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水務局瞭解到,西南二環水系濱水空間開放提升工程已完工,即日起面向市民開放,後續還將進行綠化等收尾工作。據瞭解,工程通過連通濱河步道斷點、新建下河梯道,修復破損擋牆,同步實施局部岸坡綠化,沿河增設親水、垂釣平台等便民服務設施,兩岸全長約56公里的濱水空間與外界空間進一步互聯互通,真正實現了從頤和園到東便門“一走到底”。工程不但縮短了周邊居民到達濱水空間的出行距離,沿線增設的垃圾桶、坐凳、智慧燈杆等設施,還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親水空間。
北青報記者在崑玉河段的八里莊北跨河橋上看到,橋的四角都新建了紅色階梯的下河梯道,行人從梯道下行,就可轉入濱水道內,家在附近的黃先生趁着天氣暖和正坐在河邊悠閒地釣着魚,“我就好釣個魚,原來得先走到近一公里外的另一座橋,才能下到河道邊。現在有了下河梯道,就方便多了。”黃先生説。
據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處副主任楊連生介紹,早在2019年,該管理處就組織開展了西南二環水系步道連通及河道設施改造提升工程(一期)建設。一期工程主要打通了西南二環水系8處濱河步道斷點,改善13處橋下通行高度不足節點等,並將八一湖南側930米巡河路改為慢行系統。“一期工程的順利實施,改善了市民出行環境,初步提高了濱河步道的通達性,進一步改善了城市河湖環境。”
楊連生指出,一期工程完成後,雖然改善了部分濱河步道的通達性,但在有些區域,如崑玉河沿線的8座橋區(包括5座交通橋、3座過街天橋),行人可從橋上穿行,但要想從橋上下到河邊的步道上,需要繞行近一公里才能通過下河梯道走到河邊。同時長河口、甘雨橋、白紙坊橋、右安門橡膠壩左岸、景泰立交北跨河橋右岸、玉蜓立交北跨河橋右岸、通惠河匯合口左岸存在7處濱河步道不通節點,給市民遊河、親水活動帶來不便。
為了進一步提升河道可達性,讓市民更加方便地親近自然,滿足市民休閒、娛樂、觀賞、體驗等多種需求,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處於2022年11月開始實施西南二環水系濱水空間提升工程(二期),利用崑玉河段現有8座跨越快速路、河道的橋樑,通過增設21座下河梯道的方式,連接河道與外圍空間,進一步開放濱水空間;通過打通7個濱河步道斷點,構建河道兩岸全長約56公里的連續濱河步道系統,真正實現從頤和園到東便門“一走到底”的願景;同時,在實現開放、連通的基礎上,改造部分河道、完善便民服務設施、綠化美化河道環境。像在右安門橡膠壩左岸處原來存在建築物,佔用了濱河步道空間,行人至此需繞行方可通過,而目前此處的建築物已拆除,已經搭建起白色的人行棧橋,堵點被打通。
據瞭解,此工程施工區域貫穿28.5公里城市河道兩岸,緊鄰道路,施工場地狹小,作業空間受限,且多個施工部位緊鄰居民生活區,除了要保證工程正常實施外,在施工過程中還要避免噪音對市民生活產生影響。市城市河湖管理處結合各部位施工場地特點,通過搭建水上工作平台、採取材料立體空間堆放等方式解決機械操作及材料堆放問題,參建方還結合部位特點,調整施工部署,增加人員及機械投入,在有限的施工時段內完成既定施工內容。與此同時,在夜間全過程監測施工噪音,採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儘可能避免對周邊居民正常生活造成影響。
據悉,西南二環水系是《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確定的中心城區藍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完工後,將進一步完善城市的公共服務體系,改善河道的生態環境,在滿足周邊市民親水需求的同時,還為市民休閒、健身提供安全、暢通的場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營造人水和諧的良好氛圍,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