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經濟發展是件很挑時機的事情,就像是雷軍老師説過的那樣,有了好的機遇,即便是豬都可以在時代的風口浪尖上一飛沖天。現如今,我國的GDP大省多在南方,國家的經濟重心也是向南方傾斜的。就連經濟發展相對其他南方城市差勁的西南地區,也幾乎在經濟指標數據上吊打西北和東北地區。那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南北差異如此懸殊呢?對待這個問題,我們應該追本溯源,在歷史的發展中尋找答案。
回溯到我國最早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華夏文明是從北方興起的。那時,我們的祖先起源於河南,相對而言的就是北方的人口多與南方、經濟活動也比南方要更活躍。所以換句話説,經濟重心是後期逐漸由北方轉移到南方的。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呢?首先,我們要把這個問題拆分來看,一個是為什麼早期的經濟重心在南方;二是為什麼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經濟重心逐漸向南方轉移。
針對第一個問題,我們要先從古代中國的經濟模式上入手。古代中國是農耕文明,表現在經濟上的形式就是小農經濟。相較於海洋文明重視海岸線地區的發展,農耕文明的國家更偏重於內陸的開發。在農耕文明的源頭時期,越是有利於農業生產的地方,經濟、文明、政治等等就越發達。在古代,北方的自然環境是十分優越的,適宜的降水和氣候,肥沃的洪積土壤和大面積的平原,都為農業在北方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自然條件。而文明在北方覺醒,人口的集聚,更是為農業耕種帶去了豐富的勞動力。但相比北方,南方雖然具有更加濕潤、温暖的氣候,但多山、多沼澤的地形和地廣人稀、勞動力不足的狀況,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南方經濟的發展。所以,即便是在今天,河南省仍舊可以算得上是共和國的一個小糧倉。
解決了第一個問題,我們再來看第二個問題。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雖然古代中國的開局是農耕文明,但生產力和歷史條件都是會不斷髮展、變化的。首先,是在春秋戰國時鐵犁牛耕的出現和推廣,這時的生產工具得到了革新,生產力也獲得了大幅的提升。在上古三朝無法被用來耕種的土地,都逐漸地得到了開發。因為戰爭,百姓也不斷大規模的向南方遷移。在兩漢時期,像是江南、四川這些地方量產量都大幅的提升。到了宋朝,就已經出現了“蘇湖熟,天下足”的這句民諺!
説完了農耕,再説南方的商業。大家都知道,農業是第一產業,商業是第二產業,歷史發展的大潮就是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過度的進程。相比於北方而言,南方河湖眾多,擁有大量的港口。無論是對內銷售,還是對外運輸,南方有着天然的優勢,再加之新航路開闢後,我國東南沿海成為了對外貿易的主力地區。相形之下,最值得北方驕傲的絲綢之路,也因遊牧民族的不斷侵蝕、劫掠而逐漸衰退。到了宋朝,路上絲綢之路基本就完全的被廢棄了。所以,在這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古代中國的經濟中心逐漸的南移,到了宋朝時,南方經濟基本上全面的超過了北方,並且這種情況一直延續至今。
在新中國成立的初期,我國的南方經濟仍舊保持優勢,但當時的北方曾出現過一次短暫的經濟復興。這場復興一是因為中央的政策扶持,在東北大建工廠、廣泛投資從而拉動了經濟的恢復。二則是因為北方,尤其是東北和內蒙古擁有大量的煤炭資源。煤炭被譽為是“工業的食糧“,可以幫助重工業的發展,而這正好和新中國當時“優先發展重工業”的路線所契合。基於此,北方的經濟回温,甚至有超過南方的勢頭。但在1978年,改革開放的吹風吹遍神州大地後,南方有憑藉着地理優勢,成為了我國對外的窗口。像是深圳,就是當時典型的被改革開放所惠及的南方城市。90年代之後,信息化、高智能時代到來,而南方作為我國與外接觸尤其是和西方接觸的窗口,更是吃足了這方面的紅利,經濟迅速起飛,與北方拉開差距。
小結: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無論南北方哪一家獨大,都不會是件好事。過大的地區差距,可能會導致國家內部的不和諧,從而招致馬太效應,不斷的惡循環……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應該找準自身的發展路線,地區之間也應該加強合作。只有這樣,經濟發展才會協調、穩定。