動。”
“他此行的目的就是向普京和中國證明,美歐的關係愈發緊密。”美國有線電視網這樣分析並稱,“中國雖然不是世界上最強大、最富有國家組成的G7中的一員,但中國主導着整個峯會的議程。”
綜合西方媒體報道來看,這些議程既包括施壓世衞組織再次進行所謂的“新冠溯源調查”,還包括提出替代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全球性基礎設施建設倡議等。
《世界報業辛迪加》評論稱,拜登的大戲雖然在歐洲上演,但最終的焦點還是中國,拉盟友應對中國是拜登歐洲之行的首要任務。
16日,在歐洲行最後一站的美俄峯會上,拜登將近距離面對普京,並致力於處理美俄緊張的外交關係。
對於此次雙邊會晤,拜登表示:“美國不尋求與俄衝突,但會毫不猶豫地對俄羅斯的有害活動做出反應。”
“拜登和特朗普並無區別,他們競爭的不是誰將為國家實現最好的社會經濟指標,而是誰將對對手採取更強硬的行動。”今日俄羅斯電視台評論稱。
美歐會否達成共識?
拜登正帶着別樣的用心“擁抱”歐洲,歐洲將會予以怎樣的回應呢?
“儘管歐洲人欣賞拜登的浪漫誓言,但與上一屆美國政府打交道的慘痛經歷所留下的傷口不會很快癒合,畢竟他們目睹了美國75年的外交政策如何隨着總統的更迭而一夜之間消失的。”對此,《紐約時報》給拜登澆了一盆冷水。
對於歐洲會否和美國聯手對抗中俄,《紐約時報》分析稱,“歐洲在貿易和能源方面對中俄依賴嚴重,而他們也並不想淪為美國與中俄競爭的工具。”
事實上,隨着世界經濟逐漸從疫情中復甦,許多西方國家仍一如既往地依賴着中國市場。當他們還在疫情中苦苦掙扎之時,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紐約時報》的預言在現實中得到了應驗。
“這不是無條件的愛,而是利益之交。”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德國分支主任普格里林一針見血,已然看透了G7的一切。
這可能是默克爾最後一次出席G7,“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的畫面歷歷在目、成為經典。來源:POLITICO
11日,作為G7中執政時間最長,但不出意料可能將在今年卸任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記者會上發言稱:“儘管與中俄存在分歧,但G7仍希望開展合作,特別是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因為在這些領域如果撇開中國,我們將永遠無法找到解決方案。”
聽起來,這番話更像是一個即將隱退的老政治家為夥伴和後來者留下的一句“過來人”的肺腑之言。
出品 深海區工作室
撰稿 深海獺
編輯 深海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