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評論②搶跑“綠色新賽道”,仗不好打得頂着打

碳達峯、碳中和不僅是在環保領域做減法,也是在經濟發展中做加法、做乘法。

既要跑得穩,還要跑得快。

在生態文明建設這條新跑道上,成都作為公園城市首提地和示範區,應該有這樣的城市擔當。

剛剛進入全面小康,“碳達峯”、“碳中和”就以C位出道。2020年9月,中國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峯”和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時間表,其後,今年全國兩會上,碳達峯、碳中和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也即是説,以2030年為節點,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將達到峯值,不再增長,並在之後逐步回落。到2060年,中國會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途徑,抵消自身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不要以為碳達峯、碳中和距離普通人的生活很遙遠,它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且不論温度上升帶來的冰川解凍、海平面上升、動植物滅絕、耕地減少、自然災害增多等問題,日前,四川發佈了臭氧污染預警,臭氧的產生,就與碳排放息息相關。也別以為碳達峯、碳中和只是一個環保概念,“低碳”作為全球共識,將主導產業的轉型,將引領科技、金融、消費方向的改變,將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可以説是全領域的價值重構。

所以,碳達峯、碳中和不僅是在環保領域做減法,也是在經濟發展中做加法、做乘法。站在這個百萬億級的風口,站在這個全新的黃金賽道,誰能更先適應趨勢,順應趨勢,誰就將佔領先機。

2017年,成都獲批國家低碳試點城市,開始推進低碳城市建設“636”工程。其後,相繼推出關於構建“碳惠天府”機制實施意見、管理辦法以及場景評價規範等系列文件。在公園城市建設過程中,更是以軌道、綠道、林盤為座標,“圈”出了一個個低碳生活場景。今年,成都提出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其中的“生態惠民示範工程”明確以降碳為總抓手。接下來,成都要推出一批碳排放與碳吸收動態平衡的先行先試試驗區,要開建一批零碳產業功能區、零碳社區等示範項目,要加快構建一個支撐零碳經濟發展的新基建體系。總之,要創建一個全力推動生產、消費過程向低碳化轉型的創新體系、產業體系和場景體系,在全國率先實現碳達峯目標,努力建設碳中和“先鋒城市”。

當然,這個目標的達成並非那麼容易。土地面積佔全省約3%,常住人口占全省20%,GDP佔全省近40%,實際管理人口超2100萬,機動車突破500萬輛。這就是成都減少碳排放面臨的嚴峻現實。仗不好打,得頂着打,一場一場打下去,“成都藍”一定能成為天空最美色彩。

這也提醒我們,作為一個超大城市,生態建設可謂負重前行,稍一疏忽反彈就會出現,眼下成都出現的一些問題就是如此。當然,發現問題不可怕,怕的是對問題聽之任之。目前,省級環保督察正在有序有力開展,成都應該利用好這個契機。只要把突出環境問題專項治理“六大行動”落實到位,給存在的問題堅決地來“一掃帚”,成都的生態環境建設定能再上台階。

什麼是示範?就是其他人來學習你的文化,來借鑑你的方式。作為公園城市首提地和示範區的成都,應該有這個擔當,在探索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走在前列、作出示範,在全球環境治理“中國方案”中,寫下濃重的一筆。

紅星新聞評論員 劉琴

編輯 趙瑜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12 字。

轉載請註明: 系列評論②搶跑“綠色新賽道”,仗不好打得頂着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