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兑現承諾,一百一十七個項目如期開工,百姓幸福感滿滿:“我們的迴天大變樣!”

原標題:政府兑現承諾,一百一十七個項目如期開工,百姓幸福感滿滿:“我們的迴天大變樣!”

政府兑現承諾,一百一十七個項目如期開工,百姓幸福感滿滿:“我們的迴天大變樣!”

科星路隧道打通,林萃路北延通車極大方便了回龍觀東部居民出行。本報記者 閻彤攝

早高峯,南下的車流依次駛入科星路隧道,下穿地鐵13號線等多條軌道交通大動脈。這條隧道打通了林萃路斷點,讓回龍觀東部居民進城不再繞道京藏高速,至少節省半小時。

打通的是斷點,暢通的是民心。“迴天三年行動計劃”2018年8月實施以來,回龍觀、天通苑超大社區治理的一個個“難點”“堵點”問題正在被化解。首輪計劃收官之際,居民們由衷點贊“迴天大變樣”:家門口有好學校上、老人就近看病、上班族的通勤路更通暢、年輕人逛街不用進城……政府兑現承諾,教育、醫療、交通、商業等領域117個項目如期建設,托起迴天百姓穩穩的幸福。

兑現承諾

117個項目全部如期開工

“我站在窗口親眼見證了這930米是怎麼打通的!”市民陳先生就住在科星路隧道旁的小區。三年來,樓下工地沒日沒夜的忙碌他看在眼裏,更記在心裏。

林萃路南起北五環路、北至回南北路,全長7.6公里,2006年就啓動建設,大部分路段早已通車,唯獨西三旗北路至黃平東路的930米“斷”了十多年,東邊的“觀里人”上班進城不得不繞行西邊的京藏高速。

問題卡在了五星啤酒廠。“930米的斷點有400米都在廠區,涉及複雜的徵拆。”昌平區相關負責人解釋。

2018年8月,“迴天三年行動計劃”出台,特意“點名”林萃路,向百姓作出了2020年通車的莊嚴承諾。

2020年6月底,林萃路北延如期通車讓百姓看到了政府治理迴天的決心。翻開“迴天三年行動計劃”,重點民生項目還有一大串,都是瞄準多年頑疾精準下“藥方”。

以人民為中心,增進民生福祉,自當解決羣眾最憂、最盼、最急的問題,實實在在地增強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年計劃’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而是下定決心為迴天百姓解決多年來積攢下來的難題。”負責編制和落實計劃的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直言,這份計劃勇敢地把“老大難”問題列出來,倒逼全市上下加速破解。

西二旗大街、北郊農場橋曾一堵就是半小時,伴隨着陳家營東橋等重要堵點疏通,通勤速度已提高50%;

通過新建地下停車場、利用道路兩側空間和閒置小微地塊等方式,迴天地區新增停車位6400餘個,停車難有所緩解;

64處自備井完成改造,12萬居民喝上了市政水;

服務22萬人的回龍觀地區配網設施建成,電網接入負荷能力增強25%;

……

為了解決迴天地區的這些“老大難”,“迴天三年行動計劃”專門設置了公共服務提升、交通治理和市政基礎設施完善三大攻堅工程。隨着首輪計劃收官,117個計劃項目全部如期開工建設,其中62個項目已完成,全面兑現了社會承諾。

接地氣兒

瞄準百姓最關心領域補短板

1998年10月,以回龍觀、天通苑、建東苑為代表的19個項目在北京房地產交易中心集中展示,拉開了本市經濟適用住房大規模開發的序幕。如今,回龍觀與天通苑兩大社區連起來佔地面積達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過80萬。

但密集的居民樓之外,衣食住行等配套設施嚴重不足,居民管這裏叫“睡城”,透着無奈與期待。優質教育資源、醫療資源的短板,成為迴天居民幸福感的“減分項”,更讓不少家庭不得不“逃離”。

既要“有學上”,還要“有好學校上”。“迴天三年行動計劃”以來,當地建成17所幼兒園及學校,新增學位近7000個,還有15個項目正在建設;同時,引進清華附小、人大附中等優質資源,提升辦學質量。

這三年,本市推動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二期擴建、清華長庚醫院二期等工程建設,投用天通苑西一區等15處社區村衞生站室,建成霍營等2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讓百姓就近看病、省時省事兒。

開窗見綠,轉角有綠,是大批迴天居民感受到的身邊變化。“過去明顯感覺昌平的路、牌匾、甚至是花花草草都不如朝陽,現在我們昌平也美着呢!”家住在朝陽、昌平交界的孫女士説。如今,迴天的公園綠地面積達625公頃,較2017年翻了一番。

一枝一葉總關情。“迴天計劃”的落地,正是北京緊扣“七有”目標和“五性”需求,把民生實事落實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上的生動實踐。“迴天的項目是‘以需定項’,圍繞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公共服務補短板。”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説,按照接續儲備、滾動實施機制,市區聯動推動迴天多領域重大項目落地,堵點變通、環境變美、心氣變順,曾經的“睡城”煥發出新生機。

重塑家園

居民感受家門口的幸福

週末,龍德廣場“喜茶”奶茶店裏,滿是打扮時尚的年輕人。儘管前面已經排了幾十單,依然引來源源不斷的顧客掃碼下單。

這是喜茶在北五環外開設的第一家店,也是昌平首店。2018年,龍德廣場啓動了開業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改造提升。這次提升直接被寫入“迴天三年行動計劃”,市區商業部門主動上門問需,推動設施改造和品牌升級。喜茶正是這時候被引入的。

“蹬一輛共享單車就過來了。先買杯喜茶,再直奔5層吃酸菜魚、火鍋,飯後逛各種潮牌店,一天眨眼工夫就過去了。”天通苑的年輕人發現,龍德廣場的網紅店越來越多了。這裏的改變帶動了整個商圈的提升,隔壁商場接連改造升級。

“過去這些年輕人逛街都奔西單、朝外,來回來去幾十公里。”龍德廣場招商總監王冠峯説,業態調整充分考慮了年輕人的需求,現在主力顧客年齡是二三十歲。即便是疫情之下,今年5月龍德的零售業績仍超過2019年同期。

剛剛試營業的天通苑文化藝術中心迎來北京人藝進場開演,也引來一批“戲劇粉”。除了有大劇院外,藝術中心的藝術活動區、兒童藝術館、舞蹈中心、聲樂中心、器樂中心、表演中心,都分時段對市民公益開放。

讓人眼前一亮的,是老社區正在變得更“聰明”。迴天地區城市大腦已作為智慧城市推動基層治理模式升級的典型實踐:立水橋北路與太平莊中街路口,實時呈現交通態勢數據以及信號優化對比數據;共享停車小程序實現共享車位數動態配置和預約。

迴天治理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需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第一份“迴天三年行動計劃”收官之時,也是第二份計劃開啓之日,京城北部的超大社區正蜕變為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曹政)

來源:千龍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88 字。

轉載請註明: 政府兑現承諾,一百一十七個項目如期開工,百姓幸福感滿滿:“我們的迴天大變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